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就是新的长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都可以从长征中汲取营养,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在苦难中历练出的长征精神。
这是一本反映红军长征的故事书。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长征。 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说不尽的长征故事》共由10个小故事组成。书中不仅有反映*、周恩来、朱德的故事,如“领袖情怀”;也有反映与敌人进行战斗的故事,如“雄关漫道”;还有反映我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故事,如“军民情深”;同时有反映长征中女战士的故事,如“巾帼英豪”。
1935年9月到10月间,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翻过雪山、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境内。
10月的陇东,万木凋零,秋风瑟瑟。秋风卷着黄沙,吹打着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红军官兵一个个变成了裹着黄沙的人。
队伍中走着一位身材高大的人,他就是毛泽东。红军长征初期,由于毛泽东已经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所以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红军屡遭挫折,濒临绝境。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和红军,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此时,毛泽东的心情非常好,他对身边的警卫员陈昌奉说:“别看秋风无情,可我们再往前走,就到陕北了,那可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家’啊!”
陈昌奉笑着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们已经走了十多个省了,也该到‘家’了。”
毛泽东的情绪感染了身边的战士,他们一个个精神倍增,迎着秋风,顶着黄沙,大踏步向前行进着。
这天中午,红军到达了通渭县。
饲养员老余找到陈昌奉和林英才,对他们说:“刚接到通知,要在通渭准备10天的干粮,为通过西兰公路做准备。咱们快上街去看看,买点儿东西带上。”
他们一行三人在城里转悠。这里的房子大都用黄土垒成,墙上的黄土被风一吹,直往下掉。乍一看,这是个相当破败的县城。但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街上卖肉和卖面粉的店铺却不少,隔不多远,就能见着一家。
这三个人真是喜出望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自从长征以来,每天跋山涉水,主席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他们看了又着急又心痛,但沿途不是穷乡僻壤,就是荒无人烟,别说是做点儿好吃的给毛主席吃,能让毛主席不饿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他们看到这么多卖肉和卖粮的店铺,商量着多买点儿东西,给主席做点儿好吃的补补身子。
他们在一家家店铺走进走出,不一会儿,就把随身带的钱全花光了。他们背着、扛着许多采购来的好东西,兴高采烈地返回了驻地。
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毛泽东开会还没回来。
他们三人一合计,决定趁毛主席还没回来,把干粮准备好。陈昌奉说:“咱们把肉切碎,用面和了,炸点儿饼,带在路上吃,这不是挺好嘛!”
“好主意!”
于是,他们切肉的切肉,生火的生火,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了。
“好家伙,你们搞什么,这么香?”随着话音,毛主席从外边走了进来。
陈昌奉顺手拿出一个刚炸出来、还冒着热气的面饼走到毛主席跟前,说:“主席,您尝尝我们准备的干粮,味道行不行?”
毛泽东接过去闻了闻,说:“不错嘛,香得很。”说罢,他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他边吃边问:“战士们也有这么好的东西吃吗?”
“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你们早点儿休息吧!”毛主席关心地说着,走了出去。
快到深夜了,陈昌奉他们才把所有的面饼炸完。由于炸的面饼过多,平时装干粮的袋子盛不下,怎么办呢?大家急得抓耳挠腮。
“啊,有了!”陈昌奉摸着围在腰间的被单,有了主意。他把被单从腰间解下来,又取出了针线,一针一线地缝起来。不一会儿,被单就变成了一只大口袋。
“嚯!真有你的!”老余和小林笑着,急忙往口袋里装炸好的干粮。
第二天一早,红军就出发了。
毛泽东照例走在队伍的前面。陈昌奉把平时用的东西集中了一下,交给老余和林英才带着,他自己专门背着那个装干粮的大口袋。
这天,骄阳当空,走了一会儿,陈昌奉就感到很热。到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放下口袋,去给毛主席送饭。
当他转身离开的时候,毛泽东好奇地看了看他的脊背,问道:“陈昌奉,你的背上怎么啦?”
陈昌奉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便回答:“没怎么呀!”
一旁的老余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笑着说:“东西没炸多少,倒把自己油透了。”
陈昌奉急忙往背后一摸,啊呀!原来是背上的干粮经太阳一晒,油化了,浸透了口袋又弄了他一脊背。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准备脱掉衣服。
毛泽东一见,忙说:“油了就油了吧,别脱掉,不要感冒了!”
又开始行军了,陈昌奉高兴地背起大口袋,一路走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天黑下来了,部队来到一个村子里休息。
前面就要经过回族地区了,毛泽东考虑到回族群众的生活习惯,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凡是用猪肉、猪皮做的东西,一律不准带,所有这些东西必须在明天出发前处理完。
命令一下来,战士们就把用猪肉和猪皮做的东西拿出来,准备送给当地的汉族老乡。
陈昌奉一听这个命令,心里就犯了嘀咕——他真不愿意送掉这口袋东西。没了它们,毛主席就没有好吃的了。他想了想,决定与老余和林英才商量商量怎么办。三个人*后决定,等毛主席回来后再说。
不一会儿,毛泽东回来了。他一进屋就问陈昌奉:“陈昌奉,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昌奉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毛泽东,问道:“主席,咱们吃的东西也不能带吗?”
毛泽东看了他一眼,和蔼地笑了笑,说:“凡是用猪肉、猪皮做的东西都不能带。”
陈昌奉看了看那个大口袋,有点儿不高兴。毛泽东看出了陈昌奉的心思,便笑着问他:“你从江西出来带了多少粮食?”
陈昌奉指了指身旁的两个小口袋,说:“就只有那么点儿。”
毛泽东又笑着说:“你这两个口袋可是宝贝呀!”
苏若群,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著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始末》《亲历建党》《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第二作者)等,发表文章20余篇。
经济学的诡计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颠覆你的传统印象而又妙趣横生的书,书中幽默的故事、有趣的案例和我们对案例的精彩点评,避免了传统经济学著作空洞的...
激情与梦想 内容简介 爱,就要爱得深;干,就要于得好。共和国演讲家彭清一教授倾心力作。以其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激情产生的奥秘,展示为国家与梦想奋斗的伟大力量。 一...
《高成长思维》内容简介:本书以《规模大师》这档世界上最具声望、获奖最多的经管类广播节目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了非常实用、新奇、
深度思维 本书特色 精英ZUIDA的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层思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原始时代是体力,后来是知识,...
《气场的秘密2》内容简介:读过《气场的秘密》的人都知道:气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用气场来解读一个人,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最深刻的办
卡耐基经典语言的突破全集 本书特色 成功大师卡耐基教我们如何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各种场合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声情并茂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赢...
《零基础学素描:石膏几何体与素描静物》内容简介: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地扎实素描功底,提升素描技法的活用能
《制造新格局:30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内容简介:往前看,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往后看,没有
你的水桶有多满?-(少儿版) 本书特色 基于经典畅销书《你的水桶有多满》理念,世界顶级咨询团队盖洛普专为孩子创作的绘本。讲述了小男孩一天发生的故事,以及他如何*...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内容简介:坚持书写时间目标规划表30年,风靡日本的时间手账创始人,日本上市公司CEO写给所有年轻
权谋书 本书特色 《权谋书》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的一部经典作品。成书于公元前十七年,至今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该书以其广博的内容、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在历史上产生...
《高情商交流的48个技巧》内容简介:绝大多数的工作,都要和别人交流互动才能完成。邮件、报告、联系、协商……也有的工作因为一个
《北野武的午夜电台》内容简介:★日本殿堂级导演,《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逃杀》导演北野武,75岁高龄说给后浪们的处世
我变,我变 本书特色 本书写给——那些处在变化中,面临重大挑战、无法预测的风险和无可限量的机遇的个人和组织;那些正在改变着职业方向、居所和合作伙伴关系的人们;那...
三国黑白子 内容简介 三国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命运,但是每一人物的性格都有其正反两面,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大多数都是亦正亦邪的。只有走出非正即邪的思维胡同...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内容简介 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琐事,这个时候你不妨糊涂面对、假装不知,或做些模棱两可的姿态,时间将化解一切。这种“睁一只眼...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内容简介:出世则有正见,入世则有正行。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
《超图解极简欧洲史》内容简介:修昔底德陷阱源出何处?英国脱欧问题的历史根源在哪?自由民主为欧洲带来了怎样的繁荣与危机?欧洲
《我们的时代,他们的文学》内容简介:当下文学创作和时代的关联越来越弱,甚至出现一种错位——时代波澜壮阔,文学却“自说自话”
自动自发 本书特色 我寻找那些自动自发,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希望他们能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那些不需要监督并具有坚韧正直品格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乔治·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