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只有男女两种吗?
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合理的家庭分工?
因为性别差异导致了不平等?
文化的建构使我们个体无力抵抗?
——这些看似是“常识”的观点,可能恰恰是禁锢女性发展的魔咒。
佟新×黄佟佟 诚意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预先设定为男女二元对立的世界中,针对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的教条常常束缚着我们,使得我们原本应该轻盈的步伐变得没有必要的沉重。那些针对性别出现的歧视总是带着天生的、自然的面具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好像是不可动摇的。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层,多向前迈进一步,也许男女的界限本来就不明显,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只有突破框架,才可能拓宽生活的领域,才能更为自由、自我地拥有人生,感受人生,享受人生。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不是女性主义者,你都应该知道并且清楚社会横加在你身上的性别文化。
每个人都可以换个视角看世界,每个人也都可以换个方式来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更接近你的内心。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理事。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2011年十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出版专著:《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等。
波尔多正是看到了现代权力运作的这一特征,因此,她以厌食症作为切入口,展示了权力是如何通过生产知识的话语来运作的。厌食症是现代文化中苗条理想的极端形式,大部分的学者从医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其尽心论述,但是,波尔多指出,对苗条的意义需要作出性别化的诠释。波尔多详细描述了铭刻在厌食症的身体上的文化理想和指示,正是通过制造这样的理想和指示,进一步控制了女性的身体。首先,传统文化认为妇女作为哺育者,她们既是感情的,也是肉体的哺育者。女人应该是一个以他人为重的情感机体,她应该哺养别人,而不是她自己。这个指示可以被看作控制女性食欲——对食物、权力、独立性以及性满足等种种要求——的总体策略的组成部分,即妇女的食欲是不合法的,它们必须从属于他人的欲望和需要,通过控制女性食欲这样一个比喻的用法来控制女性多方面的欲望:对食欲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性满足的欲望、对独立的欲望等。其次,妇女必须体现“男性气质”的语言和美德:自我控制、有决断、把握自我、自觉遵守纪律。而这些就体现在女性对身材的控制上——苗条。那些厌食症妇女说道:通过身体,她们体验到了控制自我和把握自我的那种“男性气质”的美德,她们摆脱了女性身体的脆弱无助和无能为力。厌食症因此被当作解放来体验。波尔多认为厌食症当然不能为解构性别,或为女性经验提供新的可能性或提供机会,相反,厌食症强化了性别的二元对立,强化了文化的价值,这只是一种幻想性的体验,幻想自己具有男性气质,具有权力。“在厌食症中,女性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条通向拥有特权的男性世界之路,能够使她成为被文化所重视的人,能够生活在安全境地并且出人头地——对她而言,这一切都有相同的意义。矛盾的是,她是在追求传统的女性行为时发现了这一条路——在这种情况下是将身体作为一个物体进行完美化的锻炼——但这种追求是过度的。在这个过度的...
——引自章节:第二节规训身体的力量
当然,总是有人固执地认为这种分层是两性差异的结果。可是,如果考察江南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会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曾经,人们习惯于男的在外面种田,女的留在家里,认为女人不适合干田里的活,因为那是个“体力活”,女人体力不行。但是村里有一个扫把厂以后,由于厂里的收入比较多,于是男的进了扫把厂,女的下地干活,这个时候,人们又认同了女人可以干农活这样一个概念,但是认为厂里这种“技术活”,女人不行。可是随着电子器材厂的兴建,男的又较多地进了电子器材厂,女的进了扫把厂……在这两性的变迁中,我们发现,男性总是处于发展的优势地位,男人的能力似乎总是比女人强。可是曾被认为女人干不了的活,当男人不屑于去干的时候,社会又承认了女人有这样一种能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既是一个结构性别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强化性别模式的过程。解构的是表面,强化的是本质。
——引自第45页
本套丛书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联合欧洲顶尖20所高等学府哲学教研团队,潜心10年创作。丛书包含了24个分册,分别涵盖了诚实、守信、正直、责任、友情、尊重、善良等24...
作者为人气博主、设计师、收纳达人和DIY专家,是《女性东亚》,《女性中央》,《主妇生活》,时尚装修杂志《生活感觉》的专栏记者。撰写过多个专栏,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刘春志 :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中国军事思想史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孙子兵法教学研究会首席学术顾问等职。主...
德国心理学经典畅销作品第6版,整合想象力疗法与资源取向,激活应对创伤的自愈力,建立内在的安全岛。29幅彩色绘画作品,展示陷入悲伤的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境。要一直...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不仅在捐纳制度史方面,而且在科举制度史、官僚铨选史研究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创意和创新突出,一是视角新颖。...
布莱恩·赫伯特(Brian Herbert):弗兰克·赫伯特(《沙丘》系列原作者)之子,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悉尼彗星》及《属于两个世界的男人》(与弗兰...
公司法简明案例-(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判例的归纳和简短的评述分析,介绍了英美法系公司法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书中介绍的约400个案例主要集中在公司本质问...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视域下证券法制重构论纲 本书特色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应坚持法治化方向,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具体路径。证券法制应当为健全多层次资...
亨利·德莱福斯 (1904—1972),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他在40年的从业生涯中,参与设计过无数美国现代经典产品,如电话、电视、火车、轮船、飞机等。他坚持以人...
·包伟民,浙江宁波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以及近代档案文献编纂。出版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
《一日长于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情节同时在现实、传说和科幻三个层面展开。现实的层面主要写了叶吉盖、卡赞加普、阿布塔利普以及相关人物的命运。叶吉盖...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处女作《穷人》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小说,作品...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本书特色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开设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
中华医学闻诊大全 内容简介 1994年,我们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望诊大全》。是书出版后供不应求,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广大同仁不仅给...
雪儿·海蒂(Shere Hite)是美国著名的性学专家。她生于1942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士及美国史学士,专攻社会科学与法学,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方思想...
王先慎,字慧英,长沙人,清末官教谕,学者。
文学硕士研究生,高校讲师,天涯文学签约作者。曾于2017年签约简书作者。受聘于广东啡常创新学院,任新媒体导师。第5期知识大本营受邀营员;公众号“余老诗”运营人。...
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 本书特色 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守住百姓餐桌,保障食品安全 ”这个问题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向...
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第六版) 本书特色 剑桥大学出版社对《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第6版)》的评论是:自从《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第6版)》**版开...
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