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最初“像猿”的阶段,一步一步演化成“像人”的样子。
六七百万年前,在最早期人类的阶段,我们的祖先刚刚跟黑猩猩的祖先分手时,长得有九分像猿,慢慢学会双足行走,但走得不是太好。
到了三四百万年前,在南猿属的时代,人双脚直立,走得比较好,省力,但样貌手脚等方面还是有七八分像猿。
一直要到约200万年前直立人的人属阶段,人才开始长得像人,有些“人样”了,双脚也走得几乎跟现代人一样好,终于跟猿划清了界限。
如此又经过了大约180万年的演化,到了30万—20万年前,像我们这种现代智人,才终于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过去6万年间征服了整个世界,成了地表上最聪明、最有本领的物种。
这本书依据发表于《科学》《自然》等期刊的前沿成果而写,汇聚截至2022年的研究,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讲故事方式,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年的历史。
----------------
看点:
当代地球人都是20万年前的同一个女人的后代?
现代人都来自非洲?
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吗?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跟我们是同一个物种吗?
欧洲人的皮肤在6000年前才变成白色?
人类起初的颜色是粉红色?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不是使用工具,而是双足行走?
史上有名的古人类露西,更像猿还是更像人?
--------
原来,地球上存在过这么多种古人类!
乍得撒海尔人、土根原初人、族祖地猿、始祖地猿、南猿、能人、鲁道夫人、直立人、先驱人、海德堡人、纳莱迪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吕宋人、智人……
特别为中国读者撰写的人类演化史。
避免“欧美中心论”,第七章《中国人从哪里来》,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
依据《科学》《自然》等前沿成果而写。
汇聚截至2022年的《科学》《自然》等期刊科研成果,每一项结论都有科学文献依据。
作为历史学家的专业能力体现在文本中,一大特点就是有理有据。
一部人类演化小史,半天读完人类起源故事。
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说故事方式,用你我都能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2万年前的历史。
一部《人类简史》之前的野蛮史。
《人类简史》讲述了2万年前至今的人类文明史,本书则是从 600万年开始,讲到约2万年前的人类野蛮史。
[马来西亚]赖瑞和,马来西亚著名唐史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
著有三本唐史研究专书——《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和《唐代高层文官》,以及三本通俗散文书——《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男人的育婴史》和《坐火车游中国》。
截至本书完稿日,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和其他地方找到大约25种人类物种的化石,并且为它们一一取学名,定它们的“属”和“种”(详见附录一)。这表示类在过去600万年曾经有过约25个物种,但他们都一一灭绝了。现在,地球上只剩下唯一物种一一我们这种智人。每当有一种新的人类化石出土,古人类学家往往喜欢宣称,他们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人类物种。媒体也趁机把它炒作成新的“缺失环节”(themissinglink),以至于人的物种好像越来越多了。实情是否如此呢?人类真的有那么多个物种吗?我们好奇的是:学者为某一出土化石取学名,定物种,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标准?答案是:用的是形态学(morphology)和解剖学的方法。他们往往根据化石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来做判断,而不是用基因学方法或生物种概念。相比之下,生物学家现在要判断两种活的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时,常用基因学方法以及生物种的概念,不再以形态学上的相似度来做判断,因为样貌相似是极不可靠的。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见图21),跟墨西哥、奥地利等国的国鸟金雕(见图22)长得像极了,但它们是不同的物种。这意味着,古人类学家所说的地猿、南猿和直立人等,并不是真正的生物种,而只是化石种(fossilspecies),纯以化石来做物种分类,用的是一种形态学的物种概念,跟迈尔的生物种概念相对。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除了我们这种智人外,早期的人类都已灭绝了,目前还无从得知他们的基因组是否相同,是否曾经互相交配过,是否有生殖隔离,只能用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老方法了。
——引自章节:二、人类的化石种
这三大人体演化,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联。但1995年,有两位学者发表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昂贵器官假说”(Expensivetissuehypothesis)),把这三大人体演化串联在一起。④这个假说指出,从南猿起,人类祖先的肉食就开始增加(见第四章)。到人属的时代,直立人更是大量吃肉。肉食是高质量且容易消化的食品。人类祖先的营养大增,体形增大,肠道也不需要被用于消化大量草本植物的粗纤维,以至于退化,逐渐变小。肠跟脑一样,是人体内的两大“昂贵器官”,需要消耗许多热量来运作。肠变小以后,节省下来的热量正好可以用来养更大的脑。有学者说,人类是因为社交圈子扩大,需要照顾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才演化出比较大的脑。@但这恐怕是因果颠倒。事实上,人类是因为吃肉,肠变小,可以把剩余的热量用于大脑。有了越来越大的脑,自然也就能应付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认知能力也大大提高,可以更有能力去适应当时非洲干旱的天气,以及不断扩大的热带稀树草原环境。
——引自章节:二、肉食革命和昂贵器官假说
“十三五”开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成为未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核心。推进供给侧结构
李沧东,作家、导演、编剧。早年创作小说,曾获得《韩国日报》的创作文学奖。1997年开始拍电影,代表作是《薄荷糖》《绿洲》《密阳》《诗》《燃烧》等。2002年凭借...
邹鑫,时间管理实战专家,从2007年开始专注在时间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分享,期间为来自不同行业和层级的个人客户提供1对1的顾问服务,同时应邀为微软中国、腾讯、神州数...
制冷空调机器设备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制冷与空调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从实用性出发,将制冷压缩机、制冷设备、空调设备和泵与风机的经典内容及*新成果优化组合而...
中药学随堂笔记与习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新世纪第四版为蓝本进行编写,章节编排与教材一...
基于系统思维构筑安全系统 本书特色 该书分析了传统事故致因模型的及安全方法的局限性。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思想提出了一套针对复杂系统的安全性的建模、分...
【傅雷翻译奖 首届翻译新人奖获奖作!】【《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由《读书》主编王焱特别撰写万言导读。】《论美国的民主》入选《中国书评论》“改革开放30年中...
城堡的故事 内容简介 《城堡的故事》以通俗凝炼的文字,生动讲述了发生在布拉格城堡、雅典卫城、克隆堡宫、温莎堡等20个世界著名城堡的历史人文故事。包括布达城堡山与...
量子学派,一个专注于自然科学领域(数理哲)的教育平台,“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公众号平台“量子学派”拥有近200万用户,平台推出了系列广受好评...
【关注微信“新精英做自己”可以活动免费新书试读】2007年,古典创办新精英生涯,希望帮助30%的青年人: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他继...
《2021—2022年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简介:本书在总结全球及中国未来产业整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政策环境、行业发展、重
作品目录中国 一 西南地区 1 云南 2 贵州 3 四川 二 西北地区 1 陕西 2 甘肃 3 宁夏 4 青海 5 新疆 三 华东地区 1 山东 2 浙江
徐晖 SCG优训合伙人,《商业评论》特约撰稿人,曾任职于全国性金融公司销售培训总监,搭建了全国销售队伍三级销售培训体系。十余年从事企业销售培训工作,具有丰富的营...
木城ゆきと,(木城幸人;1967年3月20日-),出生於東京都,興趣為電視主題曲與怪奇事件收集。其作品以宏偉的世界觀及精細的SF描寫而為人稱道,善於描繪複雜的事...
1.现代社会科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
Indonesia is the world’s best adventure; its beauty as diverse as the people. Yo...
内容简介《我就是教你混社会: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是一本人际交往实用书,告诉读者混社会要有真本事,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要明白做事不误入别人圈套、又能糊涂...
作者简介钱德苍,字沛恩,号慎斋,江苏长洲人,生平不详,曾应科举不第,为人豪放不羁,常流连于酒旗歌扇之场。他爱好和熟悉戏曲艺术,所编选本具有演出脚本的特点。。代表...
总主编:乔治·杜比(George Duby)法国史坛无可争议的巨擘,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主编的皇皇巨著...
医方拾遗-一位基层中医师的临床经验-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笔者数十年行医之心法,并配有大量医案以验证其医学心法与临证思路。内容主要包括理法方药、方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