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世纪脱胎于二十世纪,正如一道黑烟从石油大火中升起。
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
豆瓣2020年度最受关注图书(No.9),《新京报》2020年度阅读推荐(10强),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新浪读书2020年度好书,202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30强作品。
.
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文化失忆》,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标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遗忘边缘的名字。二十世纪几次大灾难历尽生死存亡,无数人消失在晦暗的断裂中,更多不合时宜的事实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詹姆斯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詹姆斯通晓七种语言,贯通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打磨出一份警句频出的现代文明回忆清单。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闪耀的群星,还有人类一切创造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及其周围环绕的黑暗,它们共同构成时间之海上一道明灭相间的星辉:或许会黯淡,但永不消逝。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詹姆斯热诚的书写让历史回到当下的脉搏之中,并获得回应当下的能力:对于一切削弱人文主义联结的势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要的抗争。
.
充满格言警句、极具启发的文明史速成课程。——J. M. 库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颗惊人的星星迸发出炽烈的光辉。——西蒙·沙玛(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
詹姆斯获得“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这一声誉,当之无愧。——《洛杉矶时报》
詹姆斯证明了自己不仅拥有卓越的才智,而且还拥有非凡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激情。——《观察家报》
当英国失去克莱夫·詹姆斯,就好像一架有五六名最优秀的作家乘坐的飞机坠毁了。——德怀特·加纳(评论家)
诙谐、深刻、博学,关于二十世纪文化与政治丰富驳杂的一流文集。——《星期日泰晤士报》
极具天赋,博学多才到令人嫉妒,他慷慨的书写包罗万象。——约翰·班维尔,《纽约书评》
再也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博识地,用这样幽默、精简的文字去写出他所见证过的这个逝去的世纪……他对于古典自由人文主义的信仰,使得他能够获得更大的动力,在晚年经历了许多病痛的阶段,仍然持续创作。这部书虽然是在他得悉自己生病之前就开始的,但你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些看来非常轻简的文字,有时候非常有趣的段落之外,背后持续关注、持续投入的热情,那种不可能失去焦点、不可能转移视线的洞察的持续。我想这就是克莱夫·詹姆斯留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教益。我们在《文化失忆》这部书里面读到的,是前几个世纪持续的声音跟倾向的一种回响。——梁文道
虽然需要相当知识储备,但本书极具可读性:不仅构思颇为用心,文辞(因为翻译)亦美轮美奂,几乎可以说 ,从头至尾洒满了警句、金句。可惜作者去年11月底在伦敦去世,否则我差不多敢说,这本《文化失忆》,是在世作家写出的不朽经典。——刘苏里
作者推崇古罗马的塔西佗,他说塔西佗是他这本书写作的源头,正是这位古罗马的历史书写者,在一个专制恐怖的时代,发展出一种新的文体,来容纳他的绝望,一种坩埚般熔化一切的文体。这种文体会在专制恐怖的时代之后依旧长久地存活下去。他说,自己这本书里写到的这些现代和前现代的英雄们,从孟德斯鸠到戈洛·曼,正是以塔西佗凝练的表达能力作为标杆,来衡量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任务。我想,克莱夫·詹姆斯本人,在这本书中也完成了这个任务。——张定浩
克莱夫对于知识分子、政治家、文化名人有一个评价的尺度,那就是面对权力和恐怖时表现的勇敢、独立和良知。他深知我们时代的健忘并不是因为大脑记忆能力的退化,而是因为文化的话语权从来都是在隐而不显地将一些东西秘密排除到我们的记忆之外。打败文化失忆症,当然最好要有克莱夫·詹姆斯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无法在智识和阅读面上效仿他的这种才子风格,那起码可以认真抱起这本他花了四十年写的书,让他带我们去进入一个有着无数秘密分岔的花园。——但汉松
这是我最向往的一种读者跟书籍、跟文字、跟思想相处的方式:分心与专注之间的悖论。首先他是贪得无厌的,任何形式的才华都能吸引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尽情纠缠;更为重要的是,在享受这种脆弱的才华的时候,时刻担心着毁坏它的力量。克莱夫·詹姆斯在这本书里展现出来的自我教育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这样看书、这样写作的人,总觉得有什么缺憾。——陈以侃
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1939—2019),澳大利亚籍著名评论家、记者、作家、诗人、翻译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六十年代移居英国,数十年活跃于各种纸媒和电视,是英国文化评论界的一支健笔,被称为“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一群才子的集合体”(《纽约客》),《泰晤士报书评增刊》誉之为“当代的蒙田”。出版评论集、随笔集、诗集、回忆录、小说、译著五十余部,包括《不可靠回忆录》《文化失忆》《诗歌笔记》等。
2008年,克莱夫·詹姆斯因其在广播电视新闻业的成就,获得了奥威尔特别奖,他在2010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2012年获得大英帝国勋章。詹姆斯于2011年罹患绝症,但笔耕不辍,依然积极在媒体发声,并不断有新书出版,完成了但丁《神曲》的翻译。
2019年11月,克莱夫·詹姆斯逝世于剑桥,在此之前他只停笔了一个月。
.
关于译者:
丁骏,复旦大学...
(展开全部)
茨威格是很适合给本书画上句号的名字,因为他的生活、工作、流亡和自杀结合起来概括了前述许多内容:面对令人绝望的环境,却想要有所作为的故事。……斯蒂芬·茨威格是人道主义的化身,所以他最后选择自杀,这本身就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所高度珍视的东西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留存。
——引自章节:Z......731
节奏从来不是轻松可得的东西。要取得它,你必须先在头脑中开始改写,而后在纸面上继续改写。一种迷人风格的标志性特征,是把自然的讲话节奏贯穿到复杂的句子当中。在讲话时,戈尔·维达尔总是出了名的机智幽默;也许是事先有所准备,就像本杰明·迪斯雷利和奥斯卡·王尔德一样。演练过的警句本身就是一种书写的文体。金斯利·艾米斯讨厌准备好的警句,可是他自己在谈话中也有类似格言的评论,虽然听上去很自然,却经常带有事先准备过的迹象:它们像军营中的床铺一样整齐有序,擦亮的工具包放置在笔直硬挺、折角铺叠的毛毯上的规定位置。维达尔会选择适当的地方,确保别人可以无意中清楚地听到他的话,然后对两个精神错乱的百老汇艺人结为连理表达致意:“他大脑里的凸块和她大脑里的空洞正好匹配。”*但是他的风格不只在于表达的意旨,还在于句法的平衡。经过一生的打磨,这种娴熟的句子构造最终形成了一种文风,它可以把最复杂的论证表达得好像日常讲话一样。比他年轻的一代有很多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我只是其中一个—而且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到我们认为能学的都已经学到的时候。不过我无意中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维达尔的清澈文风也会表达错误的论点,而且和表达正确论点时同样有说服力。
——引自章节:H......295
最新公文写作 本书特色 《*新公文写作(修订版)》根据国务院*新发布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发布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说书说艺-与名人一起说书说艺(大家茶坊) 内容简介 年近八旬,人称“乔老爷”的乔羽忙碌得不亚于当红的明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不出门的日子里,他就把一天的时...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2年)》内容简介:本书集合了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成果,旨在对该年度内上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 目录 序摘要ABSTRACT1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1.0引言1.1 以往文献对古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1.2 以往文献对现代汉语...
品读西学-希腊神话故事 内容简介 《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了:希腊神话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和鲜活生动的情节,把我们带入群岛环绕、海陆交错的爱琴海文明,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内容简介:本书以岭南疍民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产生、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分区等板块梳理疍民文化景观,
两唐书列传部分词汇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分六章对两《唐书》的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前四章集中于《新书》与《旧书》对应用词的比较,分别为:**章单音词对比较研究;第...
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 本书特色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传入中国,始于明代晚期。初仅有译其片断并加徵引的,晚清始有全译本,即林纾与严复的子侄严培南、严璩...
中国古代年画 本书特色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谐音的寓意和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一千多年来,民问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在极为...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本书特色 陀氏终生都在探讨生命的本质意义,故而对"自杀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本书所能提供的视角,不仅能观察陀氏的思想,...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中的一册,收入了向达先生所著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全册,书中反映了他在学术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书中除收...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
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 内容简介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
回望古城-第一卷 本书特色 从古都卫士梁思成开始,关于古建筑保存的话题一直存在。古老的北京城城墙、宫殿、寺庙、公园等文明的象征横遭破坏。老北京人曾生活的古都家园...
中国的礼制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也以谦逊友善、彬彬有记的风貌著称于世。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原是祭神时的一种习俗。周代形成比较完备...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
中华姓氏通史·梁姓 本书特色 本书特点:通史体裁 别具一格一部搜罗宏富,研究周密,纵贯古今的中华姓氏文明巨著。四大板块 全面涵盖一部涵盖诸多学科,文献资料丰富的...
春申续闻 本书特色 《春申旧闻》系列,是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的初版本,收入掌故随笔有数则。该系列是陈先生在台湾报刊上专栏连载的掌故随笔结集。上海在战国时代为...
历史语言学和语言演变(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本书特色 语言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中变化。历史语言学是一门工艺,是语言学家在演变的结果上...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