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的典范之作。深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史料,描绘地方县衙吏役的日常综合图景,颠覆人们对吏役的刻板印象,从“爪牙”透视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
【图书简介】
书吏和差役,帝国之“爪牙”,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合理性”(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在构建以“爪牙”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对我们深入理解官僚制、国家与社会之关系、话语分析等社会科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皆富有学术启发性。
【图书亮点】
1.“超级教授”黄宗智主编的“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3号图书;
2.徐忠明、赵世瑜、邱澎生、张泰苏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
3.深挖历史细节,还原真实图景。本书深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史料,脉络清晰,论点集中,在零碎散乱、复杂繁多的档案中,尽可能还原历史细节,合理地描绘出一幅清代县衙吏役的日常综合图景;
4.学术价值较高,学术启发性强。在构建以“爪牙”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他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
5.译文反复打磨,力求“信、达、雅”。译者忠于英文原著,将西方一些特有的学术表述做了本土化处理,契合清朝的时代语境,贴近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流畅,为中国法史学作品如何与西方演变做更有效的比较和对比,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6.本书装帧契合本书内容,融合了《点石斋画报》及渝城图—巴蜀衙门局部等元素。书中还从已影印出版的巴县档案选编、官箴书、清末的《点石斋画报》等史料中选取了若干张档案原件照片、书页和图画,并将其作为中译本封面设计的素材与书内的插图,与本书内容相互映照。
【编辑推荐】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学术著作,皆漫画式地将衙门吏役普遍描述为贪腐成性、一心只为追求自身私利之辈,认为这些“为官之爪牙”的小人物在侵蚀着帝国统治的根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展示了与上述刻板形象大为不同的另一幅历史图景。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创制出了并奉行着一些非常精细的惯例、规矩与程序,但这些事实上发挥着行政法律制度之功用的惯例、规则与程序,却不被清代的正式法律所承认,其中一些做法甚至历来被朝廷视为非法并下令禁止。不过即便如此,上述这些惯例、规矩与程序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在弥补着由于缺乏正式规则所造成的空隙。
本书超越那些将衙门吏役简单视为反面人物的刻板印象描述,它不仅在瞿同祖等前辈们所做的先行研究之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学术推进,而且揭示了迥异于马克斯•韦伯所描画的现代西方理性化官僚行政的另一种行政行为模式。
【名家推荐】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以巴县档案为基本史料,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此书的一个耀眼亮点,是以“惯例”为分析工具,考察巴县衙门书吏和差役的人员构成,评估他们的人数与行为,推翻了以往那些印象式的夸张描述。特别是,基于廉洁奉公的高调职业伦理及维护这一伦理准则的律例规定,书吏和差役的定额薪资极低甚至一度被克扣殆尽,办公经费更是严重短缺,从而产生了名目繁多的规费。在清人看来,如果“规费”之外一钱不要,那么就不能算腐败。此书作者认为,吏役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腐败。律例对吏役的规制极为粗略,其所留下的空白,往往由“惯例”来填补。关于书吏和差役的利益分配、内部晋升诸问题,便是由惯例和合约来调整的。这一亮点的启示意义在于,若要理解清代中国的官场运作与民间秩序,则必须关注惯例。此书对吏役之“家族、朋党和派系”的分析,对“权力网络”概念的运用,亦有学术启发意义。
——徐忠明(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虽然中国学者自瞿同祖、缪全吉诸先生以来对明清时期的胥吏有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但《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利用清代中晚期巴县档案为主要材料所做相同主题的研究,将这一群体置于具体的地方情境和日常行政运作的实况之中,使我们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随着近年来清代县级档案的整理出版和各地大量地方文书的搜集与利用,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将会更为丰满、多样和细致。因此,此书无论在具体分析还是在理论讨论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国家设官,以为民也。故凡官与民亲则治,与胥隶亲则否”(光绪《澎湖厅志稿》卷3“职官”),清官与好官必定要“严打”胥吏吗?针对这类指责书吏与差役的传统中国主流政治论述,《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运用详实的巴县档案,矫正了我们习见常闻的惯性思维,并就胥吏如何作为清代政治系统有效运作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借助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的历史社会学理论视野,进行了极有学术意义的对话与发展。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一书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的典范之作,自其出版以来,一直广为学界称誉。该书着眼于清代地方治理的制度结构与社会生态,生动且精准地描述了政府强权与社群自治的互动、交融乃至相互依赖,兼具实证厚度与理论深度。此外,在对县级档案的运用上,该书也是先驱者之一,引领了重大的方法论变革。如今它的中译版面世,对于国内学者来说,是又一次了解、剖析、学习“他山之石”的良机。
——张泰苏(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书简介】
关于作者:
白德瑞(Bradly W. Ree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现为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的法律史和地方政府。出版有专著Talons and Teeth: 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Late Imperial China、Modern China、American History Review、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书评多篇。
关于译者:
尤陈俊,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社会学、法律文化、中国法律史、法学学术史、比较法和法学研究方法论。在《法学研究》,Modern China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
(展开全部)
养猪奇招秘术700例 本书特色 《养猪奇招秘术700例》由荆所义、常娟、张春花主编,本书具有以下特点:技术新颖:书中的绝招秘术和经验,都是养猪场和畜牧兽医技术人...
イラストレーター「またよし」2冊目となる画集。同人誌にて発表された作品を中心に、大丸松坂屋「贈り物カタログ」キービジュアル、漫画雑誌「1月と7月」表紙イラストな...
曾彦适医学遗稿 本书特色 《曾彦适医学遗稿》为《健康成都中医药文化系列》之一。书中收集了著名老中医曾彦适的中医临床医案笔记、中医药论述、临床教学资料。这些是一代...
作品目录序第一章 菩提达摩之禅第一节 达摩传与达摩论达摩及其传说 达摩论第二节 达摩与楞伽经楞伽样的传承 达摩与求那跋陀 楞伽
实用临床取穴 本书特色《实用临床取穴》是针灸临床取穴的专门著作,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循经取穴,下编介绍分部取穴,全面系统地论述了362个经穴和52个常用经外奇...
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音乐是如何演变的。——《大西洋月刊》焦亚写过一系列关于爵士乐的书,广受好评,但《变革之声》可以说是他内容涉及最广泛、最具启发性的作品。”——...
【作者简介】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1973—),法国历史学家,巴黎第十三大学当代历史学教授,《思想生活》杂志创办人和主编,“思想共和国丛书...
恽铁樵陆渊雷中医函授讲义全集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恽铁樵陆渊雷中医函授讲义全集 内容简介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
《食帖09:了不起的面包》是食帖品牌的第9本纸质出版物,也或将成为你“真正了解”面包的第一本书。我们寻访了巴黎、伦敦、旧金山、悉尼、东京等地多位知名面包职人,深...
StoriesandRemarkscollectsthebestofRaymondQueneausshorterprose.Theworksspanhiscar...
张乐平,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之父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
谢丙堃,从事 C++ 开发工作十余年,先后在数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 C++ 高级开发工程师、技术专家和技术经理。他也是 C++ 语言的爱好者,热衷于研究 C++...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历史学教授,被《克科斯评论》誉为“科技的桂冠诗人”,2006年荣获美国历史悠久且最富盛名的...
《麦肯锡战略思考力》内容简介:在这本书里,畅销书作家、知名逻辑思考大师西村克己介绍了两方面内容:第一,如何“找出常理以外的
★一代大师的传世佳作,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作品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20世纪末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叛逆”之作,高屋建瓴地“唱唱反调”,...
克里斯托弗•尼罗普,丹麦学者,博士,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以教授浪漫主义哲学著名。《接吻简史》出版后,尼罗普博士因创作此书而享誉一时。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领域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它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
作品目录序章 推理小説を書きだした第一章 男女共学がはじまった第二章 第一の殺人――密室第三章 闇市で少年は遭遇する第四
李学勤,1933年于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先秦历史...
伤寒学派医案-(二) 本书特色 《伤寒学派医案(二)》收录了伤寒学派尤怡、陈念祖、陆懋修、章楠的临证医案,包括选录他人的医案,以医家为纲,以病为目,重新分类,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