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两大哲学流派之一,自摩尔、罗素以来,大师辈出,经典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整个改变了西方哲学的面貌。本书是探讨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在书中详尽地考察了从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师的哲学思想,对其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做了极其精彩的分析,对其论证中的不足同样做了犀利的批评。可以说,本书必将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史而流传后世。
分析传统的出现,部分源自对十九世纪形而上学观念论的回应,部分源自逻辑的新发展、逻辑与数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在理解和阐释语言意义中的作用。最初,逻辑和语言中的新旨趣集中在对重要概念的分析上,以期找到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新方案。但不久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家开始相信,逻辑上的和语言上的新技术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在这种新观念中,那些在过去由不可解的、最终说来是误解性的问题所产生的无休止的辩论,将被富有成效的、系统性的哲学探究所取代,这些探究所针对的问题虽然具有挑战性,但完全是可理解的并最终可解决的。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种宏大的转变不会成功,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哲学家用他们精确的分析技术证明,哲学的这种转变将会面临无法修复的缺陷。第一卷讲述的正是上述故事。
司各特•索姆斯系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超越严格性》和《理解真理》,他是《句法论证和英语的结构》的作者之一,以及《命题与态度》的编者之一 。
维氏绘制的这幅图景,非常奇怪地具有一种古老而庄严的哲学构想。一种传统的看待哲学方式就是,把它视为一门既热衷于最高等的科学又热衷于最深刻的宗教的学科。作为最高等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去发现关于实在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真理,以及人类在实在中所处的地位。作为最深刻的宗教,它的任务是去发现人类生活真正的卓越和幸福之所在,并向我们展示如何获得它们。这些目标一描绘实在和学习如何过上最好的生活——被很多人认为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这种观点的一种潜在的预设是,生活这门艺术中的卓越之处,是知道关于实在、自身和他人的重要真理后随之而来的结果。维氏全然拒斥了这种想法。关于如何生活的真理并不是一种有待哲学家或其他人探索的深刻而艰深的秘密;也不是一种我们事先已经多少知道一些的简单事项。生活中的卓越之处与真理、知识或信念完全无关。它是关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或反应的。一个人采取何种态度,这或许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这与对事实的学习无关。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可理解性的《逻辑哲学论》式的测试及其后果261
如果一个人可以表明,关于好的有意义的断言从来都不能以这种方式从没有提到好的前提中得出,那么他将向摩尔所寻求的那种强元伦理学结论迈出重要的一步。在我看来最有希望做这件事的是,通过下面的方式来扩展和加强原初的开放性问题论证。扩展的开放性问题论证P1.如果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D,那么x是好的是分析地明显的,那么这个问题(i)假设α是D,那么是好的吗?是一个琐屑的、答案自明的问题,就像(ii)(iii)和(iv)那样。(ii)假设α是β的一个男性的兄弟姐妹,那么α是β的一个兄弟姐妹吗?(iii)假设α是黄绿色的,那么α是有颜色的吗?(iv)假设n的后继=m的后继,那么n=m吗?(ii-iv)这些情形中的每一个,跟这些问题对应的命题是明显必然、先天的真理;并且,任何人如果真正理解了这些问句,从而掌握了它所表达的问题,就必然意识到对于它的回答是“是的”一一不知道这一点就是表明他没有真正地理解这个句子,或者掌握这个问题。P2.没有什么复杂的或者简单的自然性质P以及表达式D,从而使得D表达P,并且P1(i)中的句表达了就像(ii)(iii)和(iv)那样琐屑的、答案自明的问题。C1.从而,没有什么分析地明显的概括陈述,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D那么是好的,其中D表达了要么是一个复杂性质,要么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性质。C2.从而,没有什么扩展了的分析句,对于所有的x,如果是D那么是好的,其中D表达了要么是一个复杂性质,要么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性质。在这个论证中,C1从P1和P2中得出,而C2从C1中得出。另外,S2和S3可以从C2中得出(在分析性和蕴涵被理解成是扩展性分析性和扩展性蕴涵,且意义的透明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情况下)。并且,有理由认为,S4的一个弱化版本可以在S3的...
——引自章节:第三章摩尔论“好”以及伦理学的基础39
著者简介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EnochStumpf,1918~1998),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员、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
作品目录总序 觉醒译者的话 宋立道原作者前言 A.伯立戴尔・凯思第一编巴利文经典中的佛教第一章佛陀的身份及其学说第一节问题和
《投资先锋:基金教父的资本市场沉思录(上册)》内容简介:在本书的推荐序中,美联储前副主席Alan S. Blinder如是说道:“在21世纪
Thisworkisanexaminationofteleologicalattributionsi.e.ascriptionsofproperfunction...
《互联网运营实战手册》内容简介:为什么网络推广做不起来?微信文章也是套路?标题党的背后是什么?把服务器搞瘫痪的活动是怎么玩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1740年,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1746-1755年,...
本书是一部经典长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史作品。初版于1972年,以后屡次修订、充实。除了两个挪威语版本(尼诺斯克语和博克马尔语)、三个北欧其他语言的版本(瑞典语...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系助教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
这本书从广告、猫王和麦当娜、汽车等日常生活中文化现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理论,包括法兰克福派、民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既从宏观层面阐述了
正义主题乃当今国内外诸人文社会科学之聚讼焦点,其学理解释尤为国内学界所急缺。慈继伟先生积其深厚的海外博学资源与其共独到的
“哲学史写得这么浅白风趣八卦,你让我们哲学系的人还怎么混?!”轰动豆瓣的奇葩之书,连续三年蝉联豆瓣电子阅读榜第一的神作经作者全面修订后,2015年重新问市!用穷...
难以超越的哲学史经典之作哲学入门必读书目科普勒斯顿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积淀带你进入智慧之门☆编辑推荐◎广阔的思想史视野本书以其详尽的内容在哲学史界占据无...
《六个数》内容简介:作为权威的物理学家,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用六个数将宇宙学中看似无关的众多发现联系在一起,回答了一个人类追
《把自己视作产品:互联网大厂求职、进阶之道》内容简介: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在他们心中,互联网大厂
《儒教与道教》内容简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
《世界边缘的秘密》内容简介:世界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儿?作者高擎科学的火炬,一层层驱散挡在读者眼前的迷雾,展现一个人们视
《理性思考的艺术》内容简介:网络上空洞无物的信息获得越来越多的“点赞”,许多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几个字的标签和口号,关于公共
《透明社会》内容简介: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