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温度》拿在手上是一本小书,但她同时也是一本凝结了“文明的力量”的“大部头”。说她厚重,一是因为她凝结了评论部作者近三年的结晶与心血,是作者个人思考与才华的绽放。二是因为这本小书可能一天就翻完了,但她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公民道德永远不会有翻完的一天。书中的他们,是这样那样的普通人,身上或有爱国的献身精神,或有敬业的工匠精神,或有公正的执法精神,或有勤廉的公仆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对价值命题的回答,这些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焕发着文明的力量,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坚信当普通人的善举成为寻常之事,文明才有深深扎根的土壤,从而慢慢生长为整个社会的好看风尚。愿《文明的温度》一书使你有所收获,也愿你读完本书后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同路人,一起传递有温度的文明。
1、人民日报评论部历时3年精心打造属于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送给每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要学习读本, “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3、排版设计以暖色调渐变为主,彩色印刷,内含多幅精美手绘插画 4、形式新颖,汇集网友评论,用榜样力量“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是善意暖人心
002 用温暖重新定义“路人”
005 亲手放飞和平鸽
008 洪水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011 “*后一课”,请珍视感恩
014 刹那选择,映射价值光芒
017 抗灾,没有“小人物”
020 声音是看得见的光
023 礼让,是互相成全的尊重
026 善待生命的人*美
029 背影是触得到的心安
032 于细微处看见光
035 汇聚善意成暖流
038 读懂选择里的“值得”
041 做善意闭环的起点
044 “当我离开,愿爱留下”
048 *是善意暖人心目
051 雪松根连根,人民心连心
054 敲开心门,打开富门
057 点燃生命的光
060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守护者
063 以奉献书写不凡的人生
066 有爱的旅途不孤独
069 十年一诺暖如歌
072 扶志有志易成事
075 凡人善行托举精神高地
078 等待,因善意而驻足
081 抗击疫情,侨胞给力
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086 绘就医患“和谐图”
089 劳动者*高贵
092 “跪地除冰”传递劳动温度
095 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
098 以定力守护文化生命
101 不忘初心,不悔始终
104 做一事,忠一事
107 激荡互信共情力
110 “跑腿书记”为何让人流泪
113 奉献海外 无悔坚守
116 始于强度,成于高度
119 在战位上书写忠诚
122 无畏起舞在刀尖
125 为人民幸福而战
127 “翻沟爬坡”与“咱没白活”
130 练就敬业精业的“金刚钻”
13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37 心系百姓天地宽
140 每一滴汗水都值得称颂
143 敬畏公平 理顺人心
146 生死无畏护平安
149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152 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155 超级工程需要“超级态度”
158 没有翻不过的山峰
161 打开云端上的梦想空间
164 “你退后,让我来”
167 打造丈量世界的“中国尺度”
170 “我们面前没困难”
173 把群众服务好,“宁愿为难自己多一点”
176 光辉,融进祖国星空
180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184 守好属于自己的“哨所”
187 保家卫国,不能后退半步
190 激发向前一步的众力
193 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196 毕生坚守有“书声”
199 每一步都是积淀
202 以勤奋书写人生价值
205 不忘初心,闪耀青春
209 酿得茶香飘万家
212 以生命书写赤诚警魂
215 皓首穷经为求真
218 想搞事业,别怕付出
221 必须更快,才能救治更多人
224 致敬“热血建设者”
227 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担当
230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233 赞“特别的使命感”
把有限人生活出精彩
238 有梦的日子,每天都闪光
241 可爱的人,可敬的事
244 每个梦想都可以开花
247 用体育打开生命的可能
250 文明的关键在“公”字
253 扬己之长天地宽
256 成为“梦想互助”共同体
259 人不亏艺,艺不亏人
262 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
265 现实如铁 生命如诗
268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271 让有梦想者有舞台
274 让梦想在生活舞台绽放
277 人生需要目标感
280 保持生活的从容
283 勇做生命的强者
286 唱响人生的“欢乐颂”
289 爱国,心动更要行动
292 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295 以善良的光照亮更多心灵
298 挣脱困顿,生命破茧
301 让战旗闪耀青春荣光
304 每个人都是环保行动者
307 有乐趣的日子会发光
310 有格局的人生有宽度
313 把有限生命活出精彩
316 精神航标永不沉没
319 从短聚站台奔向梦想远方
322 非凡人生贵在坚守
325 如胡杨般绽放绿意
328 好家风,柔且刚
330 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
《文明的温度》:用温暖重新定义“路人”魏寅【人物】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斑马救援队【故事】2016年,单县大雨,很多小轿车在路上熄火。江波和朋友一起,从积水中拉出来三四十辆车。当时的七八个人,成立了斑马救援队,免费救援车辆、寻找走失的孩子老人。一年下来,斑马救援队已发展到队员8000余人,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也成立了几百人的支队,队员中不少是曾经被帮助的人。【点评】“每一个年长的咱也去帮助他。每一个小孩,每一个特别弱小的咱也去帮助他。”斑马救援队队员质朴的话语,映照暖意。“以我善举,换你笑容”,让本是陌生的路人从此产生了关联,传递出温馨的正能量。救援队短期内迅速壮大的过程也说明,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爱心与善意,只要共同呵护、热情播撒,就能不断生长、花开满园。路人,容易让人联想到陌生、旁观、冷漠等词汇。一句广为传播的网络流行语,就叫“从此是路人”;虽有戏谑的成分,但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心态。现实中,也曾发生过交通事故后有人受伤倒地,多名路人经过却无人施以援手的事。尽管这类极端情况均属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风气,但一些路人冷漠的态度,的确值得每一位社会成员深思。斑马救援队坚持义务救助不动摇,但要求被救助的人承诺,以后像他们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殊的救助原则,令人印象深刻。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人际关系遇冷的问题,似乎难以回避。然而,冷漠的存在,并不是传递冰冷的理由。每当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之类的新闻,总有人拖长声调去感慨“人心不古”,而自己并没有起而行之、付诸改变。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本已“遇冷”的社会人际关系,更添几分寒意。其实,路人不是别人,正是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个人涵养反求诸己的道德自省、从我做起的道义自觉。2017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提到了合肥一家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每到深夜,就有一些拾荒者、流浪者来到店里,他们不是来消费的,无法带来任何利润,然而,书店愿意给这些无家可归者提供栖身之所,“从来不驱赶任何人”。书店的良善之举,叉何尝不是在试图重新定义路人之间的关系呢?这样的爱心故事,蕴含着温暖人心的力量。不可否认,即便对于类似的暖新闻,也会有人摆出一张“冷漠脸”。在这个新闻不时反转、情感会被消费的时代,有的人否定一切感动,有的人为自己打造一副铠甲,有的人从易感变成看透一切的无感。封闭了内心,失去了感动的能力,只会让美好的情感、闪光的人性与自己“从此是路人”。试想,如果你与灾难不期而遇,你希望有怎样的路人经过?你或许会想到抗洪大堤上的“*美睡姿”,火灾现场中的“*美逆行”,长江浊流里的“*美潜游”。实际上,我们不能选择遇见什么样的路人,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路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少一些形同陌路的冰冷决绝、强势围观的看客心态、值不值得的精心算计,多一些以心换心的真情付出、守望相助的道义坚持、赠人玫瑰的慷慨无私,汩汩暖流,就会在路人之间传递;路人关系,也将被重新定义。亲手放飞和平鸽盛玉雷【人物】友好的南京市民【故事】当日本人在南京街头求助,路人会作何反应?近日,一则短视频记录下了南京市民的答案。画面中,一名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女学生在街头随机问路,20余名南京本地市民均给出友好回应。视频甫一发布,就赢得很多网友点赞,甚至让不少日本人大呼“意外”。是南京人选择了遗忘过去,“一笑泯恩仇”吗?并不是。正如视频中的老人所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但是铭记历史,不等于永远仇恨”。【点评】一座城市,能有怎样的风貌和气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息息相关。就像南京,战争创伤、国仇家恨,是南京不可磨灭的历史;通过国家公祭让南京大屠杀上升为“人类记忆”,是南京人的心愿。但是,大多数普通的南京人都懂得如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过往与当下。坚守历史正义,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对苦难理解有多深,对和平的渴望就有多强烈,维护和平的行动就会多有力。南京普通市民通过一言一行,向日本留学生传递着友好与善意,并通过他们传递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难道南京人心中没有痛吗?毕竟,城郊的“万人坑”还没有平整。难道南京人不懂得国仇家恨吗?毕竟,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浓缩着深重的苦难。惨痛的历史,他们都记在心里,但并不是要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而是要呼唤更多的人,包括能够直面历史的日本人在内,一起为和平而捍卫历史,一起为和平而延续友情。有网友留言,“不让历史重演,就是年轻人现在的责任”。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南京市民的使命。无论是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南京人当仁不让。而如果沿着世代友好的路而来,愿意以历史教训为镜,越是来自那个国家,越应该传递善意。和平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更属于世世代代的后人,在这个见证过“至暗时刻”的地方,亲手放飞那只和平鸽,体现的正是强起来的国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风貌。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同理心。南京市民用凡人善举表明,以包容之心珍视和平,同样是对于历史的铭记。把曾经的苦难化为前行的动力,从仇恨的循环变为交流的往来,更有利于凝聚起和平与发展的*大公约数,让和平永驻,让正义长存。……
人民日报评论部,是人民日报社的重要编采部门,主要负责《人民日报》社论、任仲平文章、评论员文章等的撰写,以及《人民日报》评论版的编辑工作。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持的“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专栏,多次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专栏文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国内一部全面讲述抗日名将薛岳与国共两党往昔恩怨纠葛、是非功过的著作。薛岳是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作为一位爱国者,在抗日战
板野正高(Masataka Banno)東京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曾任教東京都立大學,後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研究國際政治外交的知名學者。
英国航空母舰史-世界舰船 本书特色 海人社编著的《英国航空母舰史》是第71集,以大量富有魅力的照片,图文并茂地概述了英国海军从初创期由商船而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领导者的摇篮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军校的成长印迹、办学风格、传统学校文化、特训课堂、经典名人等几个部分,在文后还附有经典的军校名...
特遣部队档案-1940年代:美国海军的光辉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美国海军二战中装备使用的军舰和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经典战役作详细介绍和解析,展现了美国海军在战...
中国外交史-(上.下册)-(从夏至清) 本书特色 ★本书在方法论上,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等学科理论,在中国外交史专业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资料的运...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 本书特色 高正礼编著的这本《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本与史实相结合、历史与...
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两大阵营的思想交锋,内容概括了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在交锋中分化和整合...
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中国政治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和文集十几部,近著有《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201...
《谁偷走了美国梦》内容简介:本书是史密斯发表于2012年的非虚构著作。虽然作者著作颇丰,并且屡获大奖,但他个人却认为本书是他最
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提点刑狱司是宋代首创的掌管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路级机构。提点刑狱司的设立,代表了宋代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促进了地...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于1989年由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乃笔者开授“中国社会思想史”多年来教学相长的结...
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 内容简介 中苏友好话语构建所体现的权力关系表明,它属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灌输。为了使这一灌输能*大范围地顺畅进行...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七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
重建中国社会-郑永年论中国 本书特色 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重建社会的战略机遇期。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
邓小平兵法与韬略 本书特色 本书从对邓小平军事实践和军事论述的剖析中展示了邓小平兵法韬略的内容和特点,较充分地展示出邓小平兵法韬略在军事领域内的高超艺术和科学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目录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章 胜利者的蠢事第二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三章 潜伏的危险第四章 阿道夫·希特勒第五章 ...
在这部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中,艾丽斯·M·杨挑战了将社会正义还原为分配正义的主流理论。杨长期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女性、非洲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同性恋者等等...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加迪斯是近20多年来*重要的美国外交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史家乃至战略思想家。他精...
不列颠大空战 本书特色 1940年7月至10月,爆发了一场在空中进行的著名战役——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是英国与欧洲侵略者对抗的必然结果,激起了盟国捍卫国土、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