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和生物化学学会奖得主全新力作
从生物能量学新探简单细菌一跃变成复杂真核细胞的内共生事件
追问40亿年间生命到底为何这样演化
◎ 编辑推荐
☆一次异乎寻常的偶然事件,
一段走向必然的演化路径
☆地球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绝对孤立的存在?
星际间是否还在默默 推进其他演化试验?
☆从回顾式的历史描述,到可验证的科学预测,
一场不亚于又一次生物学革命的生命起源雄辩
◎ 内容简介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量生产机制从各方面限制了细胞,而一次罕见的一个细菌入住到一个古菌体内的内共生事件,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复杂细胞的演化成为可能。看似偶然发生的单次事件,却因为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生命特征,也由此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取舍权衡生殖力和年轻时的健康,换来衰老和罹患疾病的代价。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健康乃至生死,都可以从能量角度重新发问。
◎ 媒体推荐
对生命起源令人叹为观止的追问。这本书让我折服。
──比尔·盖茨
近年来出版过的最深度、最有启发性的生命史著作。
──《经济学人》(Economist)
莱恩的理性推论如果是正确的,那将和哥白尼革命一样重要。
──彼得‧福布斯(Peter Forbes),《卫报》(Guardian)
一本大胆、雄辩式的、充满自信的作品……莱恩是很稀有的物种,一个可以用明晰、清楚的文字解说生物学中令人困惑的复杂性的科学家。
──亚当‧卢瑟福(Adam Rutherford),《观察者报》(Observer)
几乎快要成功地解开生命的演化之谜,这本书的深度可以对任何一个古老哲学家的大脑产生冲击。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泰晤士报》(The Times)
关于生命新理论的绝顶高超的综合。
──克莱夫‧库克森(Clive Cookso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创新科学的杰作。
──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展望》(Prospect)
◎ 获奖信息
★入围前一百本“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
★入选“21世纪年度好书(2020)终极书单”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 作者简介
尼克·莱恩(Nick Lane),演化生物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演化生物学与生物能量学,聚焦于生命的起源与复杂细胞的演化。他还是伦敦大学学院线粒体研究学会的创始成员,也是生命起源研究计划的项目领头人。2010年,他以《生命的跃升》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尼克本人因为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于2015年荣获英国生物化学学会奖。他不仅深耕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还孜孜不倦地参与公众科学普及。2016年,尼克因为在科学传播上的深入付出而荣获英国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第奖章。
◎ 译者简介
严曦,科普作者,科幻作者,职业翻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2年发表科普系列《化学渗透》,是国内首批介绍尼克‧莱恩科学思想的科普作者之一。
细胞不需要一条奔流到海的汹涌大江,而是用小运河组成的网络推动它们的磨坊。从能量角度来看,酶的威力不在于它们的催化速度有多快,而在于它们会针对性地发挥力量,引导网络达成最大化输出。
——引自章节:3生命起源的能量87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这本书没有咆哮,只有事实和数字。在告诉我父权制是我想象出来的之前,请你先读读这本书。《看不见的女性》充满启示,令人恐惧,又充满希望。堪称一部现世的《圣经》。——...
刑事错案评析 内容简介 郭欣阳编著的《刑事错案评析》中汇集的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罪名的48个错案案例,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发生,且经过...
刘应科考研中医综合配套3000题 本书特色 大部分考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所共同采取的复习方法通常有三步,即基础知识点复习巩固、历年考题精析、模拟训练...
乔恩•李•安德森,出生于1957年1月15日,美国作家、传记作者、调查记者、《纽约客》杂志撰稿人,曾到阿富汗、伊拉克、乌干达、以色列、萨尔瓦多、爱尔兰、黎巴嫩、...
★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约恩·福瑟、大卫·格罗斯曼一同入围2022年国际布克奖《素食者》作者韩江之后,离国际布克奖最近的韩国作家!以黑马之姿闯入国际大奖短名单,...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令人关注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一部反思中医百年坎坷历史、为中医振兴发展鼓与呼之作。清末名医巢渭芳再传弟子、针灸大师承淡安门生陈万举,自1938年...
我们抬举了爱情,也用爱情抬举了自己和对方。当你被爱和爱上别人,你不再是一堆血肉和骨头,而是一个盛放的灵魂。李传芳喜欢上教数学的老师杜一维,但杜一维始终在等待离弃...
污泥生物处理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对污泥的来源、性质以及污泥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污泥的好氧堆肥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将目前热门的污泥生物处理制氢以及污泥...
Ten-year-old Annemarie Johansen and her best friend Ellen Rosen often think of l...
刘擎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现当代西方思潮与国际政治问题。著有《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等畅销书。薛兆...
罗一丁男,“六零后”,工科背景,喜欢网球、宿营、看书、画画、朋友和家人,梦想能在这个星球上自由地移动并留下印迹。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
重獲新生後,她看清一切,此生,不求榮華富貴,但絕不能隱忍低頭!北征將軍邵明淵,十四歲起代父領兵,戰無不勝,弱冠年華就換來「戰神」的美名。喬昭初次見到他,就是在兩...
过去五年,中国新创企业高速增长,很多人被时代点燃了人生理想,以百倍激情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与坎...
本作《超越極限》(一譯《登山者》)以日航空難,墜機至日本群馬縣,五百多人死亡的事件為主軸,而以地方報的資深記者悠木所見,帶出事件、新聞、記者、政治與報社之間複雜...
蔡智恒,台湾作家,网上昵称痞子蔡。1969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县,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1998年在BBS上发表第一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形成全球华文地区...
世界上有这么一条路,它有1200年的历史、1200公里的长度。它会让你见识脆弱、体验无常,而它也会肯定你的信心,教你看清方向。这条路就是日本的“四国遍路”。小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
This volume includes the complete essay in five chapters: Introductory; Of the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