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经济危机何以成为当今世界秩序的起源?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重磅新作
解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因何不能“再次伟大”
◎ 编辑推荐
★ 本书以1973年为立足点,全景式复盘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50年。深度解析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 的原因。对滞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具有颠覆性。
★ 1973年是一个至关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时刻,那场危机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社会情绪。自此,战后经济奇迹走向终结,经济缓慢增长成为新常态;凭借劳动致富愈发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焦虑情绪全社会弥漫,政治走向极端。1973年可谓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聚焦于此,战后的世界历史将被全面重估。
◎ 名人推荐
“据说,经济史是一门垂死的艺术。好吧,在马克•莱文森手里就不是了。这本关于1948—1973年的光辉时代如何陨落为平庸时代的书,内容全面,巨细靡遗,且极具艺术性和说服力。这是相当大的成就。”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联储前副主席、畅销书《当音乐停止之后》作者
艾伦•布林德
“马克•莱文森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决策者的反应做出了引人入胜的敏锐描述。在战后的繁荣终结于动荡,美国和其他国家极力应对滞胀和失业时,减税和放松管制成了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他们是如何找到出路的?这本恰逢其时的著作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困局。”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美联储经济学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道格拉斯•欧文
◎获奖情况
◆《华盛顿邮报》年度*佳经济学书籍
“莱文森是经济学家,也是记者,他兼有这两种身份的优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大局的理解。”
——《华盛顿邮报》,2016年*佳经济学书籍
◆《战略与商业》年度图书
◎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极端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马克•莱文森,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经济学人》编辑、《新闻周刊》高级撰稿人、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商务高级研究员。著有畅销书《集装箱改变世界》。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20世纪的后5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却见证了遍及大半个地球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奇迹。确保汇率稳定的一系列国际协议被制定出来,国际贸易限制得以放松,向贫穷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领域。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在提高。新的住宅、汽车和消费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触手可及,一系列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计划和私人劳务合同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安全感。即便是亚拉巴马产棉区的佃农和意大利南部的皮革工也能在这场空前的大繁荣中找到前所未有的致富机会。第二阶段,从1973年开始到20世纪末,与上一阶段完全不同。在日本、北美、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热闹的繁荣景象被惨淡经营所取代。国际合作转向了无止境的贸易纠纷、汇率争端和境外投资冲突。各国的白领阶层开始忧心忡忡。蓝领阶层则坐上了经济下滑的过山车。从宾夕法尼亚州希拉河谷的钢城,到日本北部的煤矿区,再到马赛北部的高地,区域经济的崩溃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失。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侵袭着不同的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养老金价值缩水,家庭的积蓄被迅速消耗,单位时间工资的购买能力大幅下降。劳动力短缺变成了失业率高居不下,年轻人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选择做临时的短工。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很难激发起人们乐观面对的勇气。
——引自章节:引言
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将世界经济恢复到其巅峰的状态,这一事实的后果是深远且持久的。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直至进入21世纪,对于政府的怀疑态度始终笼罩着政治生活。由此,福利国家的道路开始碰壁,国家机构开始萎缩,个人不得不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承担更多的开支和风险。
——引自章节:引言
凝陇某省级三甲医院的小医生,麻醉专业。喜欢文字,向往自由,最大的心愿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曾凭借《花重锦官城》一文荣获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网络作家”(玄幻...
Susan Lammers现居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手机应用开发公司Flying Sofa的合伙人,也是风险投资资助的创业公司Headbone Interacti...
日高ショーコBL作家,2004年起開始活躍於商業作品。代表作:「憂鬱之朝」、「等待花開時」等書。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
历史卷.上-中国针灸交流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分为9卷,由《历史卷·上》《历史卷·下》《临床卷·上》《临床卷·下》《针法卷》《科研卷》《教...
金荷娜韩国新秀作家,擅长凭借细腻的事物观察力、平淡的笔调还原最真实的生活切片。出生于韩国釜山海云台,19岁来到首尔之后体验了各种居住形式。和黄善宇一起生活后,她...
真图实例话质量 本书特色 为了更好地指导工程建设管理和质监人员开展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细化水平,根据多年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验,空军工程环境质...
明晓溪,当代女作家,武汉大学硕士。代表作品有《旋风少女》、《明若晓溪》、《泡沫之夏》、《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第一夜的蔷薇》等,春风文艺出版社已出版明晓溪旋风百草...
陈慧,原籍江苏如皋,做过裁缝,开过日杂店。现定居浙江余姚,混迹菜市场十六年,摆摊之余写作。出版有作品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
没有几个美国人,能像戴维·葛根一样,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近距离观察总统领导力的跌宕起伏,从尼克松到克林顿,从水门事件到白水事件,一一见证。作为这四位共和党和民主党...
從現代殺手穿成個小孤女,再搖身一變為官家千金……哎!殺人什麼的她很在行,可要在這高門大戶裡鬥心機、玩手段、講計謀,她真的真的是一片白紙──沒經驗啊!隨著「半路相...
Whenawidowtriestocollectonherinheritance,herlatehusbandsfamilyisunpleasantlysurp...
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 本书特色 1. 美国亚马逊网站全好评;2. 英文版2012年4月一经出版,立即在国内微博上得到一致好评;3. 内容同通俗易懂,全部针对当下可...
安妮·米勒德,是一位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古埃及学专家。孩童时期看过的“事物起源”节目使她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奠定了她成为历史学家的决心。米勒德曾编写过...
《情爱画廊》表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一部分白领阶层、一部分艺术家,还有一部分向往崇高生活的普通人,心灵深处的爱情理想。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
鹿人三千,男,1994年生,大四工科在读。喜欢讲故事,不喜欢讲道理。喜欢养大狗,喜欢做手工皮匠艺人。文章广泛流传于自媒体平台,是正处在上升节点的新锐一代作者。文...
既有黑塞、加缪、福克纳、泰戈尔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有西方现代哲学之父尼采、文学表现主义宗师卡夫卡、自然随笔创始者梭罗等在世界文化史中堪称为里程碑的重要存...
精彩摘录一日的忧虑一日担当已经足够。——引自第147页也许,耶稣有日会问:‘你拿什么还给我,你在世上做过什么,让我看看。’
《恋爱课》内容简介:本书是台湾著名小说家陈雪关于爱情的五十堂关键课。陈雪梳理爱情与关系的复杂与多变,以自身丰富的情感试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