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确定我知道
如何做一个孩子,我知道
如何看着那被冰霜覆盖的树林,
如何活着,保持立定的姿势。”
《不对称》是波兰诗人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全新诗集。本书分为三辑,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本书更多指涉“即兴”与“回忆”,一如既往地在 历史感/现实感与审美要求之间寻求着一种理想的平衡。他的诗歌平静、温和、细致而不失力度,在体量上愈发精粹,内容上却愈见厚重。
【编辑推荐】
★ 离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步之遥的诗歌大师——扎加耶夫斯基全新诗集
★ 备受米沃什、布罗茨基、桑塔格等大师称赞的大师
★ 《不对称》2018年被美国诗人研究院评选为最佳诗集,入围全国图书评论大奖
★ 波兰小说有托卡尔丘克,诗歌则有扎加耶夫斯基
★ 扎加耶夫斯基权威译者、知名诗人李以亮翻译
★ 精美小开本,进口轻型纸,方便携带阅读
【名人推荐】
他有一种特殊的诗歌天赋……(我)喜欢读他的诗:它们具有那种独属于诗歌的特别的欢庆音调。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在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里,诗歌的缪斯清晰而有力地诉说,这样的例子实属罕见;抒情诗女神欧忒耳珀与历史女神克利俄能有如此深入的对话,同样难得。
——约瑟夫·布罗茨基
在这尚且年轻的二十一世纪,喜爱诗歌的读者们真是幸运之至,因为我们有一位诗人与各个时期的要旨完美契合;他的作品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二十一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诗歌得主,马克·多蒂
过去我们有聂鲁达与布罗茨基这两个非比寻常的声音,现在我们有了扎加耶夫斯基,他用纯净、抒情而明晰的诗歌激情澎湃地言说历史和个人的经验。在同为诗人的我看来,他是我们时代里ZUI中肯、ZUI深刻、ZUI有意义的诗人,是如今ZUI为伟大、真实的诗人代表。
——普利策诗歌奖得主 玛丽·奥利弗
在扎加耶夫斯基ZUI好的诗里,他成功将想象空间与经验相连;对他而言,那些在局促、悲伤、喜悦中看到、听到、记住的事物所拥有的力量,与想象出来的事物同样强大。
——科尔姆·托宾
他是我理想中那种令人喜爱的诗人,而不只是好诗人或大诗人。
——黄灿然
老扎的诗是有波兰的精神底色的,能够关心普遍的生存困境,为历史做见证,同时不为政治所裹挟,拥有极高的文学性。他的诗歌从现实出发,但又直击心灵。他有一颗诚实、悲悯、自由的心,所以他的诗歌里有一种召唤的东西。
——黄礼孩
【媒体推荐】
这本诗集中的诗歌并不是纤弱的老朽之音,相反,像扎加耶夫斯基最强韧的那些诗歌一样鲜活而又敏感……《不对称》证明了他一如既往的蓬勃生命力。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
《不对称》中的诗歌,连同扎加耶夫斯基在南方的光与热中的恋爱故事,让人想起从巴赫到查尔斯•帕克的音乐。
——《加拿大犹太新闻报》
我喜欢他的诗歌是因为,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亚当还是坚持认为诗歌应当同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挽歌,以及生命的赞歌。他给了我们,即便不说是疗愈吧,至少是一个能走下去的动力,让我们得以给彼此一个缓刑,一点音乐,一些温柔。
——《耶鲁评论》杂志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将我们带离了那些令感官钝化的日常惯性,带离了一种仅仅是单纯活着的无聊状态。
——《纽约时报书评》
扎加耶夫斯基将过去与当下、庸常与神秘融合在他的语言中……他ZUI好的诗能建立起一种矛盾,ZUI后又能以悖论结尾——哀伤且满含希望。
——《图书馆杂志》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诗给了我们思考不同人类经验的契机……尽管理论家们坚持认为诗歌不再有表达真实的可能,我们都被困在了自我的小世界里濒临窒息,扎加耶夫斯基还是用作品证明了艺术在当下所能取得的成就。
——《旗帜周刊》
【作者简介】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Adam Zagajewski(1945-2021)
波兰著名诗人、作家,“新浪潮”诗歌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无止境》《两座城市》《另一种美》《捍卫热情》《不对称》等。其作品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曾经受到米沃什、布罗茨基、桑塔格等众多著名诗人、评论家和学者的高度赞扬。扎加耶夫斯基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多年以来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2021年3月21日,在克拉科夫逝世。
李以亮
诗人、译者。著有诗集《逆行》,译有扎加耶夫斯基诗文集《无止境》《永恒的敌人》《另一种美》、米沃什日记《猎人的一年》等。曾获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花城翻译贡献奖、“诗探索”诗歌翻译奖、《西部》文学翻译奖等。
醒来吧,我的灵魂。我不知道你在哪里,隐藏在哪里,但是,请你醒一醒,我们还在一起,道路还在我们前面,拂晓明亮的光带将是我们的星辰。
——引自章节:89醒来
有人讲波兰语,有人讲德语,唯有眼泪是世界性的。伤口没有愈合,它们拥有长久的记忆。煤炭一如既往地反光。没有人想死,而生活更加艰难。开太多的陌生性,陌生性并不说话。想象我们到来,仿佛游客,带着行李箱我们继续逗留。我们不属于那个地球,而它胸怀宽广地接纳我们它也接纳你。
——引自章节:19地球
汉语语音史 本书特色 《汉语语音史(精)》是作者王力在《汉语史稿》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一部作品,介绍了研究汉语语音史的一些基础知识,描写了汉语从先秦到现代的音系,...
人工开物-西南民间工艺文化生态 本书特色 《人工开物(西南民间工艺文化生态)》编著者余强、谢亚平本书并不局限于有文献记载的学术史研究的范围,而是以田野调查为重要...
作品目录第六一折 夜战三方,虚危之杖第六二折 偷梁换柱,血涌流斛第六三折 玄嚣八阵,伊梦黄粱第六四折 虎爪催心,春盈喜幛第六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贵州民族学院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洞口赣方言的声母、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情况、古...
三津田信三2001年,曾经担任编辑的三津田信三推出代表作《恐怖小说作家栖息的家》正式出道。2010年以《如水魑沉溺之物》斩获第10届本格推理大奖。其写作风格融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又译为“无形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它是看不见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根基,它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容...
鬼斧神工的巧思之下,竟藏著驚天寶藏——水淨珠的秘密終於解開!只可惜,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肅王意圖顛覆大周的陰謀、墨紫祖輩的恩怨,最終埋於塵土……如今,天下大勢波...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内容简介:本书是研究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必读作品,也是详细阐释深度解释学的力
中国喜歌集 本书特色 周玉波编著的这本《中国喜歌集》**次系统、全面地辑录文献记载与民间流传的喜庆仪式歌谣,为文学、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资料,...
流年市井-第四卷 本书特色 梁思成弟子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为本丛书题字、作序,并热切盼望着本书成书。东方社重点推出。老北京画家方砚从小就“长”在城墙上,画着北京城...
图说冥界鬼神 本书特色 “神祗”泛指天地诸神。神祗崇拜由来已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祗包罗万象,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
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 本书特色 池田大作是当今域外传播鲁迅影响*的人士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在日本接受与传播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日本的&ldq...
岭南名人遗迹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 本书特色 日本学者罕有会得到中国知识人的热烈喝彩的,小森阳一却是个例外。他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
启功全集-第2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
系紧兜裆布-长声闲话 本书特色 《系紧兜裆布》,为《长声闲话》第二册,收76篇。兜裆布即“犊鼻裈”,在中国早已不传,在日本却至今犹见,一句“系紧兜裆布”,颇能为...
茶21席: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坐拥千把名茶壶万片茶砖的“贝勒爷”,花六万块机票钱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名狗安格斯”,患有“习茶强迫症”的外国“茶博士”,午夜两点...
感怀上海 本书特色 《感怀上海》收录了43位作家关于上海的48篇文字。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化地位上和北京并驾齐驱,它们的故事可谓是近现代中国的“双城记”。上海是一...
译理浅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砌体结构的概念、构造、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工程应用及发展方向。全书共分9章,前5章为结构、构造部分,后4章施工部分。结构、构造部...
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 本书特色 《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讲述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认知革命”发生经来,认知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即从基于计算隐喻和功能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