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佛教史上,西行求法雖不自法顯始,但真正到達天竺,而又求得經歸的中土求法高僧,法顯當數**人。法顯因感嘆中土律典的殘缺不全,以六十歲左右的高龄,發願西行求法,他在天竺求取的佛典,主要是律部。
據《法顯傳》的記載,法顯在天竺遊歷十餘年間,於巴連弗邑寫得《摩訶僧祇眾律》、《薩婆多眾律》各一部,又於師子國寫得《彌沙塞律》一部。相傳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時期,在五天竺*流行的律有五部,即法藏部的四分律、有部的十誦律、化地部的五分律、飲光部的解脱律和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其中,除飲光部的解脱律未傳入中土外,其餘四部律都先後傳入,並譯為漢文。法顯帶回的律典就包含了這四部律中的三部,其中《摩訶僧祇眾律》,在他回國後即與佛陀跋陀羅一起在建康道場寺譯出;《彌沙塞律》則由稍後劉宋時的佛陀什和竺道生等譯出;《薩婆多眾律》則因在法顯回國時已有弗若多羅和鳩摩羅什譯出了《十誦律》,所以未再有傳譯。即此可見,法顯對中土佛教律法建設的重要貢獻。
法顯在天竺求法時,除律典外,也帶回了好幾部重要的經藏和論藏。他在巴連弗邑學梵書、梵語和寫律的三年間,還寫得《雜阿毗曇心》、《誕經》、《方等般泥洹經》、《摩訶僧祇阿毗曇》各一部;而於師子國則又寫得《長阿含》、《雜阿含》、《雜藏》各一部。這些經論都是當時中土剛開始傳播,或尚未流傳的佛教經論教理。這裹,特别要提到的是他帶回的《方等般泥洹經》這部經。該經是在如來藏理論基礎上,宣揚佛性常住的一部代表經典,是大乘佛教發展歷程中由般若空理論向佛性有理論發展的一部重要經典。法顯在建康與佛陀跋陀羅一起譯出此經後(今稱《佛說大般泥洹經》,六卷),對當時的佛教界發生了重大的影響。晋宋之際,在南方出現了一批弘揚涅槃佛性理論的“涅槃師”,這與本經的傳譯當有密切的關係。由此,也推進了中國佛教大乘“空”、“有”二宗在理論上的交融和發展,引發了關於佛性當有、現有,以及一闡提人是否有佛性等重要理論問題P41的廣泛、深入的討論。P42
这是一本研究我国佛教文学的论文集。其研究深入,内容深奥,是专业研究佛学人员的辛苦结晶所成。
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的一种。《药地炮庄》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方以智解读《庄子》的作品。药地是方以智的
《法句经》(Dhammapada)是巴利语三藏小部中的第二部经。这是一部早期佛教的格言诗集。这些格言诗采集自经藏各种经文中的偈颂,
周易揲算 本书特色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时...
《重识哲学:从情感迈向理智》 本书特色 这本书借鉴脑科学、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科学成果,提出了诸多新的哲学命题。这些命题回答了哲学史上的许多问题,对...
本書兼用考據與西方現代哲學的研究方法,探討西漢經學的來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變過程。就西漢禮學、春秋學和易學
老子他说-初续合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前三十七章《道经》和后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言,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它率先提出了“道”...
基督教的苦难观研究 内容简介 《基督徒的苦难观研究(基于鲁东城市基督徒个案的人类学考察)》通过探讨基督教的苦难观,揭示基督教对苦难的认识以及为人们解脱苦难所提供...
呻吟语 内容简介 《呻吟语》,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撰。吕坤自序云:“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呻吟语》一书,正是吕坤对明代社会国家之弊病进行揭示...
人性的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的特性、生活和工作的忌讳以及为人处世应该采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实的阐述,并用历史的典故和现实的例子使你在轻松的欣赏...
自然哲学 本书特色 在科学史上,莫里茨·石里克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 内容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研的重镇之一,目前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到教师培训等系统的...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
本书分为前、后两编:前编,印度佛教,包括:佛时与佛后之教法、大乘之建立、大乘之发展等;后编,西藏佛教,包括:佛教如何传入
先秦易学史 本书特色 先秦易学,是中国易学的真精神所在,伏羲氏、周文王、孔子、老子四位圣哲,间世而兴,踵事增华,合作经营此一大学术至于博大精微,然而迄今无一先秦...
易学丛刊-易学象数论 内容简介 《易学象数论》前三卷为《外篇》,皆论“象”;后三卷为《内篇》,皆论“数”。其论说大旨,谓古圣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象...
单独中的洞见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来自灵魂的内省之书。全书分十二卷,共有一千三百多条经典哲言随笔,涵盖了对人性、生命、关系、欲望、死亡、孤独、精神等多维层面的感悟...
法华玄义的哲学 内容简介 通过《法华玄义》来研究智顗的佛教哲学,虽然艰辛苦涩,我却收获颇丰;因为我深切体会到,传统所谓的“教在天台”之说是有偏颇的,这个说法让人...
道教(中国道家文化百科999问) 内容简介 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本书特色 本书揭示的是隐藏在现实世界表象下的真实,让你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促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