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骨气、中国自信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要坚守中华民族育人初心,要立德树人。 立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即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上,播撒在孩子们心里。树人,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即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那么,谁来培养人?好教师。何谓好教师?好教师,一个肩头担负着学生终身发展的重任,另一个肩头担负着民族未来的重任,比如于漪、顾明远、斯霞、李吉林等。“好教师”三个字具有千钧之力,又具有无穷的可能,一切从做好教师开始,只有先做好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大家都做好教师,才会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总之,立德树人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宗旨与根本任务,教师也必将在立德树人的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立德树人的好教师也必将在立德树人中站立起来,回望过去,把握现在,瞭望世界。
☆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显现着中国自信、中国气象、中国底气。它从历史深处走来,载着未来的伟大期待,回应世界改革的潮流。 ☆它扎根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找到我们中国特色教育学的血统,从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找到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学术性标志概念——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种子是中华民族的初心,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神圣的使命,成为我们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新时代,好教师携起手来共同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推荐篇目: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006 教育家与知识分子/051 于漪:讲台前的生命歌唱/082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原创性/145 解放儿童:指南针的轴心/209
“做好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永远的根本性追求 当下,教师专业发展有个重要命题:培养名师,做名师。这一命题已成为学校、教科研部门、行政部门的重要议题,而且日显急迫。其缘由并不难理解,也完全可以理解。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一个呼唤名师的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当然,包括名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以至教育家,是一个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是一个时代教育水平的标志,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之一,没有名师,教育会显得平庸。那些远去的名师、大师给我们留下了背影,似乎在召唤我们去追随。这是一个能出名师的时代,是名师辈出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为名师的成长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越来越高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机会。事实证明,名师在新时代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一批批涌现出来。我们大家都应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从学校层面看,名师可以支撑引领学校的发展。名师在学校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又回馈这片深情的土壤。他们凝聚一批教师,潜心研究,深化实践,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他们以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影响一批教师,引领一批教师发展;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生命、灵魂,培养一批批好学生。名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彰显着学校的特色。名师离不开学校,学校需要名师。 总之,培养名师,做名师,其重要性、紧迫性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值得注意的是,有另一个命题同样不可忽略,同样应列入工作议题,那就是“做好教师”,而且从某种角度看,“做好教师”比做名师更重要,更急迫。当然我们也清楚,“做好教师”与“做名师”的划分,既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又不是非此即彼的,但是这一命题客观存在,讨论的价值同样毋庸置疑。 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名师与好教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表现为互动、对话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几个比喻来描述、阐释。一是合唱队与领唱者。名师好比领唱者,没有优秀的领唱者,合唱队不完整,也会趋于平淡,以至平庸。领唱者以自己鲜明的独特旋律,带领合唱队往高处跃升;领唱者也离不开合唱队,没有合唱队就无所谓领唱者,即便有,也无任何意义和价值。显然,名师好比领唱者,好教师恰似合唱队。二是队伍与领跑者。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人是一支队伍。不过,人总得离开队伍,走到队伍前面去成为领跑者,领着队伍前行,走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队伍里来,然后再走到队伍前面去。队伍里,队伍前,归去来兮,生动地表现了领跑者与队伍的关系。三是高地与高峰。好教师好比高地,名师则是高地上耸起的高峰,这一比喻恰如其分。这些比喻生动地描述、显现了好教师与名师互动的关系、对话的关系、牵引的关系。 正是这种内在逻辑的关联性,这种互动、对话、牵引的关系,彰显了好教师的特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一,“做好教师”具有基础性。只有先做好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名师,名师要从做好教师开始,甚或可以认为,这一基础是做名师的前提。其二,“做好教师”具有涵盖性。所有名师,无论是特级教师还是教育专家,抑或是实践型的教育家,本质上都应该是好教师。再换个角度看,做好教师绝不是对少数名师而言的,而是适用于所有教师的,即所有教师都应努力“做好教师”。试想,当所有教师都是好教师时,教育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水平和景象?这一涵盖性,说明“做好教师”具有普遍性,是对所有教师的集体性要求。其三,“做好教师”具有恒久性。“做好教师”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对教师永远的要求,所有名师应当永远是好教师,只有永远“做好教师”,才能促进名师可持续发展,名师才能永葆名师的青春与光彩。不妨把“做好教师”的恒久性看作教师发展的源泉。这是好教师与名师内在逻辑关联的第二个方面。 以上两方面的讨论可以作如下概括:好教师与名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过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做好教师”是基础,是前提,应当具有“在先性”。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达??芬奇的“**工具”(达??芬奇称眼睛为人的**工具)的概念,“做好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命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远的根本性追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连轻慢都不行。 其实“做好教师”更具现实意义。反观当下的教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不难发现,在“做好教师”与培养名师的关联性上,是有失偏颇的。在认知上,不少地方和学校,更强调培养名师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对“做好教师”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强调还不够,意识显得薄弱。在举措上,为名师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条件、机会、途径,而对“做好教师”还处于研究生涯发展规划与师父带徒弟上,举措不多,力度也不大。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上,明显倾向于名师培养,而对“做好教师”方面的政策制定、制度设计明显不够。这样往往让更多教师处在观望、称羡、等待的状态,同时也会让名师培养对象处在紧张状态,常感压力过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失衡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书记在好几个教师节连续发出“做好教师”的口号与要求,做“四有好教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又一次寄语全国教师:“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做好教师”的号召又一次响起。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做好教师”的旗帜举得更高。
成尚荣,1941年12月生,南通人。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做过小学语文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省教育厅处长、主任,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研究》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第七届国家督学。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儿童文化、教师发展。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爱伦·坡五篇*有代表性的小说:《夺魂黑猫》《金甲虫》《气球骗局》《眼镜》《魔阁街凶杀案》。小说风格各异,涵盖惊悚、解谜寻...
中国秘书专业资格证书教程(中国秘书专业资格证书专用教材) 本书特色 《中国秘书专业资格证书教程》是中国秘书专业资格证书专用教材。中国秘书专业资格证书教程(中国秘...
门巴族 本书特色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
有效教学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学变革研究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实际上是此前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教育回顾与前瞻”丛书的续篇。“2...
莎士比亚三大戏剧故事-文学名著英汉双语读物-第七级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创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英汉对照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哈利·波特”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
《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凝聚了作者持续15年的研究成果,数据涉及成千上万名学生,这些基于证据的研究旨在揭示
光纤通信-(第2版) 本书特色 《光纤通信(第2版)》按照创新型教材的思想和目标,力求体系结构新颖,内容符合实用性教材的需要。本书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从当前的教学...
读名著学英语-朗文经典-第二级 本书特色 刘香玲和宋德伟编著的《朗文经典读名著学英语(第2级1200词汇量共6册)》内容介绍:近年来,随着英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
大学英语语法(修订版) 内容简介 《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大学英语语法(修订版)》集编者学习和研究英语语法数十年之成果,在已出版的几部英语语法著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工程力学(第3版)(职业教材)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共分为3大部分:第1~4章为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构件的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重点讲解构件受力图和平衡方程的应用;...
彩图版 科学小实验 本书特色 《科学小实验:不可思议的科学体验(彩图版)》100多个科学实验,500余幅生动插图不可思议的体验,从此爱上科学彩图版 科学小实验 ...
班主任工作漫谈 内容简介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 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
★王元化先生是中国当代思想史的旗帜性人物,其高足吴琦幸先生的这部传记,以一手的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再现了王先生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丈量出当代中国思想的深度和宽度。...
周煦良文集(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周煦良(1905—1984)是我国著名英国文学翻译家、教授、诗人、作家。《周煦良文集》收集了作者的主要译著和论著。周煦良先生...
【故事简介】《数学陷落》:如果1+1不再等于2,靠数学就能毁灭一个世界。《史蒂夫热》:男孩夜夜梦游出逃,其实是受百亿纳米机器人指使……《单生》:我关上了平行世界...
堂吉诃德-彩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原书共两卷)。《堂吉诃德》主要描写一个...
斯蒂芬·韦伯(Stephen Webb),布里斯托大学物理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理论物理博士,毕业后在英国各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长期从事天文年鉴的编纂工作,还编写...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推荐教材) 本书特色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3版)》将法学理论...
20世纪教育学名著导读 本书特色 张斌贤、孙益主编的《20世纪教育学名著导读》包括了29种出版于20世纪的教育学名著,包括杜威的《学校与社会》、爱伦·凯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