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工具书,兼有学术性、知识性、文艺性和资料性,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全书共五卷,分四个部分:1.中国古代民间故事;2.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3.故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民间故事论著书目、民间故事作品书目。其中,古代民间故事和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全书故事梗概语言简短精准,由作者亲自撰写,并遴选出质量很高、代表性很强的民间故事,使该书真正具备权威性、典范性及可查可考性。
★ 16开精装,布面书脊,2021年5月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民间文学、民俗学资深学者涂石先生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无论从内容审校、版式设计或封面装帧、印刷装订等方面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文化精品。它的面世,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在新历史时期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伟大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
★本书收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的古代民间故事约2400则,以及56个民族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约2800则
★本书所选故事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笔者继《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与《中国民间故事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之后完成的又一部著作。这三部著作既独立成书,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可以称为笔者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三部曲”。
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所有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和狭义的民间故事。本书所展示的是狭义的民间故事,分为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四类,既不涉及神话,也不涉及民间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大型著作,以民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各个时期的民间故事共约2400则,选自近370种古籍。我们挑选古代作品,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让读者能够从中受到启迪,汲取教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赏水平。当然,这部分民间故事,毕竟是过去时代的作品,产生于数百年、一千多年前,甚至是公元前的产物,它们不可避免地带上过去时代的烙印,自然与今人的思想意识、欣赏趣味存在一定的距离。如同对待其他各种传统文化遗产一样,读者毋庸置疑应当具备必要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我们殷切期望,并且充分相信广大读者在阅读这部分民间故事时,是具备应有的鉴别能力和赏析能力的。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20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从全国各地采录的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大量的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总共约2800则。这部分民间故事,是现当代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延续和发展。它们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更为充实,更为完整,更加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应当指出,中国的古今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蕴藏极为丰富,本书用200余万字的篇幅来展现它们,仍然非常不够。在本书中,我们只能呈现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经过必要的压缩改写,力求既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艺术风貌,又能够节省篇幅。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中国民间故事,了解将近一个世纪采录、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的收获,展现中国故事学建设的成就,我们撰写了故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间故事论著书目和民间故事作品书目,作为本书的附录,放在正文的后面。
本书*初是以辞典的形式纂写和编排的。后来同河北教育出版社商量,将其改为常规书,以现在这种编排形式呈现给读者。值得高兴的是,本书不但入选了2013一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而且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不仅如此,本书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局颁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资助”。这无疑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强有力的帮助。
本书通过古今故事长卷来展示蕴藏丰富、多彩多姿的中国各民族民间故事,对于广大读者开阔眼界,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都是颇有意义的。不仅如此,本书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参考书,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子提供学习的便利。对于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从事相关文艺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本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祁连休,著名故事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民间文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学科片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学评论》编委。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 本书特色 汉语基本词汇发展史的**本力作1. 著名语言学家江蓝生教授为本书初版作序。 2. 初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独家超值赠送同名讲座DVD 本书特色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接续**部,四字一讲,共分17...
《未来的组织》内容简介:互联网浪潮的汹涌与宏观经济的衰退,不会影响睿智者的判断,相反却会成为改革家的机遇。凭借深刻的洞见、
园林卷-中华文明历史长卷-自是林泉多蕴藉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集建筑、文学、园林景观和工艺等艺术于一...
旧日文事-开卷书坊 本书特色本书以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相关史实考证的内容为主,作者龚明德藏书丰富,又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在细密的文字爬梳间不断抽丝剥茧...
古希腊生活-人类生活图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理解西方社会的一把关键性钥匙,西方生活的基本模式以及情态演进,大都可以从古代希腊人那里找到源头性的诠释。...
马氏文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奠定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作者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春秋三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家》主要讲述了: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千年竟...
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 本书特色 《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与我们所处的大陆国家有诸多不同。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初...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目录 开篇话“礼仪”一、礼仪说古二、严格的礼仪制度——“五礼”1 吉礼2 凶礼3 军礼4 宾礼5 嘉礼三、学校的礼仪制度1 学校——习礼的场...
《医学联络官进阶之路》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医学联络官(Medical Science Liaison,MSL)的日常工作场景和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
古今对联丛谈 内容简介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是根据汉字的字意、字形、词性与声韵等特点构成的。在一副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
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 本书特色 《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编著者周锡山。《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文化中国边缘话题》尤揭示出此...
「一个穿着风衣、手拿塑料袋、外表谦和的亚洲人走了进来。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来。说道,打扰了,我是李安。再不拍电影我就要死了。」他发掘了李安,他是《...
跨文化方法论初探 本书特色 《跨文化方法论初探》是根据我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乐黛云先生的讲座稿整理而成,是 “跨文化方法论研究”丛书...
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读物,它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外,它...
劉屹1972年生於北京,1990年進入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讀本科,2000年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現為首都師大歷史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敦煌吐...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
咬文嚼字合订本2002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是一份为编刊人编辑的刊物,整个刊物共分卷首幽默,语林漫步,众矢之的,时尚词苑,语文门诊等等内容,是一份内容丰富,学...
民居园林 本书特色 长江流域的民居与园林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辨析民居与园林异同的描绘,对长江流域民居园林的特色归纳一览无余。本书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事象为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