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
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
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彭磊、李静、冯梦波等推荐
————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
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奥利沃·巴尔别里 [摄影家]
你有过瞢忪发呆的时刻吗——忽然忆及很久前的一幕,陷入深深的、长久的发呆,没有思绪,不带情感,只是呆呆“看见”了自己的记忆——这时刻,就是老安的摄影。太动人了。他成功地使观看者忽略,以至不发觉他的照片如何动人,就像照片中的人没发觉他。
——陈丹青 [画家,作家]
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余华 [作家]
老安从来不骚扰他眼前景观,从来不把镜头推得更近,从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现在前。老安总是保持和物象间礼貌的距离,摈弃滥情、摈弃抱怨、摈弃明辨是非,像个过来人,不愤怒、不嘲讽……
——刘小东 [画家]
老安用照相机插入现实的瞬间,可能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瞬间,是一个并不说明什么的瞬间,但就是这个瞬间,可能抽出、保留了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刻的气氛,观者可以据此确认时代。
——顾铮 [摄影评论家]
老安的摄影,宛如契诃夫式的戏剧:散漫,无中心,在一个意义稀薄的日常空间里,重要性大致相当的主人公们微弱地行动着,无所事事,波澜不惊,却在剧终,一切富有韵律、貌似熟悉的细节蓦地发生核聚变,轰然达成一个诗意而陌生的象征。
——李静 [作家]
看老安的照片,给我那种小时候在中国到处转悠的感觉,每个地方完全都不一样……这么素、这么平淡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反倒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时髦的感觉。
——彭磊 [导演,音乐人]
老安的照片几乎没有碰出来的东西,里面都有看头。
——冯梦波 [艺术家]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图片及视频摄影家,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中文系。1981年来华短期进修,次年留学复旦,遂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十年代涉足摄影,继而投身视频影像,创作甚多,涉及艺术社会各个方面。
老安深入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进程。他与林兆华、李六乙等戏剧导演合作,以多媒体艺术介入剧场;与宁瀛、郭宝昌、彭磊等合作摄制电影,与徐星等合作拍摄纪录片,并借库奈里斯来华举办展览之际,拍摄纪录片《库奈里斯在北京》;采访王小波、韩寒、孙甘露、汪建伟等作家艺术家;与吴蛮合作,以视频记录中国当代民间音乐;还创作影像装置作品,参与当代艺术展览……
在意大利与中国、中国与世界之间,在从前与未来之间,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饰的照片与视频,不断提问,不断寻求答案。
病我没时间生病。不过,大陆电视剧里,人的身体都很脆弱,老生病。丈母娘们和婆婆们经常晕倒,新娘们也如此。男人们最多是醉倒或被打残。最常见的镜头是从高挂的药瓶开始,顺着点滴管慢慢下来,一直摇到病人苍白的脸上。第二常见的是从心电图仪摇到半死的病人身上。第三是一大帮急得要死的医生、护士及亲朋好友们一起哭着喊着地推病人平车。其他方面例如排队、挂号、办卡、充卡、刷卡、登记、付押金、电梯已坏、医生下班、病房已满、病例已丢等镜头一般都会被省略掉的。毕竟,谁不知道这些呢?
——引自章节:气呼呼的小词典/老安(AndreaCavazzuti
厕所外媒来华采访大多数挺孙子,满脑子成见,有眼无珠,跟他解释半天也听不进去。不过,有时乱中有序,毕竞是另外一种视角,咱也不应该彻底拒绝他人的道理。这回是来找旧式公共厕所,里边一长条便槽、无间隔板、臭烘烘的那种。其实人家也没啥恶意,只想通过一段逗笑视频来说明中国人对隐私的态度。我就要偷拍主持人蹲在那儿,跟其他的“便客”瞎聊天。外面一位老环卫工一直看着我们忙乎,让我稍有点紧张。后来老头儿明白了是在拍片子,也不二话拿了一把扫帚到里面认真地扫地。扫完了问我们光线暗不暗,我脸红了说有点暗,他就到厕所后面找电柜给我们开了灯。我非常感动,而且为我刚才鬼鬼祟祟的态度感到羞耻。…意识形态是双刃剑,经常让人忘记本分、锐化矛盾、寻衅滋事。下午的环卫工能感动世界建设中华,是个可爱本分的正常人。我、外媒导演、主持人和那位小伙子都是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变态人物。
——引自章节:气呼呼的小词典/老安(AndreaCavazzuti
本書分為〈愛情的祭壇〉〈心中的波動〉〈女人的花冠〉〈情人的舌頭〉〈那一段天涯路〉〈同學這東西〉〈有一點恨你〉七章。〈愛情的祭壇〉——愛情有時候就像一種宗教,它不...
王小波,当代著名小说家、思想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学生,后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
急症超声诊断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为临床服务角度出发,以作者从事超声影像学的多年经验为基础,参考各学科专业书籍精心编写而成,它以典型的病例资料展示了各系统急症的超...
《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后续之作。是一部关于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难得的取得全胜的攻坚战的微观战史。全书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
M·斯科特·派克,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他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
李峰,陕西宝鸡人。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
美国法律概况 本书特色 几乎每个工作日,美国各地的法院都在做出裁决。整体上来说,这些裁决影响到成千上万的人。有些裁决只对某一特定诉讼的当事人产生影响,而一些针对...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章 空间要素空间是由物体所创造建筑的内涵中间区域虚空与遗弃周围空间的动力第二章 垂直与水平不对称的空间适应
基层司法-在探索.实践与争鸣之间 内容简介 2007年春节,我拜读了李广湖院长的力作《基层司法——在探索、实践与争鸣之间》。当看完*后一篇时,我似乎已感受到了中...
不经语,留德硕士,江城人氏。顾名思义,不经之语,不敢以闻。喜欢馄饨、云吞、抄手、水饺,以及边看鬼片边写文。欣赏能够冲击心灵的文字,并且尝试将这种嗜好赋予笔端,试...
【内容简介】本想学习驯鹰却被鹰驯服、从猎鹰身上感受到自由与责任感的摄影师何婷,长久在外创业、借弟弟结婚的机会重新适应自己家人的柳毅,用写日记和与少年时朋友见面的...
EddieKuceraisborntwomonthsafterthedeathofhisimmigrantfather,whowaskilledintheChe...
关于奥美集团自1948年大卫·奥格威创办奥美以来,奥美就不断地创作具有标志性及文化变革性的作品。如今,奥美是一个提供整合营销方案的全球创意网络,在全球83个市场...
威廉森·默里,1880年12月1日-1966年1月7日是一名获取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澳大利亚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通常被描述为大英帝国获得最高荣誉的陆军...
Haveyoueverponderedwhysometroubledmarriagessucceedwhileotherseeminglyfairytale"m...
重构诉讼体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
瑛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十余部,长篇小说《婚刺》荣获第十五届小说月报百花文艺奖。代表作有《爱了散了》《宝贝战争》《重返爱情》《老公的秘密》《非常家...
作品目录导读:当代波兰剧作家的表演——造物的状态 母亲 婚礼 人生档案 探戈 · · · · · ·精彩摘录算了吧!空虚和荒芜在我
儿岛襄,昭和二年(1927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院。曾任日本共同通讯社记者,日本著名历史学者、战史研究家。以擅长写战争史和军事题材的历史著作著称,主...
救荒本草校注 目录 校注说明凡例重刻《救荒本草》序《救荒本草》序《救荒本草》总目《救荒本草》(上卷)目录《救荒本草》(下卷)目录卷一(原卷上之前草部(二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