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1939— ),享誉国际学术界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微观史学派的代表学者,曾荣获有“欧洲诺贝尔奖”之誉的巴赞奖(Balzan Prize)。先后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等。
研究兴趣从文艺复兴时 期的意大利到近代早期欧洲,著作涉及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领域,高度体现了资料的原始性和方法的原创性。代表作有《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等。
鲁伊
旅居澳大利亚的独立译者。曾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获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届发展中国家科学记者奖及麻省理工学院奈特科学记者奖学金。译作有《蚕丝:钱学森传》《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帆与锚:澳大利亚简史》,《张纯如》一书曾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奖翻译奖。
一些学者:参见M.迪·塞尔托、D.朱利亚和J.雷韦尔的《美女与死人:大众文化的概念》[M.DeCerteau,D.Julia,andJ.Revel,“Labeautédumort:Leconceptde‘culturepopulaire,’“Politiqueaujourd’hui(December1970),pp.3–23,正文中引用的那段话见第21页]。
——引自章节:意大利文版前言
与饥荒时“各种稀奇古怪的根茎”相对的,是富足时所有人一同进食的“美好的白面包”,而后者是“一场盛宴”。“这就像是置身于盛宴”,梅诺基曾经这样谈论过天堂:一场无体无止的盛宴,不复有“黑暗与光明”、饥荒与丰足、大斋节与狂欢节的周期变换。大洋彼岸的安乐乡也是一场恢宏的盛宴。谁知道,梅诺基奥心心念念的那个“新世界”,到底与它有多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呢?不管怎样,他的话语在那一瞬间令深藏不露的各种托邦的大众起源显现出来,无论这些乌托邦是学者笔下的还是民间流传的,而它们常常都仅被视为纯粹的文学实践。或许,那幅关于“新世界”的图景,事实上却拥有一个甚为古老、与关于某个遥远的繁荣时代的神话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内核。换言之,它并未打破那种人类历史周而复始的观点,而在一个目睹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耶路撒冷等众多传奇形成的时代,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观点。这些都是不能被排除的。但依然存在的一个事实是,关于一个更加公正之社会的图景,被有意识地投射到了某个非末世论(noneschatological)的未来中。这不是一个人子(SonofMan)高居云端之上的未来,而是像梅诺基这样的人类一一他曾经徒劳无功地试图说服的蒙特雷阿菜的农民们一通过自己的斗争,成为这个“新世界”的开创者和主人的未来。
——引自章节:第42章 一个“新世界”
《保险法》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分析了保险法的制度基础和理论、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配置、保险合同的效力、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作品目录前言 第一章 统治者与被治者 第二章 明显且即刻的危险 第三章 美国个人主义和美国宪法 第四章 若干反思 译后记 米克尔约
作品目录引言 德尔莫尼科晚餐之会 1 第一章 理想的早期人生(1856—1878) 11 第二章 电动机之梦(1878—1882) 31 第三章
林梅村,1956年4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自1 982年起,每年都到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丝绸之路沿线进行考察,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访古城;同时...
编辑推荐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一种有助达成“大多数人认可的事实”的技术。这与《经济学人》此前将区块链称为“信任机器”的说法有共通之处。作者从“事实...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1904—1986)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
埃贡·席勒(1890-1918),克里姆特的学生。他们师生之间惺惺相惜、互相钦佩与赞赏,在艺术创作上也共同切磋、进步。席勒是分离派的一员,而这一组织正是克里姆特...
弗兰茨·卡夫卡(1883.7.3-1924.6.3)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转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
德鲁克管理学院永久荣誉顾问赫塞尔本、两次入选Thinkers 50的思想家戈德史密斯作品,波音公司与福特公司前CEO艾伦·穆拉利作序推荐,28位领导力大师30次...
意千重從2009年開始創作,天生的寫作好手,短短四年完成六部長篇小說,在大陸各大網站連載,累積眾多忠實讀者及粉絲。
张小娴,香港女作家。19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继亦舒之后,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她的作品善于描写都市的男欢女爱,深受年轻...
* 四对一的阶级社会新结构,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危机* 理论社会学专家桥本健二发出警告: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跌入下层阶级* “无论现在身处哪个阶层,请对阶级...
赵松,1972年生于辽宁抚顺,现居上海。主要作品有《抚顺故事集》《空隙》《细听鬼唱诗:古代志怪小品赏读》《积木书》等。
她是美国第一夫人,却比美国总统的支持率更高;她曾经怀疑政治,最终却为贝拉克•奥巴马的总统竞选拍板,成为丈夫政治生涯的合伙人;她关注不平等和城市发展,在教育、健康...
编辑推荐↓1.“麻烦”的神明,请以命运指引!《当值神明》 揭示幸福的源泉所在。2.书店大奖第2名 ╳ 宫崎本大奖 ╳ 日本治愈系宝藏作家青山美智子治愈力作。3....
Thisgroundbreakingbookisthefirsttoexploretheimplicationsofpostmodernistideasforp...
寺山修司 (Terayama Shuzi,1935—1983),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导演、赌马评论人。被称为怪杰、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前卫艺术家。出生于日本...
晴空蓝兮,典型的射手座,热爱自由,不喜拘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居南方。喜欢有微风的阴天,热烈向往遥远的巴黎,希望终有一天能过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代表作:《良...
徐瑾,青年经济学者、资深财经观察家。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与得到经济学大师课主理人,曾被权威机构评价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青...
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回顾中西医结合五十年的历史,展望中西医结合未来发展前景。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