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经济危机何以成为当今世界秩序的起源?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重磅新作
解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因何不能“再次伟大”
◎ 编辑推荐
★ 本书以1973年为立足点,全景式复盘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50年。深度解析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 的原因。对滞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具有颠覆性。
★ 1973年是一个至关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时刻,那场危机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社会情绪。自此,战后经济奇迹走向终结,经济缓慢增长成为新常态;凭借劳动致富愈发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焦虑情绪全社会弥漫,政治走向极端。1973年可谓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聚焦于此,战后的世界历史将被全面重估。
◎ 名人推荐
“据说,经济史是一门垂死的艺术。好吧,在马克•莱文森手里就不是了。这本关于1948—1973年的光辉时代如何陨落为平庸时代的书,内容全面,巨细靡遗,且极具艺术性和说服力。这是相当大的成就。”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联储前副主席、畅销书《当音乐停止之后》作者
艾伦•布林德
“马克•莱文森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决策者的反应做出了引人入胜的敏锐描述。在战后的繁荣终结于动荡,美国和其他国家极力应对滞胀和失业时,减税和放松管制成了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他们是如何找到出路的?这本恰逢其时的著作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困局。”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美联储经济学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道格拉斯•欧文
◎获奖情况
◆《华盛顿邮报》年度*佳经济学书籍
“莱文森是经济学家,也是记者,他兼有这两种身份的优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大局的理解。”
——《华盛顿邮报》,2016年*佳经济学书籍
◆《战略与商业》年度图书
◎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极端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马克•莱文森,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经济学人》编辑、《新闻周刊》高级撰稿人、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商务高级研究员。著有畅销书《集装箱改变世界》。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20世纪的后5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却见证了遍及大半个地球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奇迹。确保汇率稳定的一系列国际协议被制定出来,国际贸易限制得以放松,向贫穷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领域。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在提高。新的住宅、汽车和消费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触手可及,一系列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计划和私人劳务合同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安全感。即便是亚拉巴马产棉区的佃农和意大利南部的皮革工也能在这场空前的大繁荣中找到前所未有的致富机会。第二阶段,从1973年开始到20世纪末,与上一阶段完全不同。在日本、北美、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热闹的繁荣景象被惨淡经营所取代。国际合作转向了无止境的贸易纠纷、汇率争端和境外投资冲突。各国的白领阶层开始忧心忡忡。蓝领阶层则坐上了经济下滑的过山车。从宾夕法尼亚州希拉河谷的钢城,到日本北部的煤矿区,再到马赛北部的高地,区域经济的崩溃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失。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侵袭着不同的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养老金价值缩水,家庭的积蓄被迅速消耗,单位时间工资的购买能力大幅下降。劳动力短缺变成了失业率高居不下,年轻人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选择做临时的短工。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很难激发起人们乐观面对的勇气。
——引自章节:引言
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将世界经济恢复到其巅峰的状态,这一事实的后果是深远且持久的。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直至进入21世纪,对于政府的怀疑态度始终笼罩着政治生活。由此,福利国家的道路开始碰壁,国家机构开始萎缩,个人不得不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承担更多的开支和风险。
——引自章节:引言
宠物内科疾病 本书特色 《宠物内科疾病》是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
穆里叶·德罗马,法国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司法鉴定人。有二十多年在儿科重症病房的工作经验。著有《住院儿童陪伴》《穿越哀痛的国度——与丧亲青少年交流指南》等专业...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常常要面临来自人或自然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在这些重大挑战交汇的关节点上,人类社会存在多种可能的走向。”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蒙田试笔》是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传世名著。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古老却永远现代。此次新编收录蒙田故居的梁上名言,由梁宗岱女弟子卢岚收集并翻译,对蒙田作品和思...
作品目录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原著者序导 论第一部分:自由的价值第一章 自由辨第二章 自由文明的创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概念与服务(原书第3版)》不仅描述了IMS关键概念、体系结构、主要过程和典型业务,而且针对IMS多媒体电话、IMS语音呼叫连续性、IM...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内容简介 刘渡舟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
《品酒:罗宾逊品酒练习册》:相对于葡萄酒的种类、产地、年代、身份等各样葡萄酒百科知识来说,其实葡萄酒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种可爱的液体,可以给我们的感官带来...
中文系毕业,MBA在读。点对点支援青海藏区孩子民间组织“爱心远征团”创办人。学生时代于学校网站开设小说专栏。2008年曾与朋友赴北川抗震救灾,寒暑假至中国贫困地...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农人家的双胞胎。在父母去世之后,兄弟俩出外谋生。路上他们遇到怪物追赶,只好朝着两个方向逃跑,由此失散……大林向往过安逸的生活,衣食无忧。他在包包...
清穿小說中最堅強的米蟲,不開外掛,依然能震動大清皇朝!網友好評大推中!隨書附贈插畫天后游素蘭繪製精美小海報!愛看書的宅女程美好一覺醒來,竟然穿越時空到了清朝,成...
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 本书特色 王坤山、吴立祥、仝选甫、周国秀主编的《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共分三篇二十八章,论述临床常见皮肤病220余种。**篇共三章,其中既有祖...
“我不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我说的每句话,我做的每件事,跟我谈话的每一个人,我的一切创意,我的爱情和友谊的表达,这所有一切都被记录。”——爱德华•斯诺登★关于斯诺...
李鹏论三峡工程 内容简介 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李鹏论三峡工程》收录了作者李鹏在1984年至2010年间,关于三峡工程的报告、讲话、谈...
热处理操作简明手册 本书特色 本手册是基于我国热处理行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现状而编写的。内容全面,并尽量采用图表的形式对热处理工艺过程及操作技能进行归纳...
Whilethestoryof"HENRY"isnotintendedtoconvert,norotherwiseswayanydisbelieforanony...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Friedman)代表作《資本主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這是一本沒有數學符號、沒有任何...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
没有客户,谈何销售?客户是营销的源泉,销售员永远要牢记:赢得新客户,留住老客户,销售永不愁。开发新客户,困难重重,却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