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经济危机何以成为当今世界秩序的起源?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重磅新作
解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因何不能“再次伟大”
◎ 编辑推荐
★ 本书以1973年为立足点,全景式复盘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50年。深度解析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 的原因。对滞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具有颠覆性。
★ 1973年是一个至关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时刻,那场危机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社会情绪。自此,战后经济奇迹走向终结,经济缓慢增长成为新常态;凭借劳动致富愈发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焦虑情绪全社会弥漫,政治走向极端。1973年可谓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聚焦于此,战后的世界历史将被全面重估。
◎ 名人推荐
“据说,经济史是一门垂死的艺术。好吧,在马克•莱文森手里就不是了。这本关于1948—1973年的光辉时代如何陨落为平庸时代的书,内容全面,巨细靡遗,且极具艺术性和说服力。这是相当大的成就。”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联储前副主席、畅销书《当音乐停止之后》作者
艾伦•布林德
“马克•莱文森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决策者的反应做出了引人入胜的敏锐描述。在战后的繁荣终结于动荡,美国和其他国家极力应对滞胀和失业时,减税和放松管制成了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他们是如何找到出路的?这本恰逢其时的著作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困局。”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美联储经济学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道格拉斯•欧文
◎获奖情况
◆《华盛顿邮报》年度*佳经济学书籍
“莱文森是经济学家,也是记者,他兼有这两种身份的优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大局的理解。”
——《华盛顿邮报》,2016年*佳经济学书籍
◆《战略与商业》年度图书
◎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极端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马克•莱文森,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经济学人》编辑、《新闻周刊》高级撰稿人、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商务高级研究员。著有畅销书《集装箱改变世界》。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20世纪的后5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却见证了遍及大半个地球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奇迹。确保汇率稳定的一系列国际协议被制定出来,国际贸易限制得以放松,向贫穷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领域。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在提高。新的住宅、汽车和消费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触手可及,一系列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计划和私人劳务合同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安全感。即便是亚拉巴马产棉区的佃农和意大利南部的皮革工也能在这场空前的大繁荣中找到前所未有的致富机会。第二阶段,从1973年开始到20世纪末,与上一阶段完全不同。在日本、北美、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热闹的繁荣景象被惨淡经营所取代。国际合作转向了无止境的贸易纠纷、汇率争端和境外投资冲突。各国的白领阶层开始忧心忡忡。蓝领阶层则坐上了经济下滑的过山车。从宾夕法尼亚州希拉河谷的钢城,到日本北部的煤矿区,再到马赛北部的高地,区域经济的崩溃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失。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侵袭着不同的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养老金价值缩水,家庭的积蓄被迅速消耗,单位时间工资的购买能力大幅下降。劳动力短缺变成了失业率高居不下,年轻人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选择做临时的短工。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很难激发起人们乐观面对的勇气。
——引自章节:引言
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将世界经济恢复到其巅峰的状态,这一事实的后果是深远且持久的。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直至进入21世纪,对于政府的怀疑态度始终笼罩着政治生活。由此,福利国家的道路开始碰壁,国家机构开始萎缩,个人不得不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承担更多的开支和风险。
——引自章节:引言
公路计算机辅助技术 本书特色 《公路计算机辅助技术》:21世纪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精品课规划教材公路计算机辅助技术 内容简介 目前,计算机作为大众化的工具在我国以...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was an Irish playwright, poet, and author of...
【编辑推荐】中世纪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文艺复兴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一千年。诗人彼特拉克☆早使用“中世纪”这一术语,随后的一个世纪,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也开始采用这个说...
★ 科幻大片《降临》原著小说。★ 美国华裔科幻奇才特德·姜代表作,得遍世界大奖的开脑洞之作。★ 始于科学内核,收于人文关怀:如果注定失去,你会害怕拥有吗?★ 每...
约翰·格林于1977年出生,是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寻找阿拉斯加》和入围作品《多面的凯萨琳》的作者,曾任美国全国电台节目讲评人,并在《纽约时报》和《书讯》上持续...
《唐宋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宋诗这精华。搜集了140们诗人的近500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所录作品既有...
精彩摘录PDCA是商务活动中最基本的循环,这个名字分别取自P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査)、Action(改善)这四个单词的
江南名医医案精选-董廷瑶医案(第二版) 内容简介 已故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誉馆长董廷瑶教授,是当代中医儿科名家,江南名医,业医80余年,深获病家信仰。本书是董老临...
FromthetemptationofEvetothevenomousmurderofthemightyThor,theserpentappearsthroug...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isoneofthemostchallengingroutingprotocolstounderstand...
长篇科幻小说《美人城手记》是作家陈崇正酝酿构思多年之作。高科技公司美人城建于香蕉林密室上方,在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组建元宇宙虚拟世界,这里被寄托了人类“永生...
扬.鲁夫-奥赫恩(Jan Ruff-OHerne),1923年生于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年91岁,父母均为荷兰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后,扬同其母亲...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与治疗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阐述深入、实用性强,反映了国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水平。该书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教...
武俠片向來被視為盛載着中國文化國族主義,但在香港的大眾文化脈絡下,卻是與香港現代都市工業式社會息息相關。葉曼丰指出,武俠片在香港的六、七十年代意義重大,不單關乎...
王纬,1985年生,江苏东台人,201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获古典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哲...
一九九五年度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克里斯蒂安·高斯奖”(Winner of the 1995 Christian Gauss Award of Phi Bet...
解商业世界,要从哪里开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从私人书房的上千本商业经典中,精心挑选出50部代表性作品,逐一重读,带你用一本书的时间,理解近300年来的经济理论...
中医传统技法 内容简介 中国靠前部运用意会图解读《内经》十四经脉循布理论的书。中国靠前部运用病质三态理论和自身打磨理论讲解针刺奥秘的书。中国靠前部将带有浓郁的传...
作品目录上篇 走进交易系统/1第一章 认识交易系统/3第一节 交易系统与系统交易/3一、交易系统产生的背景/3二、什么是交易系统/4
犯罪社会学 内容简介 犯罪是人类文明的阴影,它既是人类面临的一道永恒的难题,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犯罪根源于人类文化自身,是人类文化的“天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