★中国的社会植根于乡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乡土
★了解了乡土,就读懂了中国
★一部读懂中国社会本质的经典著作
★费孝通后人张荣华先生亲自审阅指正
★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
在书中,作者深入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并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其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寻找理论和现实道路。是一部了解并研究中国社会本质的经典著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入东吴大学,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82年被评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代表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等,晚年还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苏东坡传:无障碍精读版 本书特色 苏轼虽然生活在宋朝,但他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高成就的集大成者...
初中生新分类作文精粹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初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议论文分类指导,中考对议论文的要求——兼谈话题作文,议论文分类指导,中考对议论...
简.爱(2000-2500单词) 内容简介 “纯英文名著分级阅读丛书”是一套精选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世界经典名著,语言地道流畅,简约优美。为了准确划分出单词量,我...
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单色) 本书特色全书共九章,包括世纪的凝望、走出古典、**块界碑、探索与兴盛、传播与影响、爆炸...
新东方-托福考试官方指南 词汇必备 本书特色 页码为序,合理编排方便查找选词科学,密切结合考试内容核心词汇,根据语境精准释义一书多用,全面攻克托福词汇新东方-托...
培养人性: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本书特色 《培养人性(从古典学角度为通识...
完全掌握: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Ⅱ(中高级)写作考前对策 本书特色 《完全掌握•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II(中高级)写作考前对策(第2版)》是...
考研英语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考研英语高分锦囊-恋练有词-(全二册)-选自2007-2018年真题 本书特色 一、新增亮点1.新增2018年考研英语真题词汇和例句...
《互联网安全的40个智慧洞见》内容简介:过去十年间,安全技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基于特征码识别的单体软件杀毒技术逐
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 本书特色 丛书明确地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策略,确立了将“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学家沈复创作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的笔记体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浮生六记》书中是以作者沈复和妻子陈芸的生活为主线,...
世界地理百科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有中外名著经典,童话寓言,还有科普百科等。并且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三~六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以认知与积累为重点,精...
《园林树木栽培学》内容简介:本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全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园林苗木的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本书特色 迪尔凯姆还把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
现代教育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际编写,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体系结构清晰、理论分析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图表丰富、实用性和实践性强...
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修养》。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青年们关心...
8岁爱上写作文-一学就会写-2-3年级适用-全彩美绘版 本书特色 范文优秀,设计精美,一看就能懂题目新颖,讲练结合,一练就上手素材丰富,指导科学,一笔成好文 ...
C语言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原书第7版 本书特色 本书面向编程初学者,在清晰阐释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的同时,全面涵盖C语言的核心知识点。全书围绕程序员的学习需求来组织...
牛津当代英语成语词典 本书特色 一般的英语词典和许多专门的英语成语词典,对于成语至多作些简单的解释,加上一两个编造的例句,常常解决不了学习和使用成语的特殊困难。...
新标准韩国语-初级 下-(MP3版)-(含MP3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本书专门为学习韩语的外国学生而编写,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韩语,在短时间内熟悉韩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