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和瑰宝。《唐诗三百首》又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为蘅塘退士,本名孙洙(1711—1778),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他仿“诗三百”的体制,意在承继《诗经》的传统,展示唐诗的精华,“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录成一编”,以“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原序》)。全书共八卷,选入七十五位唐代诗人、外加无名氏二人的307首诗。光绪十一年(1885),回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中原未入选的三首,共计310首,这个数字仅占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可说是选得极精的。所选之诗按五、七言的古近各体编排。卷一为五言古诗,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七言乐府,卷四为五言律诗,卷五为七言律诗,卷六为五言绝句,卷七为七言绝句。编者这样精细地分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唐诗的各种体式。
《唐诗三百首》作为展示唐诗精品之作,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所选之诗体式全面。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编者均分门别类地选入了*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如五言古诗的《望岳》(杜甫)、七言乐府的《燕歌行》(高适)、七言绝句的《凉州词》(王翰)等等。
第二,所选之诗的作者多种多样。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如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等。
第三,所选之诗大多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相思》(王维)、《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江雪》(柳宗元)、《回乡偶书》(贺知章)等。这些诗意境优美,咏吟谐和,上至垂垂老人,下到黄发孩提,均能张口即出地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
第四,所选之诗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望岳》(杜甫)、《蜀道难》(李白),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渔翁》(柳宗元);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兵车行》(杜甫),也有表达对友人依依惜别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既有写归家复杂心情的《回乡偶书》(贺知章),也有描君王悲剧的《长恨歌》(白居易)……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唐诗三百首》可以说应有尽有。
美中不足的是,《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中有一些反映隐逸、宫怨、奉和、罢官之作,这些诗流露出的压抑、消沉、愤懑的思想情绪对读者不无影响。一方面,这与编者孙洙的审美观和偏爱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编者受时代的局限所致。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相信它倒能带给“诗选”以多元的文化景观。
《唐诗三百首》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注家蜂起。其中以清道光二十四(1844)上元女史陈婉俊的补注本较为简明,其“考核援引,俱能精当”,颇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新时期开始,先后有《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新注唐诗三百首》(朱大可)、《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怀尧)、《唐诗三百首详注》(陶今雁)、《新评唐诗三百首》(黄雨)、《唐诗三百首注释》(陈昌渠)等书出版。
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著了这本《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目的在于为广大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读者提供一本欣赏唐诗的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贡献微薄之力。故本书的“注释”不作繁琐考证,也不作学术争鸣,采一家之言,以准确简练的文字进行解说。“鉴赏”文字包括诗作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力求简洁、富有文采,以便为读者欣赏、品评提供借鉴。“鉴赏”时,我们竭力站在诗人当时的立场去感悟、去领略,颇有一些与常说不同的新见解,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此外,为了丰富本书的内容,我们特别汇编了三个精当实用的附录。它们依次是“《唐诗三百首》诗体简介”、“诗体诗律词语补释”、“《唐诗三百首》名句索引”。这些附录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而且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鸟瞰《唐诗三百首》中的千古佳句,可谓事半功倍。
傅德岷教授,(1937年10月~)男,汉族,四川崇州人,中共党员。1960年提前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1991年评聘为教授。1993年调渝州大学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重庆散文学会会长、重庆写作学会会长。主要研究中外散文理论及创作、写作学。先后讲授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散文创作研究、外国散文选讲、中外散文专题研究、散文艺术论、中国现代散文史、外国散文史等课程。1988年起任硕士生导师,曾招收1988年、1989年两届硕士研究生,1988年、1990年两届“写作助教进修班”。已发表论文《中国现代散文的外来影响》、《“五四”时期诗散文的创作》、《中外散文观之比较》、《论市场经济与散文的雅俗分流》、《散文,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等90余篇,其中《新时期散文概览》、《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风景》及两篇散文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发表。已出版学术著作《散文艺术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获1999年重庆市政府三等奖)、《散文创作与审美》、《新时期散文景观》、《外国作家论散文》、《写作初步》6部,长篇小说《魂荡华蓥》1部,散文集《旅韩随笔》1部,叙事长诗《月琴新歌》(合作)1部;主编《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1991年获重庆市政府二等奖)、《中华爱国诗词鉴赏大辞典》、《外国散文欣赏》、《散文名作欣赏》、《新时期散文百家传略》以及国家教委卫星电视统编教材《汉语写作》、高校教材《通用写作教程》、《写作基础教程》等16部。《学术论文写作导论》1992年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1989年和1997年两度获四川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1年曾应韩国随笔文友会之邀赴汉城参加“国际散文研讨会”;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忏悔录》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历数了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
真正的生活者 本书特色 说到老舍,我们马上想到的可能是《骆驼祥子》《茶馆》,其实老舍散文的文学、文化价值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小说和话剧。老舍散文内容丰富,优美而不乏...
鸽灾 本书特色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旗手路易丝•厄德里克又一力作。《鸽灾》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一部力作,与《圆屋》《拉罗斯》并...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50年返国后曾任...
不恋过往 不负流年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新的一本哲理散文集,共收录三十篇散文。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
作者在2005-2007年间选取中国古代一些比较优秀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
中国神话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著作,本书从神话思维与哲学思维的渊源关系为切入点,求索中国思想的神话基础,探讨神话哲学的“元语言”,揭秘天子明堂与...
《吉檀迦利》内容简介:《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的意思,它由103首诗歌组成,是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他50岁那年从自己的
毛泽东诗词全新对照译文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诗词全新对照译文》编著者张友平、张静思。 这本《毛泽东诗词首版全新对照译文》,对毛泽东从1915年5月写的《五...
《大国脊梁》内容简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大国脊梁》讲述了十几位不同领域的重
火车快开 本书特色 《火车快开》为李娟首部诗集,收入她写下但从未发表过的诗歌作品。这是李娟*隐秘的文字。这些灵魂深处的喃喃低语,铭刻着李娟*初*深的感动,诉说着...
动物印象 本书特色 本书是诗人刘向东的动物专题散文集,叙述主题囊括兽鸟鱼虫。作者对动物情有独钟,视它们皆为灵物,既带仙气又富智慧,书稿中的65篇散文,一篇记一种...
观光纪游 观光续纪 观光游草 内容简介 1884年6月日本汉学家冈千仞来华游历三百馀日,《观光》三书即此次游历之所获。其行迹遍及以苏、沪、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
浮世澡堂:插图注释版 本书特色 去五尘之垢,磨六欲之皮 一勺钱汤水,浇出浮世嬉笑憨态 日本江户时代滑稽本峰之作 周作人晚年经典译本浮世澡堂:插图注释版 内容简介...
细笔新悟-红楼梦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体裁,有些像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作者侯宇燕轻采毛发,深入骨髓,调动一切手段,诸如人、地...
《诗经》二南 本书特色 本书解析的是《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两部分。作者通过对汉字原始含义的分析,借由大胆的想象和缜密的推理,证实了《诗经》中各个诗篇间存...
《涧溪春晓》内容简介:三涧溪村属于山东章丘管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脱贫致富,集体经济厚实。然而,到九十年代,该村却陷入
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 本书特色 陈启文著的《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是一部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对黄河进行全景式描述的史诗巨献,是一部以赤子之心对黄河和她所承载的中华...
《数据中心UPS系统运维》内容简介:数据中心UPS系统运维在介绍UPS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当前数据中心主要使用的双变换在线式
《乐之本事:古典乐聆赏入门》内容简介: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