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畅销近百年的哲学经典,陈寅恪、金岳霖等倾力推荐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但只有上半部。1934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这部书承前启后,用更详实的史料和更系统、现代的研究方法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畅销近百年的哲学经典,陈寅恪、金岳霖等倾力推荐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已近百年,但它依然是各大高校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陈寅恪、金岳霖等哲学大家也都倾力推荐。
◎汇通古今,融贯中西,以现代眼光重构中国哲学
冯友兰从北大哲学门毕业后,又赴美师从杜威。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他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展现于世。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
《中国哲学史》曾出版多次,本次再版,我们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修订版作为参考底本,逐字核查引文,并增加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尽量呈现冯先生著作原貌。
★名人推荐
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
——陈寅恪
冯先生这本书,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李慎之(哲学家、社会学家)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理论结晶,真正的哲学家是时代的号手。对于二十世纪社会矛盾运动所发生的的深刻变化,感觉最敏锐、理论转换最及时的哲学家是冯友兰先生。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备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全书分为“经学时代”和“子学时代”两部分,冯友兰先生以西方的哲学观念为架构,用翔实的史料做支撑,从孔子到康有为,客观呈现中国两千多年的哲学脉络。本书许多观点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基本架构也已被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 ( 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9年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1924年获博士学位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初,完成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此书后来成为大学通用教材。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学,而后集结讲稿出版《中国哲学简史》。1980年起,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另有代表作“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科学之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
——引自第3页
来自:熊猫书院当一个人在以忠恕之道要求自己行仁义时,并非为了其他什么目的,做所当做的事,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结果。而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的本性有更高的了解。那么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本是一体,如果人能达到与万物一体,那么人的肉身躯体无非是尘埃,生死始终,无非是日夜的继续,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得失、时运好坏,更不足挂齿。这便达到了至乐的境界。五行学说的意义在于解说宇宙结构,但并没有解释世界的来源,阴阳学说便填补了这个空白。阳的本义是阳光,或任何与阳光相连的事物。阴的本义则是指没有阳光的阴影和黑暗。后来它们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宇宙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阳代表男性、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等;阴则代表女性、被动、冷、阴暗、柔软等。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原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即“礼”。“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凡建立起“礼”的地方,就会形成“道德”,按“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这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其实“中庸”的真正含义是懂得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从而得到恰到好处的结果。这种思想适用于个人的感情和欲望,也适用于整个社会的运转。当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的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适度满足,各种不同才能、不同行业、不同地位的人,各自完成不同的使命,各得其所,就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人在行中庸之道时,就是将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而这种和谐,不仅指人类社会,它也渗透全宇宙,构成所谓“太和”。“天”是万物的总称,因此也就是万物的整体,从“天”的观点看万物。把自身融入“天”,就是超越万物和万物的差别性,或如新道家所说...
——引自第1页
《因为清华:一个清华学生眼中的清华》内容简介:本书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不乏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亲和力,大胆地尝试植入中国古
本书辑选詹氏的九篇重要论文及三篇附录,反映了詹氏理论的框架和中心思想,在后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似乎互相排斥的领域、
要是人不死呢?那些神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孩子的自由总是比成人的少?怎样让幸福变大一点?羊和狼谁是对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好奇和迷惑,每...
《挣钱不易,管好你的钱》内容简介:管好了钱,就管好了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的所有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重叠,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乱世华尔街》内容简介: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求学美国,经过数年奋斗,成为华尔街交易员。本以为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却不料20
《两汉语类文献生成及文体研究(精)》内容简介:作为一种文体的“语”,其特征是指具有伦理道德规范的人物言论,亦即所谓的“善言
《博导说:在人大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简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
书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哲学100问”课程主理人,青年哲学作家,代表作有《哲学100问: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哲学100问:人,诗意地栖居》《哲学100问:...
《培训设计艺术》内容简介:《培训设计艺术》让读者以培训学习部门负责人的视角来看待培训工作。作者结合销售的方法,用“做客户”
《南明史:1644—1662(新)》内容简介:内有文官党派纷争,外无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战事众生缭乱,体制上政治制度内部牵制消耗、外
《亲爱的邦尼,亲爱的沃洛佳》内容简介:★解读《洛丽塔》的关键钥匙 ★揭秘纳博科夫一生故事的珍贵信件,国内首度出版 ★文学大师
本书在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哲学》一书的基础上翻写而成。新书面貌一新,只有少数段落保持原样。虽然篇幅有所缩小
《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内容简介: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
本书根据多种档案材料和实地考察,并结合社会学诸多方面,探讨了华北小农经济长期未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原因,并系统总结了
《世界汉学(第17卷)》内容简介:本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
《老张的哲学》作者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他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人...
《中国与达尔文》内容简介:虽然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是,凭借其强有力的进化学说,他的思想已经登陆中国。进化论是
《坎贝尔生活美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开启神圣灵魂世界的生命之钥,教你在永无止尽艰难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深度觉醒与狂喜,完成圆
《存在与科学》内容简介:思考“我是谁”的著作不胜枚举,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它是一本新奇的哲学书。在本书里,你看不到哲学家的身
关于性——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本书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介绍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