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全球化、城市化、人口与传染病的关系,以及瘟疫周期是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从而引发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把握瘟疫周期的规律,如何赢得未来。
几千年来,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一直受到传染病的很大制约。在大部分时间里,人类对待瘟疫的普遍做法是隔离和封锁,除此之外束手无策。因此瘟疫周期给人类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且影响了文明兴衰的周期和节奏。
但过去200年史无前例的卫生和医疗革命,一定程度上让人类摆脱了瘟疫周期的制约,带来了一个城市化、全球化和拥有巨额财富的世界。人口膨胀和全球贸易等因素让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便捷的交通和高度的城市化也让人类在面对新的瘟疫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堪一击。所以,加快研制和接种疫苗、加强全球合作等,将变得刻不容缓。
现在以及未来,循环往复的“瘟疫周期”还会发生,人类如何破解和应对,仍是当下面临的全球问题。
本书横跨历史、经济和公共卫生领域。在全球后疫情时代,面对周而复始的传染病循环,本书的研究不但引人入胜,亦恰逢其时。
--------
看点:
瘟疫周期如何影响经济周期?
全球化、城市化、人口与传染病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如何把握瘟疫周期的规律,赢得未来。
迈克尔·克雷默、福山、平克等隆重推荐。
为企业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析视角。
瘟疫周期在古代和现代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博弈关系。在古代,瘟疫和人类的博弈主要表现在瘟疫和人口、经济的关系,瘟疫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造成很大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致命的,甚至会导致某一地区大部分乃至全部人口的消亡,瘟疫比战争和饥荒对人口造成的影响都要大,这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相似,人口和城市的规模一直受到传染病的很大制约。
在现代,瘟疫和人类的博弈主要表现在瘟疫和医疗水平、经济的关系,伴随着医疗卫生革命的发生,瘟疫基本不会造成大规模人口消亡,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已经站不住脚,但瘟疫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冲击很大,可以断定的是,瘟疫还会继续降临,在未来,医疗、经济与瘟疫的不停博弈,造成新的循环往复的“瘟疫周期”。
以上更简单直观的总结就是,古代瘟疫周期: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瘟疫爆发→人口下降→经济衰退→瘟疫消失→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瘟疫爆发……现代瘟疫周期:卫生革命→瘟疫爆发→经济衰退→疫苗对抗→瘟疫消失→经济复苏→瘟疫爆发→经济衰退→疫苗对抗……
作者肯尼是卫生和经济领域专家,作者在2015年就准备本书的写作,这不是简单的为切合热点而生的图书,在全球疫情不断升级的当下,在后疫情时代,作者“瘟疫周期”概念的提出,以及对瘟疫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本书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本书好评如潮,获得了来自迈克尔·克雷默、福山、平克等专家学者的隆重推荐:
这本书为企业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析视角。
——迈克尔·克雷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让人欲罢不能……为疾病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宏伟的视角。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
瘟疫不止是当下的重要话题,也是上下五千年的重要话题,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全球瘟疫的历史背景和全貌。
——斯蒂芬·平克,心理学家、作家、科学家,《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瘟疫周期》是年度推荐图书……如果你想了解当前的新冠肺炎危机,也想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那就读读这本书吧。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作者
肯尼写出了一篇包罗万象但又简明易懂、可读性强的故事,探究了人类与疟疾、天花、霍乱和冠状病毒等致命病原体之间旷日持久、你死我活的斗争。
——蒂莫西·温加德,《蚊子》作者
本书以理服人……肯尼提醒我们,能令我们人类反目成仇的唯有传染病,而能令我们人类团结一心的,也唯有传染病。
——凯尔·哈珀,《罗马的命运》作者
从本书中,你还会看到:
在古代,瘟疫比战争和饥荒加起来造成的人口死亡都要多。但在当代之前,人口规模从未超出地球环境承载能力。
狩猎—采集时代,地广人稀,所以传染病无法成为死亡元凶。
城市化、全球化导致了疫病全球大流行。
直到几十年前,大部分人都还活不到死于心脏衰竭的年纪,而是会被各种传染病击倒。
20世纪以前的医生为改善病人身体状况所做的努力,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
疫苗、科技和公共卫生的发展有效延长了人类寿命。
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已经从1870年代的不足30岁,提高到今天的70岁以上。
现在全球两大致死元凶是心脏病和癌症。
但滥用抗生素、开发生化武器、反疫苗运动等,也成为现在令人不安的一种趋势,对于这些如此紧迫的重要问题,本书是很有价值的读物。
作者介绍:
[美]查尔斯·肯尼(Charles Kenny),是全球发展中心的作家兼研究员,曾致力于全球卫生政策改革、联合国维和及打击国际金融腐败等工作。此前他作为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工作了十五年,走遍全球各地,巴格达、喀布尔、巴西利亚和北京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他在剑桥大学获得历史学学位,发展研究学博士,并拥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著有《瘟疫周期》、Getting Better: Why Global Development Is Succeeding and How We Can Improve the World Even More和The Upside of Down: Why the Rise of the Rest Is Great for the West等作品。
译者介绍:
舍其,译者、作家、教育...
(展开全部)
过去两个世纪,全世界在对抗传染病方面做出的共同努力——包括洗手、建立下水道系统,也包括使用青霉素、免疫接种和蚊帐——让数十亿人免于过早死亡,也让另外数十亿人不用遭受发育迟缓、疼痛、瘫痪、失明或一辈子都要反复发烧的痛苦。200年前,新生儿几乎有一半会在5岁前死去,死因主要是传染病。而今天,这个数字不到二十五分之一。过去这些年,我们也跨越了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全世界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首次超过了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尽管新的流行病(包括新冠肺炎在内)造成了那么多痛苦和死亡,但这些疾病并没有扭转这一趋势。由死于传染病的人数下降造成的变化,和这种人数上升带来的震撼一样巨大——从全球影响力到家庭生活,方方面面都深受影响。特别是,感染风险的降低,让城市化和全球化迈开了步伐。卫生和医疗革命让这些过程如同坐上了火箭,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全球互联的各个城市中。
——引自章节:第一章马尔萨斯的终极武器
这是我们在过去两个世纪与传染病做斗争所取得的进步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方。这些进步所创造的,对新疾病的暴发来说是个完美的环境,而对让这样的暴发造成灾难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来说,也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引自章节:第一章马尔萨斯的终极武器
《互联网金融路线图》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的各种方法,内容涵盖传统金融的思与变、互联网转型
《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内容简介:1592年,一场波及中日韩三国的大战,就在朝鲜半岛开打!丰臣秀
《金融企业数字化中台》内容简介:中台这一概念提出后,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源起于阿里巴巴2015年提出的“大中台小
《海洋中的爱与性》内容简介:和《爱经》比起来,海洋中的性才叫有创意。《海错图》作者张辰亮推荐,美亚年度好书。一半是海水,一
中国改革不可动摇-皇甫平醒世微言 本书特色 《中国改革不可动摇:皇甫平醒世微言》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改革不可动摇-皇甫平醒世微言 目录 以出世之心,为人世...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绝望的时代,过去几十年那些铸就经济增长奇迹的魔法都已失效:"婴儿潮"渐渐老去,全球化已成强弩之末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内容简介:天文历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非常发达,很多发明和创造在当时的世
《C和C++程序员面试秘笈》内容简介:众多高级语言都从C/C++有所借鉴,所以说C/C++的语言基础对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 本书特色 《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揭示的正是斯密在经济伦理这一领域鲜为人知的理论探索,对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斯...
《科创大时代》内容简介:国内首部解决科创领域全线问题的著作,将多位商界精英、创业企业家、知名学者的分享与观点整合于一处,其
《经营方略(升级版)》内容简介:《经营方略》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解题手记。书中内容均节选自宋志平1993年以来的各类讲话讲课、媒体
《杨在纲医学经验集》内容简介:杨在纲教授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知名老专家。秦钟副教授为杨在纲教授高徒,
《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华文化学院、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人类共
《中韩企业社会价值研究》内容简介: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主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怪诞行为学6:非凡的决定》内容简介:想要激励员工,多发奖金和多放假,哪个效果更好?300美元现金和饭后洗碗,哪个更讨岳母欢心
《微心术:瞬间看透人心的艺术》内容简介:本书是哈里•巴尔肯潜心多年的权威之作,结合了他多年的咨询实战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
民国杭州与新式交通 本书特色 杨玄博编著的《民国杭州与新式交通》是“民国杭州研究丛书”之一。新式交通指的是运用近代科技所造就的交通工具,主要分为火车(铁路)、轮...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
《Istio服务网格技术解析与实践》内容简介:Istio是一个开源项目,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和多元化的社区,它的目标是赋能开发人员
《低风险创业》内容简介:一直以来我们可能误解了创业这件事,认为高风险才有高收益,但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善于冒风险,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