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在民国的逸闻趣事
西方广告大亨传授的老上海生意经
透过民国的市井街巷、柴米油盐
窥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和与今相通的人性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午夜北平》作者保罗·法兰奇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外国人看中国,负有盛名的“中国通”经典
《四万万顾客》 是负有盛名的“外国人看中国”著述之一,作者卡尔·克劳在中国生活了25年,是老资格的“中国通”,他以丰富的经历、灵动的文笔,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本书自1937年初版后,获得英美报刊各种好评,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译成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多次重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来到上海的盟军士兵往往人手一本袖珍版的《四万万顾客》,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这本书。
◎广告大亨的生意经,别有参考价值的商业思维
克劳创办的广告公司是20世纪初上海四大外资广告企业之一,它在多个领域首开先河,如成功使用“摩登女郎”形象,引领民国广告业风潮;推出与商品相关的出版物,促进国人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灵活调整促销方式使赠品适应中国市场等。丰富的案例及对顾客心理的精准研究,不仅在当时向外国人澄清了对中国的种种误解,而且在全民带货的今天,对中国卖家及买家也具有别样的启发和参考。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缩影,普通人的百态生活
用战火宣泄彼此仇恨的军阀,晴天随处可见的方寸地摊,突出身材曲线的时尚旗袍,俱乐部门口候客的黄包车夫……克劳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融入本书,避开了刻板印象书写方式和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字里行间充满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热爱,使我们能直面民国的市井街巷、普通人的百态生活,一窥当时的社会情况和风土文化。
◎数百年来未曾变迁的人性,至今你我仍浸染其间的文化潜流
永远在你眼前忙碌的家庭苦力,总是能找到漏洞来加价的轿夫,无论产自何地必须从汉堡发货才能被认可的马掌,将每一处包装材料都能利用到的店员……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洞悉了纷纭商品交易背后折射出的林林总总。国人的心理模式、生活理念、处事文化,在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仍未过时,读者回望过去,审视自己,将会感同身受。
◎轻松诙谐的描述+惟妙惟肖的漫画,走进你所未知的民国
全书行文轻松诙谐,语言幽默风趣,读来常让人捧腹。特别收录俄国画家萨巴乔为本书英文初版所绘的42幅插图,采用奥地利漫画家许福关于老上海的画作为封面图,惟妙惟肖,与内文相映成趣。文后附有《“临城大劫案”中的克劳》一文、克劳小传等,为正文未尽的背景做了补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克劳和他所讲述的那个时代。
★内容介绍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街头,克劳公司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公司创办人卡尔·克劳是上海滩较早开始从事广告和商品推销业务的外国商人,他将四万万中国人全都看作潜在的顾客,研究了与他们相关的方方面面。
本书中,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和诙谐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逸闻趣事:“汉堡马掌”并不都来自德国汉堡,一包十二枚规格不同的缝衣针就算作为赠品在中国也没有市场,买钱塘江的鱼付的钱可能并不包括拴鱼绳的费用,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国菜”炒杂碎在中国却并不存在……背后折射出的一些中国文化和在中国做生意的思维方式,至今仍未过时。
★媒体推荐
任何一个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绕开它。
——《泰晤士报》(The Times)
对中国人生活最具有说服力、最生动的描述之一。
——《每月之书俱乐部新闻》(Book of the Month Club News)
几乎适合各类读者享用的人性盛宴。
——《波士顿先驱报》(Boston Herald)
这本书充满轻松的逸闻趣事,通俗易懂,令人愉快且大长见识。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名人推荐
◎《四万万顾客》中呈现的洞见来自一位对自己第二故乡有着深刻了解和理解的中国通,也避开了(那个时代)极为常见的刻板印象书写方式以及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20世纪30年代晚期,它在讨论中国的众多出版物中跻身为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并迅速成为我们喜欢的滥用表达——“经典”,如今它依然还是。
——《午夜北平》与克劳传记的作者 保罗·法兰奇(Paul French)
◎在该书中,没有一页是枯燥无味的……该书以令人愉快的饭后闲聊的语气,轻松地叙述日常经商事实的表象。读者决不会丧失对现实或生活的感觉。
——作家、学者 林语堂
★获奖记录
1937年 美国国家图书奖(非小说类最佳原创书籍)
卡尔·克劳(Carl Crow,1883—1945),美国记者、商人、作家。1911年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来到上海,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克劳广告公司,较早为中国建构属于自己的广告业提供了视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克劳被迫离开上海,但仍呼吁各国向中国伸出援手,为中 国的抗战募捐。1945年逝世于纽约。在居住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克劳走遍了大江南北,目睹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大事件,采访过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等政界名人,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题材的畅销书,是热情支持中国抗战事业、始终热爱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除本书外,克劳还著有I Speak for the Chinese(《我为中国人说话》)、 My Friends, the Chinese(《我的朋友中国人》)等。
不过,我的名字还算好的,不像我一些朋友的名字那样不合时宜,他们的名字听起来纯粹是头重脚轻,如“永德”“圣贤”“宁慎”“永和”“贤佩”。这种听起来就像是古代帝王的谥号一样。我还是更喜欢我那蕴含着谦卑含义的名字,我宁为活生生的黄包车夫,也不做已故的王爷。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顺子和同花
让侍应生领班替你决定这餐吃什么,似乎是在大部分欧洲餐馆消费时的惯例,也是在那种地方用餐的乐趣之一,但我无法想象中国人会这么做。他知道自己要吃什么,知道自己要买什么,倘若他面对的事情不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就会向懂行的朋友寻求建议。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孔圣人就教导他的同胞们对任何形式的雄辩都要保持警惕,他认为这是一种狡猾而具有欺骗性的虚情假意。中国人对任何一种口若悬河、旨在让他们掏腰包的人更是会重点防范。如今,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型推销员风度翩翩、衣冠整洁、言语动听,但孔夫子特意点名批评他们。他警告门徒要小心这种人,因为这种人往往没有原则,没有良心。孔夫子的追随者们个个都重视并谨遵这条教海,没有谁为推销员辩护过一句。因此,在中国从事推销这种职业有失体面。中国人认为推销员和叫卖的小贩没多大区别,但前者更需要警惕,因为他们的工作欺骗性更强,骗的钱也更多。
——引自章节:第五章推销无须推销员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
【编辑推荐】★四个平淡无奇的“小人物”,谱写以色列情报历史的离奇开篇★游走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人”,犹太复国运动的一个精妙隐喻★打破以色列历史叙事的西方中心主义神...
大江健三郎(1935 - ),作家。1958年凭《饲育》获得芥川奖。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平康弘(1929 - 2015),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宪法研...
中医讲义系列.针灸类-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特点是以地区、学校为单位,首先系统整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整套中医药类教材。不仅可供研究专科学术...
结构可靠性分析与随机优化设计的统一方法 本书特色 李洪双、马远卓的《结构可靠性分析与随机优化 设计的统一方法》围绕结构可靠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 计对精确、高效方法...
作品目录第一章 金钱的魅力 自由世界的价值标准 百万富翁需要多少钱 金钱的两种极端 我是投机人士,始终如一 第二章 证券交易动
《如何成为4A创意人》收集编撰了部分业内流传的工具和方法、常识。其中有些是各知名4A公司内部培训资料,有些是作者长期收集、提炼的专业技巧和方法。第一章,详细解读...
* 十九篇治愈心灵的生活随笔* 作品被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日本文坛天后吉本芭娜娜梦想及创作原点所在《关于下北泽》是吉本芭娜娜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含了十九篇短...
历史卷.下-中国针灸交流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史卷(下)》是关于针灸在世界传播的历史轨迹,透过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事件,勾勒出世界针灸的历史画卷...
傅剑仁,湖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任公职。出版著作多种。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获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拜谒司马迁》获第三届冰心散文...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
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思考-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6 内容简介 非常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把第3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交给中医药行业举办,也由衷地感谢中...
精彩摘录ucannotreachthespiritthroughthesenses.Youcannot.Itsonlybycompletedominationo...
On Lisp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dvanced Lisp techniques, with bottom-up pro...
方悄悄,从《左耳》开始与雪漫结缘,现为北京雪漫文化资深编辑。常被戏称为“方学究”“方主任”“方剩女”,真实面目已经无从考究。唯一肯定的是,最女生“用力改变平凡生...
1著名金融学家阐述7000年来的金融发展,纵贯古今、跨领域、跨文化、多角度阐述金融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塑造和推动,总结金融规律,以此推算人类发展,解决现在的社会问...
粥小九生于瓦砾,长于江湖;素手一双,热血一腔。专业所需,喜欢浪迹在路上;个性所耽,也爱蜗居在家中。脑洞频开,心里的故事慢慢长大了,就不说不可。代表作品:《又一程...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1891-1940),前苏联小说家、剧作家。一战期间曾参加红十字会,后成为战士、医生、记者。20年代早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
一.理论篇1.始终都有“第一次”3LWH对处女膜的误解3初夜“难忘”42.“性”在够开心6寻欢作乐真性趣6做爱带来压力8把乐事化为惨痛经历10男女对性的看法有别...
作品目录第一章 建筑美学 引言第二章 统一第三章 均衡第四章 比例第五章 尺度第六章 韵律第七章 布局中的序列第八章 规则的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