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女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创新而激动人心的探索,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性理论,并大胆质疑了某些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或是将现代性妖魔化为内在的父权制的产物,或是假定了一个有关现代社会男性经验和女性经验之间的简单对立。作者将文化历史和文化理论相结合,聚焦于19世纪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怀旧、消费、女性书写、大众化的崇高、进化、革命和变态等概念进行了检视。她从比较和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对来自英语、法语和德语传统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涉及社会学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颓废文学、政论文章和演讲、性学话语,以及通俗情感小说等多个领域,分析的男性和女性作家包括齐美尔、左拉、萨克-马索克、拉希尔德、玛丽•科雷利、王尔德和奥利芙•施赖纳等。
“得益于菲尔斯基开阔的批评视野和丰富的批评情感,该书提供了对性别和现代性的绝佳思考,而且菲尔斯基最终让我们相信,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书能具有这种兴趣的广度,以及对理论价值变化的警觉。可以说,菲尔斯基以出类拔萃的水准,用后结构主义的方法书写了一部翔实的历史唯物主义佳作。说这本书充满智慧毫不为过:它缜密公允,关注政治,兼收并蓄,又具有令人振奋的跨学科思维。”
——詹妮弗•维克(Jennifer Wicke), 纽约大学
“菲尔斯基向我们证明了性和性别对现代主义/现代性文化的核心意义,她的研究复杂而巧妙,既利用了当代理论,又借助了对手边材料的历史研究。与她先前的论著一样,菲尔斯基展现了扎实的、前沿的学者知识,同时对该领域一些过热的理论话语表现出了良好的冷静态度。她对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常见的理论观点的评论总是十分公正,她文笔清晰,论证中闪耀着洞见的火花。”
——安德烈亚斯•许森(Andreas Huyssen),哥伦比亚大学
芮塔•菲尔斯基(Rita Felski,1956— ),曾任《新文学史》主编,弗吉利亚大学英文系教授;美学、文学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杰出学者。 1979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莫纳什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创制时间: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性别》《文学之用》《超越女性主义美学:女性主义文学与社会变迁》。
2010年,获古根海姆奖。
2000年,获美国现代语言学会颁发的威廉•帕克•赖利奖。
=========
陈琳,英美文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9—202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访学。
但汉松,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拉希尔德极具启发性地探索女性的裸露癖(exhibitionism)……裸露癖的快感当然不是纯净的;相反,这种快感源于女性在现代性上的特殊定位,源于她们所处的“被看性”(to-be-looded-at-ness)状态。因此,埃利安特的女性表演唤起了分裂的女性意识,用约翰·伯杰(JohnBerger)的名言来说,即不断观看自身的被观看,按照伯杰的说法,自我审视被描述为女性深度异化的症状,证据是她们无法获得一种不分裂的身份认同。但是,拉希尔德的文本重新评价了女性气质的重要性,并以惊人的方式重新阐释了现代性的性别象征。如果现代主体是分裂的,去中心的,对自我形成所依赖的外在性和文化中介的结构有深刻的自觉,那么女性才是现代个体的典范。
——引自章节:第七章性变态的艺术:女性受虐狂和男性赛博格
女性不再象征无分化的自然和无意识的欲望;相反,由于女性的地位由他者的凝视决定,她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我意识,而这恰恰是男性不具备的。我在前几章谈到的现代性再现再次有了重大转捩:现在是男性主体怀旧地抓住那个单一的、和谐的虚幻自我不放,女性则体现出了分裂矛盾的双重自我,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由外在决定的。女性气质被作者展现为真实现代性的高级象征。
——引自章节:第七章性变态的艺术:女性受虐狂和男性赛博格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翻译家。当今国际诗坛被广泛阅读和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宇宙诗人、国民诗人,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他的作品语言简约深刻...
《听柏杨讲人生》内容简介:《听柏杨讲人生》内容为: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不夸
☆英国当代备受瞩目的天才作家乔恩•麦格雷戈代表作。☆以极简之笔捕捉复杂世事的微妙闪光,以敏锐之思洞察日常碎片的情感张力☆Costa文学奖、英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入...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
法理思考的印迹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二十世纪的中国律师业;法律解释研究;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法律关系综论等。法理思考的印迹 目录 告白与鸣谢专题...
作品目录一、作者序二、第一章 谈谈奥立弗・退斯特出生的地点和他降生时的情形三、第二章 谈谈奥立弗・退斯特的成长、教育和伙食
张含英治河论著拾遗 本书特色 张含英所孜孜以求的治黄主张,如今大部分已得到实现,水利的发展也早已超越了张含英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但张含英在其著作中所蕴涵的对中国水...
中国稀土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八篇,内容包括:稀土概述;稀土资源状况;稀土采矿和选矿;稀土冶炼;稀土材料;稀土应用市场;稀土行业政策;世界主要稀土企业等。本书浅显...
《愈忙愈要学英文Email》共分七章,每章均详细地教你电子函件的一种写法或类型。例如和第七章教的是电子函件的开头和结语。第三至
阿姜查•须跋多(1918-1992),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之一,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习。他依苦...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名叫「檮杌」。這種怪獸外表怪誕,好鬥不懈,且有預知吉凶的能力。隨著時間流變,檮杌的形象逐漸由怪獸轉為有魔性的惡人。更耐人尋思的是,檮杌也被...
馬拉松雖然只是跑跑跑,卻是一項妙趣無窮耐人尋味的運動。第一次邊跑邊喝紅酒,是在梅鐸紅酒馬拉松;沒想到機票超賣,一開始就充滿波折,在34度的高溫下,我有辦法完跑嗎...
马忠文,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通史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与近代史料学研究。著有《时人日记中的光绪、慈禧之死...
《刑法各论(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对刑法分则、八个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的所有罪名都进行了深人探讨。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为
《无畏的组织》为在团队和组织中构建心理安全空间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框架。它充满了基于情景的说明性实例,为实现一种靠自由表达思想和培养参与感而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提...
本书是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一卷。黑格尔的这部著作阐述了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1807年出版。其内容分为3部分:...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与加工利用 本书特色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与加工利用》(作者常君、姚小华)主要内容有:薄壳山核桃的基本知识,薄壳山核桃苗术扩繁技术,薄壳山核桃...
本书是克氏教诲的精选,诸多内容内地读者都不曾接触。对于尚未领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门读物,深入浅出,完整详实。对于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它是深化之书,...
本作が商業初執筆作品になる期待の新鋭。同人活動を経てデビュー。まるでカラーのような、卓越した筆致で描かれる画面とドラマチックな演出で、物語の深みへと誘う。
《价值共创理论在在线服务补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阐述了强制型顾客参与对提高顾客在线服务补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