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先生被鲁迅先生誉为 “中国*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的小说创作同样成就斐然,许多名篇至今仍脍炙人口。
《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的经典中篇小说,影响深远。全书共九节,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着,经过了两处水域“林泽”和“洧滨”;随之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整个故事则结束在另两处陆地:“延陵”和“吴市”——而“吴市”,冯至暗示我们注意那可能是又一个“城父”。全书故事的结构非常均衡完美,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令人回味无穷。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5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冯至20世纪20年代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登上文坛,40年代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小说《伍子胥》影响深远。他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其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均具开创意义。他曾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把海涅、里尔克、歌德等人的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为中德文学的交流与沟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也因此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聘为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文人毛泽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书生意气、马背诗途、大旗初举、延水风波、重塑文坛、百花运动、风骚别出、文化革命、晚年心曲等部分内容介绍了文人毛泽东的一生。文人毛泽...
李靓评传 本书特色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
毛泽东与中美外交风云 本书特色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为重要、*为复杂的国际关系。美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
名著美音地带5--弗兰斯坦的故事(不附磁带) 内容简介 丛书根据读音的英语水平划分为六个级别,适合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成人。 本丛书均选取广大为人知的世界名...
作者简介德龄公主满州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
马勒逝世百年纪念马勒之妻阿尔玛亲叙,亲选马勒家书,著名德语翻译家高中甫译笔李欧梵专文推荐本书记载了阿尔玛与马勒相识相恋直
戴高乐-拯救法兰西的民族英雄-(上下册) 本书特色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政治家、外交家、...
无冕女王:宋霭龄 本书特色 《无冕女王:宋霭龄》编辑推荐:宋霭龄身为亿万富翁.弄权玩谋,丝毫不在妹妹美龄之下。她策划"蒋宋联姻"、游说"四大家族"、将其夫君推至...
《中国古典戏曲目录发展史》内容简介:《中国古典戏曲目录发展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了中国戏曲目录从发生直至现当代的发展成就
图说竹林七贤之嵇康传 内容简介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
《马云传:永不放弃》以传记的方式,从马云出世写起,全面解析马云的成功历程,力图向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的、立体的、鲜活的马云形象
《儒释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内容简介:作为《现代儒学》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本书重在同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既有论点与其理论性进行检视
《鸽子隧道》内容简介:服务过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初试写作,就震惊文坛。这是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
《传奇阿里:马云的管理智慧》内容简介:本书以马云和阿里巴巴为背景,从领导气场、团队文化、人才队伍、信任支持、目标管理、责任
周恩来画传 内容简介 当夜,“四人帮”在江青处碰头,经过一番策划,决定派王洪文去长沙向毛泽东告周恩来、邓小平的“状”。10月18日上午,王洪文背着中央政治局多数...
再读胡适(上下) 内容简介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赋予那些在一个时代起着关键作用或导向意义的人物以特别显赫的地位,甚至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时代。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位代...
生活和事业是两码事,事业上成功的名人,不一定生活上也令人羡慕。生活中的黑泽明有时令人觉得和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或者说
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 本书特色 约翰·罗斯金,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其著作《留给这个后来者》曾对甘地产生过影响。他先...
《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从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行为管理、社交能力以及父母自我修炼六个板块入手
邓颖超与何香凝 本书特色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