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quan方位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四部分皆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目。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
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渡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掬水月在手》将叶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以期让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因叶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心中。
行人文化
致力于以影像为媒介,涵盖人文、文化、艺术等多元面向发展,为社会带来独特的影像美学和价值观,并保存华人世界珍贵的文化资产。2020年推出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以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一生的创作和教育理念为主轴,弘扬中国诗词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曾制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
活字文化
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图书及新媒体产品涵盖人文社科和通识教育领域,既致力于延续传统出版的经典含义,更努力开启激活文字新生命的文化意义。
行程中有件事情很有意思。叶赫古城的遗址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大家都想尽可能照顾好叶老师,让她少走路避免劳累,然后就有个热心人先跑上去探路,他看了看,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老师觉得,既然到了,还是要到这个旧城的土地上站一站。她还是继续往上走。朋友们都很体贴,脚步都放缓下来,让叶老师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秋天了,叶子都干了,成片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那时候日已西斜,天色暗淡,玉米被风刮出阵阵响声。叶老师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对我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的一模一样。”那时候我就在想,幸好叶老师没有听从那位好心朋友的建议。她感谢别人的好意,可还是自己走了上去——她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别为她写的这首诗。土地是有灵的。叶老师在她故乡的土地上,感受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她站在那里,跟三千年以前那个离乡背井、多少年之后重新再回到故土的生命叠合在了一起。原来,诗可以是这样的,不只是文字,更是生命。叶先生用她自己的生命,用她一生的坎坷,一生的坚持向我们证明,你可以在一座什么都没有了的平台上遇见三千年前的一首诗。
——引自章节:〇六五席慕蓉所谓诗教
从哈佛回到台湾的第二年,海陶玮先生又请我去美国,我答应了。那时候我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我先生也在那边但没有工作,我一个人在台湾教三所大学的收入也供养不了他们。可是,因为我想把父亲一起接出去,没能拿到美国签证。海陶玮建议我换新护照先到加拿大,然后再到美国。我依言办理,可是温哥华的美国领事只能给我办理旅游签证,这样到了美国还是无法工作养活全家。于是,海陶玮先生就向他的朋友蒲立本教授介绍了我的情况。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接下了加拿大UBC的教职,留在了温哥华。我作为专任教师,不能只带两个研究生,必须还要用英语教大班的课。我的英文并不好,平生从来没有用英语上过课,但那时候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用英文讲中国诗词。于是我每天晚上抱着英文字典查到深夜,第二天早起去给学生上课。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夜里两三点钟睡觉的习惯,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当时写了一首《鹏飞》来记录这种心情。“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想起在台湾讲课时,我就一支粉笔,从黑板的这一头写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写到这一头。一边说一边写,像大鹏鸟一样海阔天空,尽情享受课上发挥的乐趣。可到了国外用英文怎么跑野马呢?我流离失所跑到这里,要用英文教书,好像趴在地上爬一样。讲中国的古诗词,一个字一个字地要怎么样去翻译它?“北海南溟俱往事”,北海是北平,南溟是台湾,我当年在北平教书就跑野马,我在台湾教书可以教三个大学!我不但是教了三个大学,我教出来的学生,考的分数还很高。大家都抢我去教书,抢我的学校说:“你到我这里来只讲课,你不需要改作文,我们找人改作文。”我想我天生是教书的,可是来到国外,为了生计,只能用英文讲诗词,野马跑不起来了。我就像《庄子》里的小鸟鹪鹩一样,在芦苇枝上做一个巢寄居在那里,“一枝聊此托余生”。虽然被逼得用英文教书,我当时觉得很苦,但经过努力学习,我不仅读了很多英文的文学作品,还读了...
——引自章节:叁变海为田夙愿休
不过如此-历代笔记中的史事寻源-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不过如此:历代笔记中的史事寻源》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
精彩俗语谚语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录了五千余条在全国各地流行的俗语谚语。精彩俗语谚语 目录 ABCDEFGHJKLMN_O……精彩俗语谚语 节选 ai矮凳子绊倒...
三语通-(普.粤.英)(第二分册)(含6张CD) 本书特色 李育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荣誉导师 该书是前所未有的,适应当前需要,读者必有收益。沈开木语言...
史林有声/陈舜臣随笔 本书特色 《史林有声》是陈舜臣先生关于中日历史和文化的又一本随笔文集。海外人士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点和观察角度与我们通常所见有所不同。...
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4年10月1版1印★ 所谓“宝卷”,是在宗教(宋元和明代前期佛教、明清民间宗教...
怀疑的文化 本书特色 《怀疑的文化》编著者斯蒂芬·l.卡特.我们看到宗教信仰对世俗文化的影响之巨,可谓罕有出其右者,正如《怀疑的文化》指出的,美国人有一种根深蒂...
殷海光(1919-1969)是哲学家金岳霖的学生,专攻西方哲学。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后不久,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党报《中央日报》任职。1949年离开《...
備受期待的Ruowen Huang靈性之書「對我來說,我相信唯一可以增進人們靈性的方法,就是踏實的生活。」──Ruowen Huang身為靈性教練、靈媒和兩個孩...
十大大师大结局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风云变幻,几度沧桑。然岁月峥嵘,才人辈出。文学巨匠鲁迅,书生本色吴宓,艺术情痴徐悲鸿,天才巨擘郭沫若,建筑泰斗梁思成,晚成大...
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2011)主要起草人沈阳先生审定《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并作序推荐。兰宾汉编著的本书重点对...
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知日-40 本书特色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0弹——《知日&mid...
兵家文化面面观 本书特色 人们期盼的21世纪,终于到来了。从时间的流动来说,本没有什么世纪的划分,也没有必要期盼什么新世纪。但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时间,才真正...
无官一身轻.谁解陶渊明? 本书特色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个风雨如晦的乱世,是政治上*混乱、社会上*苦痛的时代。就在这片混乱中,陶渊明用他喜欢的菊,...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岁时节日民俗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目...
现代汉语 本书特色 这本《现代汉语》由陆俭明主编,专为普通高校中文院系、外语院系、新闻传媒院系以及对外汉语院系各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所编写,编写原则有三:**...
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理论研究,二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微观研究,即对散见于先秦两汉医籍及其他文献中的医学用...
變身企業搶手人才!隨時都有解決問題的好創意!你的智慧沒有完全發揮,怎麼得到更好的工作?你是甘於平凡的上班族嗎?常常感到絞盡腦汁的痛苦嗎?現代職場的每一份工作都需...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本书特色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
万年历(16开) 内容简介 《万年历》主要内容:相传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挠作甲子,太吴氏设历正,颛顼氏作新历,帝尧氏命羲和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
公文写作 目录 **章绪论**节公文写作的概念与作用一、写作与公文写作二、文章与公文三、公文的功能与作用第二节公文的种类与特点一、公文的种类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