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两大哲学流派之一,自摩尔、罗素以来,大师辈出,经典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整个改变了西方哲学的面貌。本书是探讨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在书中详尽地考察了从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师的哲学思想,对其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做了极其精彩的分析,对其论证中的不足同样做了犀利的批评。可以说,本书必将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史而流传后世。
分析传统的出现,部分源自对十九世纪形而上学观念论的回应,部分源自逻辑的新发展、逻辑与数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在理解和阐释语言意义中的作用。最初,逻辑和语言中的新旨趣集中在对重要概念的分析上,以期找到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新方案。但不久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家开始相信,逻辑上的和语言上的新技术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在这种新观念中,那些在过去由不可解的、最终说来是误解性的问题所产生的无休止的辩论,将被富有成效的、系统性的哲学探究所取代,这些探究所针对的问题虽然具有挑战性,但完全是可理解的并最终可解决的。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种宏大的转变不会成功,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哲学家用他们精确的分析技术证明,哲学的这种转变将会面临无法修复的缺陷。第一卷讲述的正是上述故事。
司各特•索姆斯系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超越严格性》和《理解真理》,他是《句法论证和英语的结构》的作者之一,以及《命题与态度》的编者之一 。
维氏绘制的这幅图景,非常奇怪地具有一种古老而庄严的哲学构想。一种传统的看待哲学方式就是,把它视为一门既热衷于最高等的科学又热衷于最深刻的宗教的学科。作为最高等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去发现关于实在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真理,以及人类在实在中所处的地位。作为最深刻的宗教,它的任务是去发现人类生活真正的卓越和幸福之所在,并向我们展示如何获得它们。这些目标一描绘实在和学习如何过上最好的生活——被很多人认为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这种观点的一种潜在的预设是,生活这门艺术中的卓越之处,是知道关于实在、自身和他人的重要真理后随之而来的结果。维氏全然拒斥了这种想法。关于如何生活的真理并不是一种有待哲学家或其他人探索的深刻而艰深的秘密;也不是一种我们事先已经多少知道一些的简单事项。生活中的卓越之处与真理、知识或信念完全无关。它是关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或反应的。一个人采取何种态度,这或许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这与对事实的学习无关。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可理解性的《逻辑哲学论》式的测试及其后果261
如果一个人可以表明,关于好的有意义的断言从来都不能以这种方式从没有提到好的前提中得出,那么他将向摩尔所寻求的那种强元伦理学结论迈出重要的一步。在我看来最有希望做这件事的是,通过下面的方式来扩展和加强原初的开放性问题论证。扩展的开放性问题论证P1.如果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D,那么x是好的是分析地明显的,那么这个问题(i)假设α是D,那么是好的吗?是一个琐屑的、答案自明的问题,就像(ii)(iii)和(iv)那样。(ii)假设α是β的一个男性的兄弟姐妹,那么α是β的一个兄弟姐妹吗?(iii)假设α是黄绿色的,那么α是有颜色的吗?(iv)假设n的后继=m的后继,那么n=m吗?(ii-iv)这些情形中的每一个,跟这些问题对应的命题是明显必然、先天的真理;并且,任何人如果真正理解了这些问句,从而掌握了它所表达的问题,就必然意识到对于它的回答是“是的”一一不知道这一点就是表明他没有真正地理解这个句子,或者掌握这个问题。P2.没有什么复杂的或者简单的自然性质P以及表达式D,从而使得D表达P,并且P1(i)中的句表达了就像(ii)(iii)和(iv)那样琐屑的、答案自明的问题。C1.从而,没有什么分析地明显的概括陈述,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D那么是好的,其中D表达了要么是一个复杂性质,要么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性质。C2.从而,没有什么扩展了的分析句,对于所有的x,如果是D那么是好的,其中D表达了要么是一个复杂性质,要么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性质。在这个论证中,C1从P1和P2中得出,而C2从C1中得出。另外,S2和S3可以从C2中得出(在分析性和蕴涵被理解成是扩展性分析性和扩展性蕴涵,且意义的透明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情况下)。并且,有理由认为,S4的一个弱化版本可以在S3的...
——引自章节:第三章摩尔论“好”以及伦理学的基础39
《穷查理宝典(全新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是迄今为止全面介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投资、学习与人生心得的唯一一本书,让我们工
《别想生活有答案》内容简介:陈嘉映、周濂联袂推荐的哲学入门读物,用哲学的思维全面解读生活! 或许每个成年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难
梁中和,山西省阳泉市人,1981年7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古...
《论邪恶》一书是劳特里奇出版社“行思文丛”的一员。长期以来,邪恶虽令心理学家、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深深着迷,但其概念
《逻辑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逻辑学问题,选取16位享誉世界的逻辑学名家,把他们的
《怎么吃不上火》内容简介:上火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轻者起痘痘、口臭、喉咙肿痛,重者甚至便秘、呕吐。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上火苦
《一生的学习》介绍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足,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
《东方学术概观》内容简介:《东方学术概观》是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可谓“最后的儒家”的最后定论。作者晚
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内容简介:《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书稿,一是资料编译,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
《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著三种。作者成名于五十年代的美学论战中,被认为是三派之一(另二为
《治愈系的手账简笔画》内容简介:简笔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出现在张贴的广告上、包装袋上、手绘爱好者的手账本……
《黑格尔(中文版)》内容简介: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
《眼与心》作者以迥异于前人的叙述风格,清晰平实的语言,探讨了世界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人感知世界的过程,在身体与心灵之间
道格拉斯・凯尔纳,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哲学教授。1943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切尔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5年
《素描风景基础教程》内容简介:画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丢开那些冷冰冰的几何石膏体,用画笔捕捉身边的各种对象,大自然的花花草草
《蒂迈欧篇》内容简介:《蒂迈欧篇》是柏拉图在晚年写就的一部对话录,书中关于创世的数学构想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先驱者们。柏
《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内容简介:如果你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伤亡,在什么条件下你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如果你朋友临终前不顾穷苦的妻
本书源自柯瓦雷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举行的一系列讲演,后经扩充而成此书。在这本书中,柯瓦雷主要关注的是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
《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一部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阐述以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特征、展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