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的典范之作。深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史料,描绘地方县衙吏役的日常综合图景,颠覆人们对吏役的刻板印象,从“爪牙”透视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
【图书简介】
书吏和差役,帝国之“爪牙”,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合理性”(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在构建以“爪牙”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对我们深入理解官僚制、国家与社会之关系、话语分析等社会科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皆富有学术启发性。
【图书亮点】
1.“超级教授”黄宗智主编的“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3号图书;
2.徐忠明、赵世瑜、邱澎生、张泰苏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
3.深挖历史细节,还原真实图景。本书深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史料,脉络清晰,论点集中,在零碎散乱、复杂繁多的档案中,尽可能还原历史细节,合理地描绘出一幅清代县衙吏役的日常综合图景;
4.学术价值较高,学术启发性强。在构建以“爪牙”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他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
5.译文反复打磨,力求“信、达、雅”。译者忠于英文原著,将西方一些特有的学术表述做了本土化处理,契合清朝的时代语境,贴近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流畅,为中国法史学作品如何与西方演变做更有效的比较和对比,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6.本书装帧契合本书内容,融合了《点石斋画报》及渝城图—巴蜀衙门局部等元素。书中还从已影印出版的巴县档案选编、官箴书、清末的《点石斋画报》等史料中选取了若干张档案原件照片、书页和图画,并将其作为中译本封面设计的素材与书内的插图,与本书内容相互映照。
【编辑推荐】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学术著作,皆漫画式地将衙门吏役普遍描述为贪腐成性、一心只为追求自身私利之辈,认为这些“为官之爪牙”的小人物在侵蚀着帝国统治的根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展示了与上述刻板形象大为不同的另一幅历史图景。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创制出了并奉行着一些非常精细的惯例、规矩与程序,但这些事实上发挥着行政法律制度之功用的惯例、规则与程序,却不被清代的正式法律所承认,其中一些做法甚至历来被朝廷视为非法并下令禁止。不过即便如此,上述这些惯例、规矩与程序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在弥补着由于缺乏正式规则所造成的空隙。
本书超越那些将衙门吏役简单视为反面人物的刻板印象描述,它不仅在瞿同祖等前辈们所做的先行研究之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学术推进,而且揭示了迥异于马克斯•韦伯所描画的现代西方理性化官僚行政的另一种行政行为模式。
【名家推荐】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以巴县档案为基本史料,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此书的一个耀眼亮点,是以“惯例”为分析工具,考察巴县衙门书吏和差役的人员构成,评估他们的人数与行为,推翻了以往那些印象式的夸张描述。特别是,基于廉洁奉公的高调职业伦理及维护这一伦理准则的律例规定,书吏和差役的定额薪资极低甚至一度被克扣殆尽,办公经费更是严重短缺,从而产生了名目繁多的规费。在清人看来,如果“规费”之外一钱不要,那么就不能算腐败。此书作者认为,吏役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腐败。律例对吏役的规制极为粗略,其所留下的空白,往往由“惯例”来填补。关于书吏和差役的利益分配、内部晋升诸问题,便是由惯例和合约来调整的。这一亮点的启示意义在于,若要理解清代中国的官场运作与民间秩序,则必须关注惯例。此书对吏役之“家族、朋党和派系”的分析,对“权力网络”概念的运用,亦有学术启发意义。
——徐忠明(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虽然中国学者自瞿同祖、缪全吉诸先生以来对明清时期的胥吏有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但《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利用清代中晚期巴县档案为主要材料所做相同主题的研究,将这一群体置于具体的地方情境和日常行政运作的实况之中,使我们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随着近年来清代县级档案的整理出版和各地大量地方文书的搜集与利用,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将会更为丰满、多样和细致。因此,此书无论在具体分析还是在理论讨论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国家设官,以为民也。故凡官与民亲则治,与胥隶亲则否”(光绪《澎湖厅志稿》卷3“职官”),清官与好官必定要“严打”胥吏吗?针对这类指责书吏与差役的传统中国主流政治论述,《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运用详实的巴县档案,矫正了我们习见常闻的惯性思维,并就胥吏如何作为清代政治系统有效运作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借助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的历史社会学理论视野,进行了极有学术意义的对话与发展。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的典范之作,自其出版以来,一直广为学界称誉。该书着眼于清代地方治理的制度结构与社会生态,生动且精准地描述了政府强权与社群自治的互动、交融乃至相互依赖,兼具实证厚度与理论深度。此外,在对县级档案的运用上,该书也是先驱者之一,引领了重大的方法论变革。如今它的中译版面世,对于国内学者来说,是又一次了解、剖析、学习“他山之石”的良机。
——张泰苏(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书简介】
关于作者:
白德瑞(Bradly W. Ree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现为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的法律史和地方政府。出版有专著Talons and Teeth: 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Late Imperial China、Modern China、American History Review、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书评多篇。
关于译者:
尤陈俊,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社会学、法律文化、中国法律史、法学学术史、比较法和法学研究方法论。在《法学研究》,Modern China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
(展开全部)
机械检测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7章:前面6章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上常用的一些传感器,第7章介绍了一种典型的测量机构:三座标测量仪。各章的内容为:第1章概述;第2...
奥维德(Ovidius,公元前43-公元18),古罗马诗人,与维吉尔、贺拉斯等人齐名。年轻时 曾赴罗马学习修辞学,其后在雅典、小亚细亚和西西里等地游历,丰富了他...
北斗斋:手绘插画师,LOFTER知名古风绘师,在古风水彩插画的创作上颇有经验,曾与国内多家杂志社如漫友、花火等合作。
這是一種靈魂的技術、一種煉金術的能量!能夠療癒自身的宇宙、釋放完整的潛能!★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人).李欣頻(作家).呂應鐘(身心靈合醫學教授).周介偉(光中...
•畅销美国30年,顶级广告人的超实用文案秘诀。8种标题、9种特质、11种方法,让你轻松学会文案技巧,像顶级广告人一样写出热卖文案。各行业营销人员、广告人士、淘宝...
徐 铸 成 ( 1907—1991)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1927 年进入国闻通信社从事新闻工作,后在《大公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
内容简介:12岁的德里克希望自己变成熟,但一系列的小意外却让他大受打击:在科学课上解剖青蛙时意外晕倒;为儿童收容所当志愿者
劉靜玲現任台南市社區大學「鄉村生活」、「居家佈置」講師。手藝精巧、擁有三十多年縫紉教學經驗,在「遊細工園」工作室中,同時持續著木工創作與技術傳授。手工藝DIY對...
25週年增訂版為您帶來最新的歐林訊息‧26篇創造金錢練習‧逾130則豐盛肯定語‧全球讀者築夢分享歐林:我的教導在於靈性法則。達本:我的教導在於能量運作。歐林與達...
文竹,管理咨询顾问,企业培训师,青年职场导师和职业发展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学士、工商管理硕士,曾担任跨文化世界500强企业高管16年,并进修过剑桥大学高管教育...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费好几个小时,只为做出这么一块面包?很多人想亲手做面包给家人品尝,却止步于繁复的制作方法。“做出好东西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好面包也是如此”...
"ScrollingthepagesofaHughesnarrativeislikelightingalanternintothedarkestrecessof...
饥饿的毛毛虫,从周一到周日,从一个苹果两个梨……到十种杂食到一大片叶子,最后蜕变成美丽花蝴蝶。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
诊断学基础习题集 内容简介 考试是检测被试者知识水平的主要方法。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世界各国从事医学教育研究的学者将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回忆、解释和问题解决三个层次...
杨早,1995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2005年先后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
世界著名建筑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一幢建筑的内涵其实更为丰富,它的创意、历史和传承,都构成了它的人文内核。可以说,人文是建筑的强大支撑力。世界著名建筑的故事 内容简...
漫游世界建筑群之梦想.仙境 本书特色 《漫游世界建筑群》记录了一场环球之旅,作者丹?克鲁克香克从巴西的圣保罗出发,历经一年到达阿富汗的偏远地带,全程覆盖了世界五...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出身贵族,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去世后,他四处游历并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
《培训师》的主人公从海龟开始,进入跨国公司,最后从事企业内训,直至成为独立培训师的曲折历程,覆盖了众多现代企业雇员的共性
伤寒论纲目 内容简介 《伤寒论纲目》为清代名医沈金鳌撰著。本书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证、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