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文学选以个性化选本著称。虽然大多数选本都冠以学会主编的头衔,但实际编选都是在当今文坛颇具影响的专家、新锐评论家,如谢有顺、洪烈山等。编选中坚持了三个原则:广泛阅读,精中求精;以质取文,不以人取文;题材多样。因此,这是真正的民间选本,坚持人性化,显示了公正,公平,重文的特色,独立于年选之林。
2004年度选本一如既往,坚持了上述原则,保持发扬了个性特色,各种体裁的选文字多姿多彩,内容丰富,言之有物;思想上有深度;艺术上有追求,有创新,是值得阅读,珍藏的好选本。
傅溪鹏,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9-196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在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国家体育委员会、国家安全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国家机关工作过,任过《报告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常务副总编、《中国艺术报》副总编等职务。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78年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60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评论等作品,先后结集出版26部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主编与他人联合主编了五六十本报告文学集。
历代名家精选集--李贺集 目录 前言编年诗白门前梁台古愁美人梳头歌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选四) 出城昌谷读书示巴童巴童答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野歌自昌谷到洛后门高...
《探秘:看见生物多样性》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能发现动物“超能力”、了解奇奇怪怪的自然知识的有趣小书:谁是动物界的“强大脑”?
当代诗 内容简介 《当代诗》第二辑刊发了50、60、70、80年代出生的二十余位诗人的*新诗作,一位诗人的访谈,一位汉学家所写他眼中的中国当代诗发展状况的文章,...
国宴与家宴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童年的追忆,是对那个年代的怀念(抱歉,作者不愿意说它是对母亲的怀念,他怎能用这样微薄的书写来怀念她?)。那样围绕着一个厨房或一张餐...
枪挑紫金冠-笔会文粹 本书特色 《枪挑紫金冠:笔会文粹》由文汇报笔会编辑部编著。《枪挑紫金冠:笔会文粹》既有黄永玉、朱正、乐黛云、王蒙、邵燕祥这样的老名家,又有...
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 本书特色本书在海内外首次依据艺术开掘上的独创性、风格流派上的代表性、艺术影响上的广泛性三个标准对在华人文化圈和其他文化圈中产生了极大影响的...
薄伽梵歌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中的一部分,为古今印度社会中家喻户晓的梵文字教诗,被誉为印度宗教圣典。今天阅读毗耶娑的《薄伽梵歌》,可以...
战争中的飞行员 本书特色 以一次特殊的自杀式的飞行任务展开叙述了作者在二战期间琐碎的回忆。主人公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炮火交织中陷入绝望又重新向往生机,*终在璀璨...
“情迷张爱玲”-张爱玲的广告世界 本书特色 该书带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张爱玲世界。关注张爱玲,说到底是关注她和那个时代的命运。有多少我们尚不清楚细节,有多少张迷尚未...
想一想.死不得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曹启泰先生一次独特的旅行故事。这本书前半部记录了曹启泰美国之旅的丰富际遇及感想,后半部曹启泰则用他一贯的语带机锋,侃侃而谈他...
团购: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林海音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
冯梦龙代表作--喻世明言 内容简介 《喻世明言》共四十卷,从各个不同的社会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真实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
最年华:我们一起去打工 本书特色 《*年华:我们一起去打工》收录了六十多篇文章,全都出自大中学生之手,有写**次做推销的,有写去远方工厂打工的,有写做家教的,也...
《中国经济安全年度报告:监测预警2018》内容简介:本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之一。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安全问
余中先译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余先生,您是大诗人克罗代尔的研究者和译者,同时还是钱拉·德·奈瓦尔研究者和译者。除了这两位,您还曾翻译过许多风格不同的作家,如米歇尔...
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 本书特色 《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由知识出版社出版。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 内容简介 此书系作者的随笔结集。内容由“...
双X档案 内容简介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树喜经过20余年调查研究,揭开了“阿波丸”沉船事件之谜,并发现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在“阿波丸”的重要线...
莱蒙托夫全集1 本书特色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重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现代化经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运作机制、价值追求,分析中国
大家小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