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雅克•德里达不仅变成了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最知名的当代哲学家,而且他的名声远远超出了大学的围墙而变成了某种媒体现象。他的哲学方式迅速获得了其著名的或臭名昭著的招牌名字:“解构”;它几乎影响了从艺术史到动物学的每个学术领域。
★如果说,没有多少人读过像《论文字学》这样令人生畏的晦涩大部头的话,那么,一个似乎是绝对普遍的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听过德里达,并且对他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在《论文字学》出版后的四十年间,德里达的解构已经获得各种赞赏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试图摧毁西方文化所看重的所有事物的知识恐怖主义,而另外的人则认为这是差异的、自由的或个人选择的解放政治。
★不管我们是否清楚,我们对阅读日常的、普通的观点依赖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这是德里达用整本《论文字学》去质疑的传统。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事物存在方式”的“自然”或“客观”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的哲学最后迫使我们去问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意义”是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
在这本导读中,我将会对这个重要的当代文本作一个介绍,希望为第一次进入《论文字学》的新读者提供他们的一切所需。首先,第1章介绍了德里达哲学,尤其是他批判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哲学语境。在分析过这个文本的历史根源之后,第2章将会一章接着一章地评论这个作品。最后,《研究辅助》部分提供了一个术语表,归纳对这个文本有影响力的那些解读,并且给出一些关于作答的论文和测验问题的建议,以帮助新读者掌握德里达文本中的一些重要的关键问题。
这本书只是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个导读。 在这个有限的篇幅中对整个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评论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这本书绝不应该看作能够代替阅读《论文字学》的。
这是一本质疑导读书的可能性的导读作品。它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清晰、简单和容易进入的方式去呈现德里达的思想,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抵达我们自身在理解阅读、作者、历史、政治,甚至书本的概念时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亚瑟•布雷德利(Arthur Bradley),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语和创意写作系教授。其主要作品有《否定神学与现代法国哲学》(Negative Theology and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导读德里达〈论文字学〉》(Derrida’s of Grammatology: An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Guide)、《新无神论小说》(The New Atheist Novel: Fiction, Philosophy and Polemic after 9/11)等。
-译者简介-
孔锐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自由译者,评论者,在《读书》等中外刊物发表文章。出版有《导读利奥塔》、《导读德曼》、《疯狂的谱系》(合译)、《深度思考》等译著。
卢梭告诉我们,他之所以用一本书写下他的生命故事,是因为这样能纠正说话词语本质上的不可信任性。但是,这里有趣的并不是那些具体的替补物,而是为什么它们首先存在:德里达认为,替补并不是添加到曾是一个纯洁的或完整的在场中的事物,而是弥补一个事实上一开始并不存在的“在场”。用一个词语来说,德里达现在非常为人熟知的观点是:“替补”是原初的——那些看起来是一个纯洁的或完整的在场的间所拥有的任何同一性,都依赖于它与其他并不单纯地在场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果这样的一个在场的纯洁的、自足的瞬间——不管我们称之为自然或说话,或性——曾经存在的話,那么,它就不需要为自身的不足而生产出无尽的替补链条。于是,对于德里达来说,事情并非替补週解了一个预先存在的在场,而是替补性的调解生产了它们所替代的事物的幻觉:换言之,那个制造了“妈妈”全然在场的印象的事物就是特丽莎这个替补者自身,而生产了“自然”的事物就是“教育”,生产了“性生活”的事物是“手淫”,而且,当然了,生产了“说话”的事物就是“书写"(p15726)在每种情况中,绝对的、瞬时的在场的印象是被调解自身所生产出来的:“这时,直接性于是出现了。”
——引自章节:卢梭:替补的逻辑
《论文字学》是一本极具雄心的书本,其目的是试图对西方传统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解读。让我们重新回顾至今为止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德里达将认为西方哲学传统是一种在场形而上学,这是因为它通常教条地设置了一个“在场”的纯洁而未经调解的瞬间——某些单纯地或真正地“在那里”存在着的事物——将其设定为至高的、普遍的价值。继而,他将会指出在场形而上学的典型模式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说话被认为是这种在场的优先载体,而书写被认为代表了在场的调解或推迟。
——引自章节:书写的开端
优秀iPhone开发人员创建的应用具有直观、简单、功能强大、可用的特点。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对编程本身的要求。开发人员必须很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同时也需要有灵活巧妙的...
作品目录增订第四版前言第二版前言《返乡——致亲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如当节日的时候……》《追忆》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诗
作品目录第1 章光通信史 /1.1光传递信息自古有之 /1.1.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古老光通信 /1.1.2信号灯通信——自古到今使用 /1.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密密语...
作品目录辑一 张学的临界点:民族国家论述的逆反一 张爱玲的临界点:女性文学、闺阁话语与女性主体的边缘化二 张爱玲、女性集体
郝明义1956年出生于韩国,197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次年进入出版业工作。先后任长桥出版社特约翻译、编辑、主编、总编,《2001》《生产力》《时...
第3卷:呼吸系统-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原书第2版-中文翻译版 本书特色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解剖、生理与异常状态下的相关改变...
法律分析应当为何?-美国法律文库 内容简介 就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所产生的争论与冲突,已然出离政治学和哲学的古老论域,而今桎梏于更为精密的专业领地,掩饰于愈发玄奥...
弗吉尼亚大学达登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其论文经常出现在《哈佛商业评论》、《市场营销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等权威出版物上。目前致力于整...
“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 日本文坛天后吉本芭娜娜治愈系代表作♦ 销量超500万册,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芭娜娜为中国读者撰写全新序言♦ ...
仲村和代《朝日新闻》社会部记者,1979年广岛市出身,2002年进入朝日新闻社,曾工作于长崎总局、西部报道中心,2010年起任职于东京总部社会部。著作有出版于朝...
域外技术标准化中的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承诺研究-合同法.专利法与竞争法视角 本书特色 当下,专利并入标准成为常态。标准制定组织为避免专利权人裹胁公共标准而行私利之实...
自《汉传佛教的反思——2004新春致辞》发表以来,济群法师积极致力于佛法基础建设,并将之归纳为四大根本。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
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 本书特色 《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是何家弘教授的*新力作。全书采用法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选取了两个曾经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
In this classic work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Karl Polanyi analyze...
Thisbookre-examinesmanagementtheoryafterGlobalization.Combiningkeynamesandstudie...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研究与评论著作《卞之琳诗艺研究》《抽思织锦》《中西同步与位移》《从王熙凤到波托西》...
《漫长的八月》是第一部关于印巴之争这个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棘手的冲突之一的权威历史著作。1947年8月,英属印度分裂为独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时,正值集体大屠杀,...
戴西本名李琪,悬疑小说资深女作家,从事警局法医职业多年,目前在刑事科学研究所工作。作品以悬疑推理为主,其文风多变,笔法尖锐,情节跌宕起伏,受到众多粉丝的热力追捧...
暢銷書《法醫.屍體.解剖室》作者道格拉斯‧萊爾醫生又一力作!本書為真正的鑑識迷所寫,不厭其煩、不避細節,帶你一窺這個刺激領域,洞悉犯罪現場調查背後真確的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