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看点】
★“全球顶尖思想家”从道德角度解剖撕裂人类世界的三大鸿沟
本书深入解析了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地区、阶层和国家之间的三大鸿沟。这些鸿沟分化人的归属感,消除共同的道德观念和身份认同,弱化群体间的互惠义务关系,打破人与人的相互信任,日益加剧社会的撕裂程度。
★ 政治中间派的务实之作 从家庭、企业、国家和世界四个层面诊疗资本主义困境
摒弃意识形态之争,从作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不同成长轨迹、破败的老工业区,到日本丰田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商业竞争,以及近年的民粹主义浪潮等实例,分析资本主义乃至于世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 迥异于《21世纪资本论》等相关著作的思考传统 多角度探索治理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从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借鉴了富有洞见的思想,反思政府、企业和家庭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针对自私贪婪、破坏资本主义道德基础的“经济人”,提出了渴望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社会人”概念。
★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破解积重难返的社会难题
资本主义的弊病令普通人的生活举步维艰。教育体制僵化,出身寒门的年轻人缺乏实用的生存技能;企业只知为股东逐利,员工变成被压榨的社畜;传统大家庭瓦解,贫困的核心家庭在育儿与生活的重负下绝望地挣扎。科利尔主张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支持政策,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内容简介】
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焦虑之中。社会阶层固化,地区差距悬殊,企业唯利是图,家庭不堪重负。二战后带领全球走向繁荣的社会民主主义逐渐衰落,民粹主义乘势而起,不同身份认同、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日趋激烈。人们不再愿意包容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政治选择沦为非此即彼的站队行为。无论选择哪一边,资本主义的未来仿佛都注定将以牺牲一部分人为代价。
那么,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在本书中,保罗·科利尔从近年来的世界政治局势和传统的资本主义思考出发,诊断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地区、阶层和国家之间的鸿沟造成了严重的撕裂。正是这些鸿沟分化了人们的归属感,弱化了共同的道德观念,打破了不同群体间的互惠义务关系,摧毁了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科利尔主张政府应当为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帮助它们承担道德责任,以包容性而非对抗性的叙事方式,重塑国民间的互惠义务关系。
.
【名家媒体推荐】
我是保罗·科利尔的超级粉丝。这是一本雄心勃勃、发人深省的著作。从根本上说,我同意他的观点——我们需要治理而不是打败资本主义。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左派注重道德,右派注重现实,但是,在科利尔看来,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精英主义者,都把普通民众看作“无力照看自己”的儿童。然而,任何社会制度如果不能激活人的主体性,在伦理上都是失败的。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中,科利尔试图在左右之外找到“第三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普通民众不再是被动的“弱者”,而是社群中的积极行动者:他得到,同时给予,实践个人权利,同时相互承担责任,在这一“互惠”的过程中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友爱。
——刘瑜[清华大学副教授,《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作者]
杰出的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在这部大胆的跨界之作中闯入伦理学领域,探讨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如何修复它。他认为,要弥合大都市精英与失落者之间的鸿沟,我们需要重塑归属、爱国主义和互惠的伦理。科利尔为当前的僵局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展示出好的经济学与道德和政治哲学是密不可分的。
——迈克尔·桑德尔[哈佛大学教授,《公正》作者]
这个时代急需保罗·科利尔的洞见。《资本主义的未来》重新拾起了我们共有的道德观念,指出了它在家庭、组织和国家正常运转的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是凯恩斯时代以来最具革命性,也有希望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社科著作。
——乔治·阿克尔洛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资本主义对赋予的都市人来说是天赐之福,对于其他人而言则并非好事。保罗·科利尔以实用主义的姿态调动卓越的经济学知识,充满激情地为众多被鸿沟撕裂的西方国家指出了另一条可选的道路。
——默文·金[经济学家,前英格兰银行行长]
科利尔是英国至为优秀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这部重量级著作中,他分析了当今资本主义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与其他民众之间、大都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日益扩大的裂痕。为实现共同繁荣,他主张在国家政治、公司和家庭层面重建道德基础。他拒斥意识形态和民粹主义,提出了务实、大胆和富有洞见的方案。
——马丁·沃尔夫[《金融时报》2018年最佳经济类图书评语]
一些人认为,爱国主义有碍于推动一个更加公正和体面世界,包括那些最穷的人,走向繁荣。而保罗·科利尔却很看好爱国主义。他认为,抽象的世界主义经常被借以谋求愚昧的个人利益,相较而言,爱国主义可以为全球合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科利尔要如何修复富裕民主国家的情感纽带呢?《资本主义的未来》提供了大量新颖的建议,在科利尔这个“务实的中间派”身上,你能找到许多干货。
——《纽约时报》
这本大师之作结合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对多种社会科学成果的卓越思考,分析了这个时代下归属感的分崩离析——家庭、工作场所和国家——以及它引发的挫折,正是这些挫折为民粹主义者意识形态鼓手提供了崛起的时机。面对众多国家业已失灵的资本主义制度,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资本主义的务实政策,力图重建政治光谱中“饱受批评的中间派”,恢复当代生活的“社区伦理”。
——《科克斯书评》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亚瑟·罗斯图书奖、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等。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战争、枪炮与选票》《难民》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内容介绍本书基于Python全面介绍了机器学习在信贷风控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从原理、算法与工程实践3个维度全面展开,包含21种实用算法和26个解决方案。作者是智能...
在20世紀初期國與國息息相關的世界裡,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的政治海嘯迅即傳到中國與日本,並在1920年代初期從日本傳到臺灣島。最初,在山川均、麻生久、佐野學之...
张朝阳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CUSPEA)赴美留学,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张忠谋193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和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一直在半导体业服务曾任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集团副...
针灸聚英 本书特色 针灸聚英 内容简介 《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按4卷本顺序,卷首“集用书目”,简介《难经》、《素问...
Doesbluemakeyourworldgo’round?Fromablueberry-huedmonkeytoasky-coloredtrain,thist...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作者高铭首部短篇小说集。◎21个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狂想故事,每一个都有意想不到的结局。武侠、科幻、恐怖、爱情、悬疑、惊悚、历史、浪人、牛...
明末,西南土司频频叛乱,继万历“播州杨应龙之乱”后,天启年间又爆发了“奢安之乱”。在这场大战乱中,贵阳城被围三百余日,十
作者简介凌波,北京著名私募基金投资主管,拥有15年操盘经验,投资品种包括股票、期货、期权、基金等。2005年至今,股票投资年均
中药临床新用途 本书特色 由田燕和广妍鹭所共同主编的《中药临床新用途》一书收录了据有新用途的中草药234味,并按中药的性味、功能分类编排。简要介绍了每味中药的性...
《小说的越界》内容简介:《小说的越界》是刘剑梅老师的文学评论集,本书分为“女性的水上书写”“文学的变幻之旅”“文学的各种维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陈纯,中山大学哲学博士。于文字的野心既大又小,跟爱情的距离既远又近。不致力于温言暖语,心怀荆棘。2013年在ONE发表《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2014年在《澎湃...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
赤瀨川原平,前衛藝術家。本名赤瀨川克彥,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橫濱。六○年代曾參加「High-Red Senter」等創作團體從事前衛藝術,七○年代則大力投入〈櫻畫報...
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耳鼻咽喉口腔科分册 本书特色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耳鼻咽喉口腔科分册》是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耳鼻咽喉口腔科分册...
继《中国自助游》(2013全新升级版)取得强烈的市场反响和绝佳的口碑之后,新世纪书局棕榈树编辑部又精心打造了《中国自助游》(2013全彩珍藏版)。“全彩珍藏版”...
夏安诺,哲学博士,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临床及健康心理学系长期心理创伤精神病理学荣休教授。他也是一位私人执业的心理治疗师,曾任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协会会长。他擅长治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