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學角度反思當代民主與社會運動的典範之作
◎特別收錄四篇2009年洪席耶訪臺演講稿:
〈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
本書為法國哲學家洪席耶濃縮其政治美學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廣泛流行的一部作品,問世以來,已成為影響遍及政治學、文化研究、藝術理論、社會運動的必讀書目。
本書提出「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這一概念,更新了人們對「政治」的理解,也重構了「美學」的政治意涵。美學不僅是藝術理論,更關乎政治場所中哪些事物可以被談論、被經驗?哪些人有能力看、有資格說?空間與時間的權利與可能性如何分配?透過對於「倫理體制」、「再現體制」、「美學體制」的分析,洪席耶深入剖析了西方政治的主要思想形態,更為如何開展一種具有行動力、反抗性的激進政治,提供了實質性的方向。
洪席耶本人曾於2009年訪臺,與臺灣學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並舉行四場與本書高度相關的演講:〈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在學術界掀起一股「洪席耶熱」。本書經《文化研究》授權收錄中譯講稿,讓讀者得以感受這位當代哲學大師與臺灣近距離接觸下的火花。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
當代最重要的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生於1940年,與巴迪烏(Alain Badiou)、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等人同為歐陸左翼代表人物。曾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現為八大哲學系榮譽教授。長年往返於大西洋兩岸講學,在法語學界、英語學界均影響深遠。
洪席耶早年師承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但後來兩人對1968年的巴黎學運「五月風暴」看法分歧,並公開決裂,洪席耶獨立進行了一系列對工人運動與勞動階層的研究。1990年代後,洪席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學、美學、藝術哲學領域,其早期代表作《歧義》La Mésentente在1995年出版,引發了學界的高度關注。
洪席耶的思想有其鮮明的時代意識,他強烈關注當代西方的民主危機與人權問題,並在政治哲學與美學之間建立...
(展开全部)
Consequentlythemovementofitsindividualcomponentstowardsautonomyisanobjectivefactofthecapitalisteconomicsystem.Neverthelessthisautonomyconstitutesonlyonepartoftheoverallprocess.Theunderlyingunity,thetotality,allofwhosepartsareobjectivelyinterrelated,manifestsitselfmoststrikinglyinthefactofcrisis.Marxgivesthefollowinganalysisoftheprocessinwhichtheconstituentelementsnecessarilyachieveindependence:'Sincetheydoinfactbelongtogether,theprocessinwhichtheconstituentelementsnecessarilyachieveindependence:"Sincetheydoinfactbelongtogether,theprocessbymeansofwhichthecomplementarypartsbecomeindependentmustinevitablyappearviolentanddestructive.Thephenomenoninwhichtheirunity,theunityofdiscre...
——引自第32页
Photographywasnotestablishedasanartonthegroundsofitstechnologicalnature.Thediscourseontheoriginalityofphotographyasan‘indexical’artisveryrecent,anditislessapartofthehistoryofphotographythanofthehistoryofthepostmodernreversaltoucheduponabove.Furthermore,photographydidnotbecomeanartbyimitatingthemannerismsofart.BenjaminaccuratelydemonstratedthisregardingDavidOctaviusHill:itiswiththelittleanonymousfishwifefromNewHaven,notwithhisgrandpictorialcompositions,thathebroughtphotographyintotheworldofart.Likewise,itisnottheetherealsubjectmatterandsoftfocusofpictorialismthatsecuredthestatusofphotographicart,itisrathertheappropriationofthecommonplace:theemigrantsinStieglit...
——引自第33页
战争、贫困、腐败、疾病……非洲问题从何而来?熬过了混乱期的非洲,该如何摆脱殖民主义的梦魇,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合作伙伴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
苏瑾:供职于《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入职场十余年,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情场,她都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是京城白领和基层女性崇拜的畅销书专家,其代表作有《90天修炼...
一本“独异之书”一次哲学家与建筑师的智性交锋一场建筑与城市的哲学会谈,当代建筑界与哲学界最著名的两个“熊孩子”让·鲍德里亚与让·努维尔,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念...
董子亮临证捷钥 本书特色 本书为北京中医医院杏林名医董子亮的临证经验的总结,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他行医40余年的经验及心得。全书分为三章。**章为临证心得。临...
三天两觉:起点中文网大神级作家,全息光脑游戏小说代表名家。文字风趣,涉猎广泛。主要作品有《鬼喊抓鬼》《贩罪》《惊悚乐园》。写作之余时常在网上直播打游戏,以超淡定...
《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管理全书》内容简介: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已有1.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基
挥别了优雅魅惑的厩户太子、绝代风华的阿里阿德涅“公主”以及命运多舛的米诺陶洛斯,穿越异域时空的列车即将达到终点!纷乱的线索逐渐清晰,被隐藏的真相呼之欲出!原来他...
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本书认识真实的爱因斯坦★英语世界广为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畅销60余年以1954年Ideas and Opinions为底本,收...
解读中国古代建筑 内容简介 简介《解读中国古代建筑》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解读中国古代建筑 目录 **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节 硬山建筑的基本形...
TheOldWifesTalesisacollectionof45shortstoriesthatrangefromtraditionalmysterytale...
How prepared are you when it comes to building network-enabled applications? Thi...
这是1938年一个晴朗的午后,著名小说家圣•约翰•福克斯迎来了一位久违的不速之客——玛丽•福克丝。对于她的突然造访,他全无准备,因为这是个根本不存在的人,是个他...
周振甫先生系中华书局著名编审,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曾参与编辑钱锺书《谈艺录》、《管锥编》和新版《鲁迅全集》等,于学术界颇有声望。其各种古籍选注本皆为业内经典。
吴清忠,著名养生专家;台湾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的专家。曾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机器人研究,在台湾生产力中心推动台湾的工业自动化发展,也曾多年在大型企业任高管...
周时奋:作家,画家,1949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有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发表,屡获全国及省市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屋檐听雨》、《一半秋山带夕阳...
朱迪丝·N.施克莱 Judith N. Shklar (1928—1992)美国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
脊柱畸形外科学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脊柱与脊髓畸形领域的知识,从骨的发育、生物力学、解剖等开始,使读者了解脊柱脊髓畸形的机理及可能致病因素。在此基础上介...
[西班牙]卡门·奇卡(Carmen Chica)曼努埃尔·马索尔(Manuel Marsol)卡门・奇卡(Carmen Chica),图画书创作者,同时致力于写...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第2版) 本书特色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第2版)》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第2版) 目录 **章 概述一、金针菇的分...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题解”中写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