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
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
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彭磊、李静、冯梦波等推荐
————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
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奥利沃·巴尔别里 [摄影家]
你有过瞢忪发呆的时刻吗——忽然忆及很久前的一幕,陷入深深的、长久的发呆,没有思绪,不带情感,只是呆呆“看见”了自己的记忆——这时刻,就是老安的摄影。太动人了。他成功地使观看者忽略,以至不发觉他的照片如何动人,就像照片中的人没发觉他。
——陈丹青 [画家,作家]
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余华 [作家]
老安从来不骚扰他眼前景观,从来不把镜头推得更近,从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现在前。老安总是保持和物象间礼貌的距离,摈弃滥情、摈弃抱怨、摈弃明辨是非,像个过来人,不愤怒、不嘲讽……
——刘小东 [画家]
老安用照相机插入现实的瞬间,可能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瞬间,是一个并不说明什么的瞬间,但就是这个瞬间,可能抽出、保留了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刻的气氛,观者可以据此确认时代。
——顾铮 [摄影评论家]
老安的摄影,宛如契诃夫式的戏剧:散漫,无中心,在一个意义稀薄的日常空间里,重要性大致相当的主人公们微弱地行动着,无所事事,波澜不惊,却在剧终,一切富有韵律、貌似熟悉的细节蓦地发生核聚变,轰然达成一个诗意而陌生的象征。
——李静 [作家]
看老安的照片,给我那种小时候在中国到处转悠的感觉,每个地方完全都不一样……这么素、这么平淡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反倒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时髦的感觉。
——彭磊 [导演,音乐人]
老安的照片几乎没有碰出来的东西,里面都有看头。
——冯梦波 [艺术家]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图片及视频摄影家,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中文系。1981年来华短期进修,次年留学复旦,遂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十年代涉足摄影,继而投身视频影像,创作甚多,涉及艺术社会各个方面。
老安深入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进程。他与林兆华、李六乙等戏剧导演合作,以多媒体艺术介入剧场;与宁瀛、郭宝昌、彭磊等合作摄制电影,与徐星等合作拍摄纪录片,并借库奈里斯来华举办展览之际,拍摄纪录片《库奈里斯在北京》;采访王小波、韩寒、孙甘露、汪建伟等作家艺术家;与吴蛮合作,以视频记录中国当代民间音乐;还创作影像装置作品,参与当代艺术展览……
在意大利与中国、中国与世界之间,在从前与未来之间,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饰的照片与视频,不断提问,不断寻求答案。
病我没时间生病。不过,大陆电视剧里,人的身体都很脆弱,老生病。丈母娘们和婆婆们经常晕倒,新娘们也如此。男人们最多是醉倒或被打残。最常见的镜头是从高挂的药瓶开始,顺着点滴管慢慢下来,一直摇到病人苍白的脸上。第二常见的是从心电图仪摇到半死的病人身上。第三是一大帮急得要死的医生、护士及亲朋好友们一起哭着喊着地推病人平车。其他方面例如排队、挂号、办卡、充卡、刷卡、登记、付押金、电梯已坏、医生下班、病房已满、病例已丢等镜头一般都会被省略掉的。毕竟,谁不知道这些呢?
——引自章节:气呼呼的小词典/老安(AndreaCavazzuti
厕所外媒来华采访大多数挺孙子,满脑子成见,有眼无珠,跟他解释半天也听不进去。不过,有时乱中有序,毕竞是另外一种视角,咱也不应该彻底拒绝他人的道理。这回是来找旧式公共厕所,里边一长条便槽、无间隔板、臭烘烘的那种。其实人家也没啥恶意,只想通过一段逗笑视频来说明中国人对隐私的态度。我就要偷拍主持人蹲在那儿,跟其他的“便客”瞎聊天。外面一位老环卫工一直看着我们忙乎,让我稍有点紧张。后来老头儿明白了是在拍片子,也不二话拿了一把扫帚到里面认真地扫地。扫完了问我们光线暗不暗,我脸红了说有点暗,他就到厕所后面找电柜给我们开了灯。我非常感动,而且为我刚才鬼鬼祟祟的态度感到羞耻。…意识形态是双刃剑,经常让人忘记本分、锐化矛盾、寻衅滋事。下午的环卫工能感动世界建设中华,是个可爱本分的正常人。我、外媒导演、主持人和那位小伙子都是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变态人物。
——引自章节:气呼呼的小词典/老安(AndreaCavazzuti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杨照,历史学家,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兼修考古学和人类学,入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所,为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师从张光直先生和杜维明先生,研究...
刘慈欣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作品蝉联1999 年——2006 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
李寅,男,1965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研究员。现任唐山市政协清东陵博物馆副馆长,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考古系硕士生...
易水学派医案(四)-中医古籍基案辑成-8 本书特色 《易水学派医案(四)》内容简介: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出生于医学世家,曾供职于太医院,嘉靖年间晋升为院使。薛己继承...
ファン垂涎の幻の逸品「武井武雄のイロハカルタ」を完全復刻。冬号よりセレクトした名作Bookと、一家で遊べるレトロなカルタ
《做一个幸福的职业女性》内容简介:对于女人来说,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都宛如一场战役,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和斗争,要想身在其
王繼湖北人氏,前三十多年生活在武漢,如今活在重慶也已近三十年了。做過幾年農民,也當過好幾年鋼鐵工人。學生時代基本沒讀過書
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指南 本书特色 《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指南》共分七个部分,即脑卒中基础知识、康复治疗技术、家庭康复、并发症的康复治疗、家庭康复护理及脑卒中的...
李甜甜,专栏作者,资深金牛座。一个理性的矫情者,一个感性的冷眼人。公号:甜秘密(tiantiansecret)。出版有散文集《我的努力让我舍不得亏待自己》。
三三,1991年出生,知识产权律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在读。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花城》《收获》《钟山》等刊。曾获2020年...
《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介绍灵魂信仰是人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一种错误认识和幼稚经验的产物。灵魂信仰的许多古老的因子至
《“传奇”传统与20世纪中国小说》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着“传奇”的核心概念,爬梳剔执,穷原竟委,得出了“传奇叙事作为一种特殊的
姜安:1950年3月21日生于辽宁抚顺,1969年入伍,197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解放军壮族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甘肃藏学研究会理事。一级作家,...
Discover the latest innovations in tiny space design in this lush compendium in ...
刑事和解 目录 序/1**章刑事和解概述/1**节刑事和解的概念/1第二节刑事和解的性质/20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23第二章刑事和解的功能和价值/30**...
作品目录第一章 冲突的原因 第二章 哥白尼学说的革命 第三章 进化 第四章 魔鬼学与医学 第五章 灵魂与肉体 第六章 决定论 第七章
作者简介威廉二世(1859—1941),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见证了普鲁士的崛起、德国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1918年,德国发生革命...
采油机械 本书特色 本书是根据原石油工业部中专《采油机械》、《石油矿场机械》教学大纲,为满足石油中专石油矿场机械、石油开采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力求简明、...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是魏晋时期儒道兼修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和炼丹家,被同时代的干宝(《搜神记》作者)誉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