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工具书,兼有学术性、知识性、文艺性和资料性,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全书共五卷,分四个部分:1.中国古代民间故事;2.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3.故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民间故事论著书目、民间故事作品书目。其中,古代民间故事和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全书故事梗概语言简短精准,由作者亲自撰写,并遴选出质量很高、代表性很强的民间故事,使该书真正具备权威性、典范性及可查可考性。
★ 16开精装,布面书脊,2021年5月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民间文学、民俗学资深学者涂石先生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无论从内容审校、版式设计或封面装帧、印刷装订等方面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文化精品。它的面世,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在新历史时期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伟大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
★本书收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的古代民间故事约2400则,以及56个民族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约2800则
★本书所选故事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笔者继《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与《中国民间故事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之后完成的又一部著作。这三部著作既独立成书,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可以称为笔者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三部曲”。
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所有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和狭义的民间故事。本书所展示的是狭义的民间故事,分为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四类,既不涉及神话,也不涉及民间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大型著作,以民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各个时期的民间故事共约2400则,选自近370种古籍。我们挑选古代作品,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让读者能够从中受到启迪,汲取教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赏水平。当然,这部分民间故事,毕竟是过去时代的作品,产生于数百年、一千多年前,甚至是公元前的产物,它们不可避免地带上过去时代的烙印,自然与今人的思想意识、欣赏趣味存在一定的距离。如同对待其他各种传统文化遗产一样,读者毋庸置疑应当具备必要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我们殷切期望,并且充分相信广大读者在阅读这部分民间故事时,是具备应有的鉴别能力和赏析能力的。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20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从全国各地采录的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大量的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总共约2800则。这部分民间故事,是现当代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延续和发展。它们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更为充实,更为完整,更加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应当指出,中国的古今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蕴藏极为丰富,本书用200余万字的篇幅来展现它们,仍然非常不够。在本书中,我们只能呈现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经过必要的压缩改写,力求既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艺术风貌,又能够节省篇幅。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中国民间故事,了解将近一个世纪采录、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的收获,展现中国故事学建设的成就,我们撰写了故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间故事论著书目和民间故事作品书目,作为本书的附录,放在正文的后面。
本书*初是以辞典的形式纂写和编排的。后来同河北教育出版社商量,将其改为常规书,以现在这种编排形式呈现给读者。值得高兴的是,本书不但入选了2013一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而且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不仅如此,本书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局颁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资助”。这无疑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强有力的帮助。
本书通过古今故事长卷来展示蕴藏丰富、多彩多姿的中国各民族民间故事,对于广大读者开阔眼界,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都是颇有意义的。不仅如此,本书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参考书,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子提供学习的便利。对于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从事相关文艺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本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祁连休,著名故事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民间文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学科片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学评论》编委。
胡适演讲录 本书特色本书精选了《容忍与自由》等胡适在不同年代发表的演讲共25篇,直接反映了胡适对于新文学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看法和关于历史观、人...
向阳湖文化研究 目录 总序一总序二论坛论“干校文化”“五七”干校述论由“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想到的历史是公正的也是智慧的向阳无湖,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中...
齿留余香忆京城 本书特色 《齿留余香忆京城》是周绍良先生谈饮食文字的结集,本书所谈的饮食,既有《红楼梦》中“食不厌精”的贾府美馔,又有火烧、炸酱面等流行于市井人...
中国古代著名史籍 本书特色 本系列书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余...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2走向民间 内容简介 本书有开胶现象,介意的书友慎重购买。在此提供修复方法如下:·工具: 熨斗一只,现在家里都用蒸汽熨斗,可以用没有蒸汽的...
二十四节气 本书特色 《传统文化随身学丛书:二十四节气》从科普角度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如二十四节气的来源、物候、特征等,并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四季中...
自珍集-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自珍集》是王世襄先生编纂的一册个人收藏品汇集,全称是《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书名寓“敝帚自珍”之意。全书分为古琴、铜炉、雕刻、...
传统文化研究-第17辑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研究(第17辑)》自90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7辑,本辑以七个栏目展现了吴地富於地方特色的文化,对中国博大精深思想...
克里斯托弗·道森(Christopher Dawson, 1889-1970)是20世纪重要的文化哲学家、历史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有人称他为社会学家和宗教哲学...
邵佳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助理研究员。主要兴趣为中国佛教、中国哲学、宗教研究理论及方法等。圣凯,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
从煮海走来:南通盐业史话:上 本书特色 《江海文化丛书:从煮海走来》主要内容包括:刘晏“神盐”救长安、海陵监天下翘楚、日本遣唐使失风长江口、姚氏以盐利接济杨吴南...
听水读钞 本书特色 《听水读钞(精)》,读书笔记集,作者陆灏,共 录包括《装模作样》《咀尔不摇牙》等百篇文章,是 作者从近年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发...
精彩摘录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引自第12页这是个很枯寂的人,一天关在房里,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
中国方术史话-中国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读本:中国方术史话》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方术史话-中国读本 目录 导言 揭开古老方术的神秘面纱**章 先秦...
星学宝典——《天官历书》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司马迁——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从“日出而作”到“观象授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诞生、由“君不告朔”到...
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不單只有雙眼可以見到的現實,深藏在眼裡所沒見到的現實也可以清晰地浮現上來。這是彷彿可以直接碰觸到我們的心、身體,或者是在我們的深處陰暗處投射...
汉语汉字答问 本书特色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柳诒徵编著的《中国文化史(上中下)》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三编,□□编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
联林撷萃 本书特色 《联林撷萃》:联学文史经典,值得雅士珍藏。对联,义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
现代汉语多音字规范手册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多音字规范手册》(作者李行健、季恒铨、吴承琳、张先声)是“现代汉语规范手册”系列之一,由作者李行健在其《现代汉语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