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从二三十年代到文革十七年的梳理, 精心挑选出几十个典型性的个案, 通过对这些代表当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高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评析, 梳理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轨迹史。作家评述结合, 个性化的文字有见地有深度, 张扬了中国式的纯文学传统。
刘绪源,作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1年生,祖籍浙江,长居上海。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主要学术兴趣在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理论及中国思想史。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有现代文学专著《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并评论集《文心雕虎》《儿童文学思辨录》,长篇随笔《逃出“怪圈”》《人生的滋味》《体而的人生》《苦茶与红烛》,书评书话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翻书偶记》《我之所思》等。近五六年撰著的新书——现代散文史论《今文渊源》、与李泽厚对话《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编选笺注的《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及《中国儿童文学史略(1916—1977)》、美学专著《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回忆文集《前辈们的秘密》等,在学界与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2014年获首届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
国故论衡 本书特色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
碑帖收藏与研究 目录 碑帖之美(代序)前言秦汉刻石部分001 岣嵝碑 无刻石年月,传为先秦002 石鼓文 约春秋战国时刻003 秦琅琊台刻石 秦二世元年004 ...
邓小平的旅法留苏岁月 内容简介 16岁的留法预备生走出天府之国,由重庆来到上海,再到法兰西,邓小平在巴耶中学度过了他平静的中学生活,但是离开该校后,他再也没有进...
讲武论剑:金庸小说武功的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研究角度,考察了金庸小说“武功”观念的渊源、小说与历史的武学观念的相互影响,揭开了少林、武当、太极...
谁为中国声辩:八年抗战日外交风云录 目录 总序/张震序幕/1**章 外交官凌迟而死/13第二章 阴谋由外交点燃/36第三章 请为中国“火中取栗”/70第四章 再...
貴族と使用人でありながら幼い頃から一緒に育ってきたアーサーとロラン。けれど、成長するにつれ、ふたりの立場の違いは明白にな
风雨中的野百合-中国现代文人的悲剧命运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政治、革命等宏大的主题无疑是压倒一切的核心,几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现代文人...
名家走书城 本书特色 31位名家,看他们在书海行走,看他们如何走,走出若何结果。他们是怀着享受的心情走,他们是怀着愉快的心情走,他们是怀着求真理的心情走,他们是...
浪漫主义回忆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戈蒂耶以《莫班小姐》出道,成为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中的一员。《浪漫主义回忆》是他对于亲身经历的浪漫主义...
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事老舍研究三十多年的成果结晶, 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共辑录谢昭新先生论文20余篇, 是对老舍文化心态、创作心理、情感...
十年前,三个青涩少年。一个自杀未遂,一个远走他乡,丢下丁沂一个人留守原地,承受冲动的惩罚。十年后,那两个跑掉的混蛋忽然回
收有《最后的艺术家》《陈先和》《公民凯恩》《强暴》《破伤风》等八篇小说。作者简介 北村,原名康洪,当代先锋派作家之一。19
超越挫折心理学超值金版 本书特色 ★你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就会遇到一般的挫折;你想过上*好的生活,就会遇到*强的挫折。★要让自己变强大,一路攻关不如步步攻心。超越...
《审计》内容简介:本教材以注册会计师协会新颁布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审计”科目,体现了该科目知识的
斯特林堡传 内容简介 斯特林堡(1849-1912)是瑞典*杰出的作家,其作品被瑞典人民视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他享有天才作家的美誉。但他生前却常...
小说地图 内容简介 漫游小说世界的三段路程。路程一:从外在到内在。由经营外在情节转为进入人物的内心活动,20世纪小说叙述*具典范性的变迁。路程二:叩问现实的本质...
寿芹心稿 本书特色 已故红学泰斗周汝昌之绝唱。《寿芹心稿》出版之时,恰逢作者九十五岁寿辰,本为祝寿之书,竟成一曲广陵散。周汝昌为曹雪芹贺寿之书。曹雪芹生于甲辰龙...
(全一冊)「床伴以上,戀人未滿!」七海擅於利用自己的美貌,而且堅持不談戀愛,只有幾個固定的炮友。有一天,他的炮友之一和真叫
众生之路 本书特色 塞缪尔.巴特勒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伟大的作家。——(英)萧伯纳它是对那个时代的许多错误做法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尤其是直接对在一个褊狭的福音教会家...
美的变迁 本书特色 本书对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意象在目前国内读者*广的三种莎剧汉译本(即朱生豪译本、梁实秋译本和方平译本)中的传递进行了审视。分析方法是将各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