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回顾育儿方式的变化潮流,探究母乳喂养如何从个体选择演变成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义务
“自1995年以来,没有哪项大众哺乳倡议对女性的偏好和选择表示过支持。”
在极端的母乳喂养倡导者眼中,母乳喂养是一项强制要求、一场道德运动、一种区分好父母与坏父母的方法,甚至 是缓解社会矛盾的安慰剂,却独独不再是母亲喂养孩子的其中一种方式。
★透过十数位哺乳期母亲的真实经历,深入反思母乳喂养文化中的社会问题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女人不给孩子哺乳。不过,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所有女人都给孩子哺乳。”
世上约有15%的女性患有泌乳衰竭或乳房发育不全,并非所有女性都能泌乳,也并非所有女性都能分泌出足够喂饱孩子的乳汁。顽固地拒绝接受这一生理事实,不论对母亲还是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残忍。
★职场歧视、道德绑架、公共设施不足、社会福利缺失、疾病与疼痛……直面哺乳期母亲被忽视的困境
“基本上每一位和我谈过上班吸奶问题的女性都经历过不快或尴尬;她们都说自己经常遭到同事的批评或嘲笑,而且他们往往把这种批评和嘲笑装作是玩笑话。”
母乳喂养的背后,是大量的母亲们难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无数个日夜,可她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她们为此遭遇的种种不公与困境,却鲜有人提及。比起强调让婴儿喝母乳,正视这些付出与遭遇才更能真正地为母亲和孩子们带来福祉。
★以医学研究成果和大量统计数据,客观分析母乳优劣,破除“母乳神话”
“新生儿父母希望找到一种‘万灵丹’来保护他们娇贵的宝宝,但母乳喂养并不是这种‘万灵丹’。”
在利益驱使下,母乳被各方利用巧妙的话术,吹捧成了包治百病的“液体黄金”。然而以平均概率计算,母亲们花费几千上万个小时给婴儿哺乳,才能预防一例耳部感染或肺炎,预防各种慢性病乃至癌症的作用更是无稽之谈。
——————————
【内容简介】
万有引力社会议题书系“万相”002号作品。
医生、专家、媒体,甚至你的长辈和伴侣,都在强调母乳相对奶粉的优势,“每个妈妈都应该给孩子哺乳”也已成为共识。然而母乳喂养对母亲,尤其是职场妈妈造成的困扰却被忽视了:不完整的睡眠、价格不菲的哺乳用具和服务、生理上的忧患、在公共空间哺乳的尴尬、职场的骚扰和歧视,还有更重要的——来自社会、亲属以及自我的道德压力。
本书作者考特妮·琼格是一个选择哺乳的母亲,在与其他年轻妈妈交流哺乳的经历时,看到了在母乳喂养被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之下,母亲们遭遇的各种困境。她广泛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医学专家、研究人员、母乳喂养倡导者和十数位母亲,展现了母乳从个人选择演变成道德义务的过程,呼吁社会各界关于母乳喂养的讨论回归理性,卸下母亲们的道德枷锁,将喂养方式的选择权归还母亲。
——————————
【媒体推荐】
“琼格提出了一些深思熟虑的观点,反对将(母乳喂养)视为母亲们最好或唯一的选择。”
——《出版人周刊》
“她向读者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重新流行母乳喂养的现代化社会……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分析了简单的哺乳如何通过使用吸奶器变成机械过程,并提供可销售的商品:母乳……这是对许多‘当代母乳喂养文化陷阱’冷静而深入的分析。”
——《柯克斯书评》
“(琼格)揭露的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但也许最有趣的是琼格敏锐地观察到,人们如此热情地宣传的并不是真正的母乳喂养——即用母乳喂养婴儿——而是将母乳作为一种产品。这给各种收入水平的职场妈妈们带来了压力,她们不得不在不具备理想条件的环境下吸奶。然而对她们和她们的孩子最有利的,实际上是带薪产假(或者仅使用配方奶)……琼格敏锐的分析和幽默让读者沉浸其中。”
——《纽约时报》
“一部极富可读性的作品……琼格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如果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育有‘选择权’,那为什么她们不能选择如何哺育自己的孩子?”
——《旗帜周刊》
“(琼格)的研究非常广泛……本书阐述了妇女的选择如何变成了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义务。在美国,一些政策巩固了滞后的科研成果,损害了妇女的权利。”
——《货架意识》
“琼格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分析,揭示了不同群体如何解读‘母乳是最好的’这一口号,以反映他们自己的议题。”
——《华盛顿邮报》
[加]考特妮·琼格(Courtney Jung) 著
多伦多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研究专长为政治身份的形成与认同。
张英杰 译
职业译者,译有《地心说的陨落》《奥斯曼的宦官》等书。
我并不反对母乳喂养,我反对的是母乳绑架。我反对用某个特权群体喂养婴儿的特定方法作为标杆,去衡量没有条件哺乳或者不想哺乳的那些人。我反对从医学文献中断章取义,以证明某个公共卫生问题的合理性。我反对用这个公共卫生问题来强迫女性哺乳、惩罚那些不哺乳的女性。我还反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期女性遵守母乳喂养这项道德义务——这意味着她们需要在上班期间吸奶。我还警惕着这样一种现象:悄然之间,母乳喂养实际上已被重新定义为人乳消费,母乳变成了在公开市场上经常出售且备受追捧的商品。另外,让我深感担忧的是,一些哺乳倡议把母乳喂养视为目的而非手段,忽略了广大母亲与孩子的需求、利益,甚至是生命。
——引自章节:引言
围绕母乳喂养而形成的消费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产业的核心消费群体所推崇的生活方式,以及用于母乳喂养的资源。
——引自章节:引言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曾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贾德谈人生》,以《苏菲的世界》一书奠定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执著于人生本质与人生...
网络对社会的挑战与立法政策选择:电子商务立法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给所有社会带来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虚拟社...
出生于日本京都市,毕业于府立大阪女子大学。婚后开始认真学习幼年时就喜欢的针织,二儿子出生后,转为自由设计师。著有《钩针编织可爱的宝贝装》、《女孩与男孩的编织物》...
李民傑李民傑年輕時乃膽小懦弱者,後熟讀各種權謀之術,完全改變其人生觀:以思考方法,價值觀,權謀手段當作人生三寶。曾任職於海外上市公司,開創該公司十數年來,最高的...
精彩摘录钱唐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
斯科特·贝里纳托Scott Berinato《哈佛商业评论》高级编辑和、数据分析师、视觉化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获奖作家、编辑和内容架构师。他自称为“可视化极客”,...
◎23年专注解剖学研究,9年潜心著作。◎160个主题精讲,超乎想象得详尽!解析人体结构形成原理,让你不再死记硬背,事半功倍。◎3000余幅彩图释义,超级轻松有趣...
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年11月9日~ 1996年12月20日)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
编者简介:《孤独不算烦恼》扎克·西格:牛津大学罗瑟米尔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出门散步去》苏西·克里普斯:牛津大学毕业,学者、撰稿人。《布丁国的酋长》安妮·格雷:...
别尔嘉耶夫(1874-1948),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家,思想涉及哲学、宗教、文学、政治、人类学和伦理学等领域,被誉为“二十世纪的黑格尔”,“现代最伟大...
傅乐成撰写的《中国通史》一书,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中国通史》2010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写序推荐...
Catherine A. Lutz is the Thomas J. Watson, Jr. Family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
印刷原理及工艺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模拟印刷的原理与工艺,内容包括:印刷过程中的润湿,印刷压力的基本理论,油墨的传输和转移的一般规律,印版、纸张和油墨的印...
There are no underground bunkers of supercomputers at the heart of the Uber mira...
*享誉国际的音乐家 、《风之谷》《小偷家族》等电影配乐人、改变日本乐坛的先驱性人物、坂本龙一教授的挚友、主导YMO的传奇音乐人细野晴臣,备受期待的随笔集中文版终...
邱晓华,男,1974年生,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任记者。数年后旅英留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加入北京一家特大型投资公司,从事资本市场业务三年...
Niccolo Machiavelli taught that political leaders must be prepared to do evil th...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
当今最热门、最赚钱的投资工具;所有投资者和技术分析师的必读书。《财富》说,本书堪称最优秀的技术分析专著之一,是所有严谨的交易者和技术分析师的必读书。《福布斯》说...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深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