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属此类。
暴力性表达并非现代性的标志。暴力只是变化多端而已,其表现形式随社会局势而变。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际之下、毛细结构和神经元的领域,呈现出微观物理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无需在统治或敌对关系中的那种否定或排斥性。
它从可见转为无形,从粗野蛮横转为沉思内省,从正面直击转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袭击,而是蔓延传染。
作者在本书中首次揭示了暴力事件的变形记,从君权和血亲等前现代社会的斩首,经由现代规训社会的畸变,最终到了今天绩效社会和倦怠社会的抑郁。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马克萨斯群岛上的原住民把这种神秘的权力实体(Machtsubstanz)叫作曼纳(Mana),从被杀者转移到胜利者手上。一个勇敢的战士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曼纳:“从前人们以为,一个战士的身躯可以将其所杀之人的全部曼纳收入囊中……每成功杀一次人,他的矛也就增加了一些曼纳……为了直接将曼纳合并,他吃掉死者的肉;为了将打仗时新增的实力牢牢绑缚在自己身上……他把战败者身体上的部分残肢作为战争装备戴在身上——一块骨头,一只干枯的手,有时甚至是整个头颅。
——引自章节:暴力的考古学15
资本的运作方式就像现代曼纳一样,你拥有的越多,就越强大,越坚不可摧,甚至越妄想长生不死。金钱从词源上就已经点明献祭和狂热崇拜之间的关系。因此,还可以说,金钱原本就是人们用来赢取动物祭品的一个交换手段。谁如果拥有许多钱,那也就意味着他占有许多动物祭品,可以随时用来宰杀献祭。如此一来,他就得到了一种巨大的野兽般的杀戮暴力。参见:Baudler,UrsündeGewalt,a.a.O.,S.115.于是乎,金钱也好,资本也罢,都成为一种对抗死亡的手段。
——引自章节:暴力的考古学15
肺部肿瘤循证医学-心路医路 本书特色 吴一龙编著的《肺部肿瘤循证医学》展现了当今肺部肿瘤领域中青年学者的从医之路,如实地记录了他们在探索医学之路上的心路...
开一间小店,过简单自主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向往。但现实是,很多人凭着想象就贸然开店,或者图省事去加盟某个并不成熟的品牌,往往不仅赔了钱,还浪费了时间,折损了自信心。...
这本书以激动人心的方式讲述了美国著名而极具争议的军事行动:杜立特空袭。1941年12月,美军还在清点珍珠港事件死亡人数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高级军事...
奥田英朗(1959- )日本超人气畅销作家,其痊愈系小说轻松幽默,好看而又好玩,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勾勒职场上的辛酸血泪,从各色人等的生活问题中挖掘出具有共性的成...
江南名医医案精选—董廷瑶医案 内容简介 已故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誉馆长董廷瑶教授,是当代中医儿科名家,江南名医,业医80余年,深获病家信仰。本书是董老临证医案专集...
罪犯心理咨询-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在刑事司法背景下开展罪犯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咨询的全过程、实用可行的咨询方法,并对男犯女犯的性别差异、各种类...
苗叢俄罗斯族,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现居荷兰鹿特丹。周游列国,心系故土,曾梦想做个吟游诗人,后来慢慢发现以诗的方式来生活的人,即是诗人。其他关键词:旅人,修行者,...
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 本书特色 杨军玉主编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精)》分为基础篇和各论篇。基础篇包括植物病害基本知识、昆虫基本知识和农药基本知识。植物病...
When the State Meets the Street probes the complex moral lives of street-level b...
共享经济时代,群体智慧崛起,每个人都有随时被取代的焦虑,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想朝九晚五过一生,不想一个职业做到老,不想焦虑被优化,跨界思考,风靡全球的高价值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本书特色 本字典由多年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字典编篡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而成。收古汉语常用字与复音词12500余条。收词精当,释义准确,例证丰富,...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投身品牌建设的行动中,并以此作为经营战略的基础,本书无疑是应对这场战争的必读著作。品牌战略制定者最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是过分聚焦于品牌的...
◎内容简介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
❦·玛丽亚•塔塔尔,哈佛大学教授 | 国际知名童话学者身兼学者与说书人,在格林童话的大锅里,烹制新见解。——2005年凭借《格林童话诺顿注释本》,获轨迹奖非小说...
作品目录第一编 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第一章 空间和时间中的地球/003第一节 人类时空观念的扩展/003第二节 宇宙空间中的地球/0
夏笳,本名王瑶,1984 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作品多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并被译为多种语言。英文小说...
在线阅读本书 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evolved from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C...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原著第五版) 本书特色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原著第五版)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巧妙地平衡了当前实践的*新权威性讨论与土地使用规划应该如何发展的...
《日本新中产阶级》内容简介:"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
作者:(英)约翰?奥康奈尔(John OConnell)为《Time Out》撰稿多年。现在以写作为生,主要为《泰晤士报》《卫报》《新政治家》等主要报刊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