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领域首席科学家、原国家高技术(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组组长袁建平专文推荐
★ 郑永春、毛新愿、大卫 · 布林等中外著名学者专家倾情推荐
★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克里斯托弗·万杰克又一力作
★ 系统地回答了人类要想在月球、火星、小行星、木卫四、土卫六……这些星球上定居,将要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人类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
★ 人类探索太空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马克 · 沃特尼能靠种土豆在火星上生存吗?宇航员在空间站里为何每天都要锻炼?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待一天需要花多少钱?这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每日电讯报》2020年度推荐图书
——————————————————————
在阿波罗11号登月50多年后,为什么太空中人类的身影如此之少?我们会到达火星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殖民太阳系并前往其他恒星? 本书将直面这些问题。
本书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里斯托弗·万杰克认为,考虑到潜在的科学和商业宝藏,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这一点毫无疑问。其中私营企业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从人类的太空活动中获利。万杰克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地球科学、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自然延伸。他设想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他还建议在火星上缓慢而稳定地建设科学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够允许生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
对奇迹的渴望会带领我们走得很远,但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则需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筹划。万杰克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规划者,他们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为现实。
【美】克里斯托弗·万杰克(Christopher Wanjek)
科普作家、科学记者,曾担任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报道宇宙的结构与演化。先后为《华盛顿邮报》《史密森尼杂志》《天空与望远镜》《天文学》《水星》和《生命科学》等报刊撰稿500余篇。已出版有《这才是医学》《工作中的食物》等作品,其著作已被翻译成近10种语言。
译者
李平
高级工程师、情报工程学学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长期从事航天类科技期刊编辑、航天领域科技信息研究、文献资料翻译以及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史研究工作,曾参与《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阿波罗计划——权威原始资料》等译著的翻译和审校。
审校
王加为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航天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学术翻译工作,主要涉足领域有国防采购、文学评论和语言学。主要译著有《文学论著》《文化...
(展开全部)
实际上1962年11月,肯尼迪本人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对NASA局长詹姆斯·韦伯(JamesWebb)说:“我对太空没那么感兴趣。”而此时距其在莱斯大学发表呼吁1969年底实现人类登月的著名演说不过两个月。这句话说明了他和其他领导人当时对登月计划的真实看法,也暗示了为什么今天没有月球村。我们应当争夺的是地球上的核心地位,因为在肯尼迪看来,登月竞赛显然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击败[苏联],并证明虽然起步晚于苏联数年,但上帝保佑我们超过了他们”。他对韦伯说:“我觉得这件事就是胡闹。”肯尼迪在总统办公室和内阁会议室录制了260小时的秘密录音,甚至连他的助手都不知道,这个胡闹论断正是这些秘密录音的一部分,而我们却以为肯尼迪对登月野心勃勃。这些秘密录音直到2009年才完全公开。苏联人的想法和肯尼迪一样。对于苏联领导人来讲,太空探索只有达到一个目标,才配得上它的巨大开销和重重危险。苏联的目的主要与军事有关:运载火箭可以将货物送入太空,也可以将核弹头运送到全球任何地方。太空竞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基于导弹的核军备竞赛的延伸。打个比方,太空竞赛就是要在更高的地方夺得优势。随着美国击败苏联,实现了人类登月,并且无意在月球上建立军事基地,苏联人也不再有任何理由去追逐月球——美国也没有。
——引自章节:引言发射之前
从历史上看,国家或个人为大型项目提供大量资金的原因有三个:崇拜神或王权,战争,或经济回报的期盼。注意,“我们骨子里就这样”并不在这三个原因之内。
——引自章节:引言发射之前
【作者简介】约瑟夫•C.格鲁(Joseph C. Grew,1880—1965),1932~1942年任美国驻日本大使。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人,出生于1880年。比...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内容简介: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对性别议题的探讨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
视觉创意A-Z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涵盖了众多广告活动、海报、书籍和杂志封面以及插图,海量优秀范例供你参考★ 将灵感转化为创意,...
曾国藩与金陵书局-第一卷 本书特色 冶城山崎岖的小路旁杂草簇簇。人们站在路旁,有的挎着菜篮子,有的扛着锄头,看着马车上的书柜等物品和坐着的读书人,猜测着、议论着...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本书特色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验学派和批...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加拿大华人学者的回顾与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从1996年到2010年,加拿大华人学者在国际英语专业期刊、文集以及中国期刊中发表的专门探讨...
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民主(第三版) 内容简介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在西方往往把字追溯到古希腊。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倾向于认为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并不适合于现代民...
中国人性论史 本书特色 单说一个“性”字,只训信性字的字义,这是语言学上的问题。我所要叙述的“人性论史”,是叙述在中国文化史中,各家各派,对人的生命的根源、道德...
新书--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 本书特色 越早准备规划,越早从容安心 人手**人生防坑指南 1.人人都会老,人人需要未老先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
网络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李文明、吕福玉编著的这本《网络文化通论》以十一章篇幅,分别介绍了网络文化界定,网络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心态,网络文化制度,网...
作者 | 罗纳德·C. 怀特(Ronald C. White)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数百所大学和其他组织,以及葛底斯堡和白宫发表过关于林肯的演讲。他是...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 本书特色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借鉴“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以传统的历史学的方法为基础,综...
当罗伯特·鲁宾在1995年1月一个生气勃勃的庆典上宣誓就职担任美国第七十任财政部长的时候,参加者却只是他的妻子和几位大学同学。但一旦就职典礼结束,他就马上和克林...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是方汉奇编写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私家藏书风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中国藏书史专著提要,始祁氏《澹生堂藏书约》,终今人《浙江藏书史》,凡七十四种有关藏书史之著述,均依向歆遗规,各...
作品目录情定落日桥一个上海男人和一场上海烟花三万英尺情定落日桥网恋就是一场旅行和网络有关的十个爱情片段婚网络时代的爱情十
中国新闻奖-2012年度.第二十三届 本书特色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
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精)》创作于1887年,这是他第一本以歇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作品。这个故事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华生和福尔摩斯相识的经过,...
孔庆东,北大著名教授,著名作家,学者,有多部畅销书出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
专家观点 本书特色 不论新农村还是旧农村,首先我们要确定阶段的问题是什么?是“三农问题”。新一届政府在2004年签发的“一号文件”中,把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