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化方式,读懂中央帝国两千余年军事战略的演化。读懂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就读懂了中国何以过去,何以现在。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 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详尽而真实的叙述、珍贵而丰富的史料,让读者了解军事家们每一场战争的目的,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这是一本能看懂脉络的中国军事史,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讲故事,以故事带动知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作者历时多年实地考察,精心搜集各种资料,以此展现战争的逻辑,帮助人们理解战争这个宏大的主题,表达出“我们反对战争,但又必须了解战争,以免受人宰割”这一核心观点。
【编辑推荐】
1. 本书的一大创新:本书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
全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以蒙古和满洲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帝国时代,以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叙述各个朝代的大战略。
2. 以地理因素为基础,讲述历次战争成败的原因
中国人分析战争时总会提到“天时、地利、人和”,但作者在本书中指出,真正能够进入战略的只有恒久不变的地理因素。作者有意避开了古代军事理论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将地理因素作为讨论战争逻辑的基础,揭示其决定战争发生和战争走向的重大影响力,并试图总结其中的普遍规律。
3. 继《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之后,本册为郭建龙“帝国密码三部曲”收官之作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畅销10万册,豆瓣评分8.5分,入选《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中榜好书”、“2017中国最美书店周主题书单·12本人文好书推荐”、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马勇、梁小民等学者的“2017年书单”。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豆瓣评分8.7分,入选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8年度好书”、2018年10月“华文好书榜”。
本册书不仅延续了前两册的全局视角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对前两册的观点和理论形成有力的补充,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备受读者期待。
4. 多位学者、媒体人、企业家等一致推荐
葛剑雄/林达/马勇/骆玉明/刘苏里/余世存/俞敏洪/李鸿谷/陈志武/李淼/吴晓波 盛赞推荐
郭建龙,独立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出版作品有: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之《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以及“帝国密码三部曲”之《中央帝国的财政 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第一部关中时代白起围困了赵军之后,又派另一支奇兵冲击赵军的中部,将赵军斩断,分四十多万赵军就此被困在了狭小的丹河谷地中,前后两段都自顾不暇,无成两截法协同突围。四十多天后,粮草匮乏的赵军试图突围,主将赵括身死,四十万赵军被白起活埋。到秦赵长平之战结東时,秦统一六国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对于六国而言,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丧失殆尽。韩、赵、魏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消灭。齐国、燕国虽然由于偏安而暂时没有受到影响,却无力与占据了半壁天下的秦军抗衡楚国的实力大打折扣,只有防守之力,无力组织进攻。公元前246年,经过了两个短暂的秦王之后,年幼的秦王政继承了王位。在吕不韦、李斯等大臣的辅佐下,秦国开始了最后的统一阶段。统一中最大的障碍仍然是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又涌现出一位优秀的将军李牧,在武灵王开创的军事传统下,继续与秦军抗争。为了对付赵国,秦军花了九年时间,才最终攻克了邯郸。赵国灭亡后,秦国统一的步伐迅速加快。此刻,韩国已不战而降。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灭赵后的大军在王翦的率领下,直接向北进攻燕国,燕国灭亡。两年后,在进攻楚国前,王翦的儿子王责在伐楚前顺便灭亡了魏国。楚国的抵抗更久一些,经过李信的一次失败远征后,王翦重新披挂上阵,灭亡了楚国。从第一次出兵到最终结東,花了两年半时间。当秦军进攻齐国时,这个曾经的东方大国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就投降了。从最初的落地关中,到缓慢蚕食山东地区,到获得四川基地,进攻楚国最后摧枯拉朽般横扫六国,秦国的成功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第一,关中地区的封闭环境,有利于秦国统一关中,又有利于秦国守卫边境,防止六国攻入家园。第二,同时获得关中和四川后,有足够的后方生产粮食,保证了军事供应。第三,秦国由于后起,国内的行政较为简单,干南
——引自章节:第一部关中时代
由于地理的关系,韩、赵、魏三国是在抗秦战争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其次是楚国。仅以秦国武安君白起发动的战争来计算,除了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四十多万人之外,白起还在在伊阙之战中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战役中,斩首(加沉河)魏赵联军十五万人;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斩首韩国五万人。另外,在惠文君七年(公元前331年),秦军斩首魏军八万人。惠王(惠文君,称王后改元纪年)七年(公元前318年),斩首韩、魏、赵、燕、齐和匈奴联军八万两千人;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斩首楚军八万人。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攻克宜阳,斩首韩军六万人。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斩杀楚军两万人;十年(公元前297年),再斩杀五万人;三十年(公元前275年)攻魏斩首四万人;五十ー年(公元前256年)攻韩斩首四万人。秦国的统一,实际上是将中原国家的人口资源消耗干净,使得他们无力反抗オ获得的。在中国历代战争中,以血腥消耗人口为代价获得胜利的例子并不多,除了秦之外,就只有蒙古人的对外扩张,以及清朝对准噶尔人的镇压。在大部分时候,战争是为了让对方臣服,而不是消灭。秦的统一之所以如此残暴,和中国第一次进人入统一帝国模式有关。在进入帝国模式之前,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地域归属感,哪怕暂时被打败,也牢记自己是楚国人、赵国人,不是秦国人。一且进入了帝国模式,人们自认为属于一个国家,就会随时做好归顺胜利者的准备,在天下一家的心理作用下,征服者不用做动员,人民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时,杀人就变成了辅助手段最重要的反而是人心。
——引自章节:统一的代价:长平枯骨与郢都赤地//021
《学校体育教学成果优秀课案例集:云南民族体育教学课摘选》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
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联共(布),“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简称★ 自1997年以来,中央党...
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 本书特色 为纪念周恩来为中国外交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编辑组编著的《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
《次世代游戏角色制作》内容简介:次世代游戏曾经是高端游戏的代名词,只是出现在街机和高端电视游戏主机上,随着游戏环境软硬件以
《中国历代战争史13:元》讲述蒙古崛起、铁木真称汗、蒙古扩张和元朝建立、统一中国时期的战事。起于蒙古崛起前东亚高原之一般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的...
《遇见宋版书》内容简介:宋版书是古籍文物中的佼佼者,既体现了宋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盛况,也体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公民身份 目录 序言**章 公民身份的理念概念检视历史检视公民身份与现代性第二章 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法国大革命、现代性与公民身份民族国家的问题国家成员资格的当代...
政治思潮丛书—法团主义 内容简介 以“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为视角,以社会秩序的冲突及结构整合为主线,本书介绍了法团主义构想的基本内容、功能及针对模式,并讨论...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上-[全本] 本书特色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带你走近日本海军,走近这支疯狂的赌徒性质的军队,看他们是如何走上赌场,...
本书是一部有关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军事经济的专著,1981年7月出版。该书较详地介绍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前的经济
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十三世纪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属宋末元初断代史研究。书详细阐述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宋朝与元朝之间的军事斗争与...
我们中国这些年 本书特色 《我们中国这些年》是作者偶然翻阅《我们台湾这些年》并受之启发而作,从其出生之时开始写起,其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其间又穿插对当时中国所发...
费正清文集:美国与中国 本书特色 费正清堪称以西方的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学者,《美国与中国》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可分成三部分,**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血腥、狡诈和实力的较量,既有悄无声息的“逼宫”(宫廷政变),又有刀光剑影的厮杀(以武力为后盾的兵变)。表面...
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现代西方的公民身份;公民身份、阶级不平等与怨恨;自由社会的公民身份;现代公民身份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十五讲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定马克思...
周濂,1974年生于浙江。先后获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任教。曾发表中英文论文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情报工作在搜集、分析、使用和反情报等多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误。这些失误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
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 本书特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