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的教养。
从控制孩子,转向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带领整个家庭走上觉醒之路。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游戏规则: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每一位父母都有能力培养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并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深度联结的孩子。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被现代社会对养育子女的误解和自身内在的局限蒙蔽了双眼。
这本书因融汇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而充满洞见。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专家,作者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引导。她向父母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培养与孩子的关系,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自己;同时也带领父母踏上一段觉醒之旅,超越对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进入更平静、更有同情心和智慧的状态。
•你可以结束教养子女中的所有纠结
•你可以学会为人父母却不用恐惧或焦虑
•你可以结束和孩子的冲突
•你能在家庭里创造亲密的关系
"
"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
出生于印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专注于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融合,为她的读者与客户展现了两个世界的思想精华。她是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在纽约经营一家私人诊所。已出版的著作有《纽约时报》畅销书《父母的觉醒》《父母的觉醒2》。萨巴瑞博士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TED、凯洛格商学院及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
"
我们之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享受不到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觉,是因为我们没有与他们的原本样子沟通,去欣赏他们丰盛的内心,而是把自己的内心状态投射到他们身上。我们熟悉这种内心状态,因为它生于我们的内心,将其投射到孩子身上,给我们一种与孩子亲近的虚假感觉。我们很少能意识到,我们不是真正地在和孩子交流,而只是和我们的内心投射交流,那仅仅是我们心目中孩子的形象......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独立于父母,这看起来会威胁亲子之间的亲密联系,然而,这才是通向真正的亲子联系的道路,因为只有独立的个体,才有能力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引自章节:情感融合的陷阱
孩子不明白妈妈生气了,是因为她感到能力不足,是她与真实的自我失去联系的表现。孩子也不明白爸爸责怪他们,是因为他在工作上觉得没有安全感。孩子们看到的,只是父母的怒气指向了他们,使他们以为自己是惹爸妈生气的原因。他们也不明白妈妈或爸爸为什么总不跟自己相处或玩耍。孩子看到的只有父母的心不在焉、漠不关心,因此他们以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或者不够有趣。
——引自章节:探索家庭的情绪模式
适彼叻土: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新加坡华人族群 本书特色 《适彼叻土: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新加坡华人族群》以早期新加坡华人族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相...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 内容简介 陈启云:荀悦与后汉思潮龚隽:禅门中的顿沟口雄三:论天理观的形成周昌龙:良知与经世王凡森: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黄进兴...
前苏联俄罗斯出版管理研究 本书特色 前苏联是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创立了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创建了一套与以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出版管理模式。这一套管理...
《中国民法典释评:人格权编》内容简介:制定民法典是我国立法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
不平等的痛苦-收入差距如何导致社会问题 内容简介 为什么英国人比日本人更不信任别人?为什么美国少女的怀孕率高于法国?为什么美国新奥尔良市在卡特里纳飓风过后会发生...
文学卷-渡-书的信仰 本书特色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只是近三年来《新京报 书评周刊》发表的极少一部分封面报道文章,书里的所罗门 诺瑟普、托尔金、爱丽丝 门...
2011-读书-上下全两册 本书特色 《读书(2011上下)(精)》由《读书》编辑部编。《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
我们是中国编辑 内容简介 本书以编辑研究为主题,收入了我有关的绝大部分文章。这对关心编辑研究的朋友也许是个方便。其中的文章,大部分曾分别收入几本文集,小部分是后...
《博伽梵往世书》成书约在公元前几十年到公元10世纪期间,主体是诗,也有散文,采用对话格式,全书不是按照时间逻辑展开的,而是故事套故事,对话套对话,共分为12篇,...
传播与社会影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这部选集在不到三十万字的篇幅中尽情展现了19世纪西方社会的知名学者,今天令后辈学人仰慕的大师——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文艺复兴时代的绝妙缩影,建筑史上难以逾越的穹顶☆200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2001年美国独立书商非虚构类年度风云书☆《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爱好者...
裴士锋 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
俞伟超(1933—2003)江苏江阴人,出生于上海,1950 年 9 月至 1954 年 7 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19...
中国藏书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伟大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古代典籍之多,居于世界之首。研究我国的藏书史是研究我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打开我国...
本书围绕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分裂、从对抗走向“正常化”所构建的历史叙事,大量使用了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铁道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和地方档案馆,以及台湾“国史...
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办的论文集,收入论文共14篇。内容主要包括:以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家为主。如孙...
2004人文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中收入了关于法与法的精神、民族主义、读经与传统文化、“郎旋风”、马加爵事件、矿难及人文人物高耀洁、张思之的代表性作品。如易中天的...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著述颇多。
1976年出生于湖南临湘,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法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正义问题,思考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
《观音》内容简介: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品味那软糯的声腔、领略那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厢记》、《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