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畅销近百年的哲学经典,陈寅恪、金岳霖等倾力推荐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但只有上半部。1934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这部书承前启后,用更详实的史料和更系统、现代的研究方法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畅销近百年的哲学经典,陈寅恪、金岳霖等倾力推荐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已近百年,但它依然是各大高校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陈寅恪、金岳霖等哲学大家也都倾力推荐。
◎汇通古今,融贯中西,以现代眼光重构中国哲学
冯友兰从北大哲学门毕业后,又赴美师从杜威。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他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展现于世。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
《中国哲学史》曾出版多次,本次再版,我们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修订版作为参考底本,逐字核查引文,并增加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尽量呈现冯先生著作原貌。
★名人推荐
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
——陈寅恪
冯先生这本书,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李慎之(哲学家、社会学家)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理论结晶,真正的哲学家是时代的号手。对于二十世纪社会矛盾运动所发生的的深刻变化,感觉最敏锐、理论转换最及时的哲学家是冯友兰先生。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备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全书分为“经学时代”和“子学时代”两部分,冯友兰先生以西方的哲学观念为架构,用翔实的史料做支撑,从孔子到康有为,客观呈现中国两千多年的哲学脉络。本书许多观点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基本架构也已被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 ( 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9年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1924年获博士学位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初,完成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此书后来成为大学通用教材。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学,而后集结讲稿出版《中国哲学简史》。1980年起,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另有代表作“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科学之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
——引自第3页
来自:熊猫书院当一个人在以忠恕之道要求自己行仁义时,并非为了其他什么目的,做所当做的事,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结果。而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的本性有更高的了解。那么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本是一体,如果人能达到与万物一体,那么人的肉身躯体无非是尘埃,生死始终,无非是日夜的继续,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得失、时运好坏,更不足挂齿。这便达到了至乐的境界。五行学说的意义在于解说宇宙结构,但并没有解释世界的来源,阴阳学说便填补了这个空白。阳的本义是阳光,或任何与阳光相连的事物。阴的本义则是指没有阳光的阴影和黑暗。后来它们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宇宙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阳代表男性、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等;阴则代表女性、被动、冷、阴暗、柔软等。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原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即“礼”。“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凡建立起“礼”的地方,就会形成“道德”,按“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这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其实“中庸”的真正含义是懂得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从而得到恰到好处的结果。这种思想适用于个人的感情和欲望,也适用于整个社会的运转。当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的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适度满足,各种不同才能、不同行业、不同地位的人,各自完成不同的使命,各得其所,就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人在行中庸之道时,就是将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而这种和谐,不仅指人类社会,它也渗透全宇宙,构成所谓“太和”。“天”是万物的总称,因此也就是万物的整体,从“天”的观点看万物。把自身融入“天”,就是超越万物和万物的差别性,或如新道家所说...
——引自第1页
《沉思录》内容简介:《沉思录(新版)》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玛克斯并不曾努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沉思录(
《月族3:星际救援》内容简介:什么也舍弃不了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战争已经开始!欣黛一行决定联合被囚禁在卫星的月牙儿,阻止这
《悲剧的诞生》内容简介:《悲剧的诞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哲学(美学)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轻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
《全国学位英语统一考试高频词汇:国开考生适用》内容简介:《全国学位英语统一考试高频词汇(国开考生适用)》是为参加本科学士学
《鲁山人陶说》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谈陶器的随笔集。鲁山人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
【内容简介】“冷战”结束后,人们信心满满地宣称促进民主的传播能带来稳定与和平,然而战火和冲突、流血和屠戮依然持续不断。卢
《根本恶》内容简介:当今,恶以显性存在于我们四周,但我们智识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充分地把握住它。我们所面对的信息中充斥着
《人生是一种淡定》内容简介:人生是一种淡定,淡定从容者并不是不求上进,他们依然有奋斗目标,依然为此不断努力。人生是一种淡
《黑格尔(中文版)》内容简介: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
《海德格尔如是说:人,诗意地安居》内容简介: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海德格尔终其一生发问的问题就是——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
《柳宗元评传》内容简介: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代表有唐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之一。本书在广阔的社
《最最奇特的海洋生物》内容简介:《最最奇特的海洋生物》是一本有关海洋生物的百科全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同时具有很强的
《哲学史教程》(上)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读者不可将此书和纲要之类混淆起来。纲要之类的书有时...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演化与生命的意义》内容简介:查尔斯·达尔文用他的《物种起源》为生命的多姿多彩提供了一种解释:是演化和自
《茶馆》内容简介:《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创作于1956年。剧作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
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修订版序言徐向东译(全书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1《善的脆弱性》是我在15年前撰写的。在这些年期间,不
《理想国》内容简介:《理想国》是西方哲学经典中的经典。在书中,作者柏拉图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第一人称的角度,讨论了公正
维克多·特纳(1920-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
本书试图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书中的基本假设是,民族主义是这个世界的根基。要想理解这个世界的意义,就非得阐明民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