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千年历史,看清帝国真相
.
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又提供了哪些机遇?突然之间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具有历史学意义。当今世界,美国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威胁。规则由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制定,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只管服从规则就是了吗?还是说存在一种连华府也不得不屈从的统治世界的逻辑呢?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在此书中向我们阐明,帝国如何运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出现过哪些类型的帝国。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千年历史长卷,同时对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出了精湛的剖析。
.
帝国的时代最晚行至苏联解体时似乎已经永远地终结了。按照现在流行的看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国与国之间在诸多领域互赖互存,关系错综复杂,因而帝国的权力扩张已经没有空间了。此外很多人还深信,推行帝国政策从根本上也不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然而这种看法在慢慢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人们看到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屡屡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对盟友一次次蛮横地提出权力要求、施加压力让其追随的时候。而在美国及美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地区,还有另一种呼声也越来越大,那就是美国不但不应一直否定自己的帝国角色,而且为了自己和世界的福祉还应采取攻势来塑造这一角色。
.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提醒我们审视所有这一切,并指出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中问题一般都出在哪里。很多作者和参与讨论的人常常对于帝国的概念和本质,以及帝国政策可能的意义和益处都很不明确。诸如帝国主义和霸权的概念也往往没能做出确切的区分,于是各种误解随之而来。 所以,明克勒,这位曾被《时代周报》称为“不断在转变的一个人的智库”的前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家,首先对帝国的概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 接着对帝国的统治类型进行简明而确切的划分;他通过援引历史上帝国统治的实例分析了帝国秩序的任务和使命,也为读者阐明了帝国究竟因何常常“败于弱者的权力”。
.
明克勒的《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独树一帜,因为他并不仅仅谈论了美国,而且对欧盟这个潜在的帝国也提出了引人入胜的思考。
——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
德国战略学家明克勒写作风格讲求实际,他在这部极有学术抱负的比较学著作中阐明了帝国的世界历史逻辑。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
尽管明克勒的关注点牢牢立足于当今世界,但其《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与其他试析帝国的著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在论证时显示了远大学术抱负,展示了丰富的史学考察。明克勒挑战了关于这一主题的许多评论所特有的“现时论”立场,他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史学之旅,从古罗马与秦帝国这两大“平行帝国”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海洋帝国与草原帝国,再到现在的“美利坚帝国”……这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
——《澳大利亚政治学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明克勒将理论和实证严丝合缝地编织在一起,《帝国统治的逻辑》是一部卓越的史学分析之作。
——《政治研究评论》(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明克勒一个人就是行走的智库。
——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
.
对帝国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考察。
——《论坛》(Tribune)
.
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在史料和政治理论基础之上做出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满足于那些在有关美利坚帝国的日常讨论中已司空见惯的陈词滥调,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
——安德烈斯•费尔埃克(Andreas Vierecke)博士
.
明克勒深入地追溯了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的兴衰沉浮,梳理了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概念范畴,并对当今两大案例做出发人深省的持平之论:美国的帝国命运的矛盾因素,以及步美国后尘的欧盟——虽具有反帝国主义的特征,但出于客观必要将不可避免地采用帝国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秩序和稳定话题成为安全问题的核心,这本书不仅构思精巧、行文优雅,也紧切时代脉搏,或可作为我们重要的指南。
——詹姆斯•高(James Gow),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关于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统治逻辑的最佳著作。实证的广度令人叹服,它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整本书行文雅正,思路清晰。
——约翰•A•霍尔(John A. Hall),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他写的很多书都已成为权威学术作品,比如《新战争》(2002),《帝国》(2005),荣获“莱比锡书展奖”的《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2009),《新德国人》(2016)和《三十年战争》(2017)等,这些著作几乎都曾占据《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数月之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还曾获得过多个学术奖项,包括阿比•瓦尔堡学术奖、弗里德里希•席德尔文学奖、约翰内斯•古腾堡基金会教授席等。
.
【译者简介】
程卫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德、英文自由译者,德语教师。
2012年春节,社科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孟慧英教授带领她的同事和学生,来到吉林省九台市胡家乡小韩屯,对这里的石姓家族龙年办谱烧香活动进行了考察。本考察报告就是这次...
作品目录上 册照片及日记、信函手迹/(1)出版说明【余英时】/ⅰ余 序【余英时】/ⅲ编者序/简体字版弁言/编辑与校订说明
作品目录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 上篇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汪晖 从依附理论到全球体系 陈燕谷 读活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
《你在逃避什么》内容简介: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习惯欺骗自己,来避免暂时的痛苦。也许我们吞下了“都是我的错”“我
[葡]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目前是伦敦Flint Global 的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研究员、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
《牛津通识读本:农业(中文版)》内容简介: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全世界都在使用或传统或先进的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但在城
金·麦夸里 Kim MacQuarrie,作家、人类学家,还是四次获得艾美奖的纪录片制作人。他先后在法国、美国和秘鲁求学,并在秘鲁生活过五年,已经创作了四本关于...
阶级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阶级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阶级的相关性爱到普遍置...
美国文化如何影响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美国文化世界化的历史和原因的梳理,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参照目标,选取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美国文化案例,进行分析,探寻美...
社会交往的窍门 本书特色 传说龙的喉咙以下约直径一尺的部位有“逆鳞”,如果谁不小心触摸到这一部位,必定会被激怒的龙所杀。人与人的关系也一样,不去触及对方的“逆鳞...
《根部之血:美国的一次种族清洗运动》内容简介:种族主义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由此引发的对人类的残害也一直没有消失。获奖诗人、
中国西南民族学和人类学评论第一辑:英文版 本书特色 《中国西南民族学和人类学评论(英文版)》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南民族学和人类学评论第一辑:英文...
词中城市-回望宋朝城市黄金时代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不但有唐帝国称雄于世的盛世,而且就城市的发展而言,还有宋朝称雄于世的城市“黄金时代”...
《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内容简介:秦朔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政经评论家、资深媒体人,不仅在商界和财经媒体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凝集了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省市同志和有关专家的心血和智慧。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内容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
从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看国军的战斗力北京大学王奇生教授、中科院近史所金以林教授推荐台湾著名近代史学者张瑞德代表作《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编辑推荐:抗...
《单身偏见》内容简介:未婚、离异、丧偶……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正在独自生活。大约三亿单身人口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而这种生活
华人社会学笔记 本书特色 《华人社会学笔记》一书,是龚鹏程先生多篇近似主题文章的合集,主要探究有关华人社会文化的相关问题,如:汉字繁体、简体的利弊,台湾、香港、...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对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为依据,试图描绘出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0年间,教育政策变迁及其形成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