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读懂《资本论》,重新理解被遗忘和误读的马克思
“每一个在当下资本环境中的人,都应当阅读马克思。”
施展、梁捷、梁文道推荐
----------------------------
【编辑推荐】
1. “把马克思还给马克思”:从三个版本、多维度完整梳理《资本论》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为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及其思想一百多年间历经了无数的被误读、神化、扁平化甚至滥用,本书通过整合《资本论》三卷内容,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理论三个维度来为《资本论》和马克思祛魅,还原一个丰富而立体的马克思——既是为人所知的革命家,更是严谨深刻的哲学家。作者同时毫不掩饰地点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出现的矛盾与未解决的问题,而只有看见和参与这一哲学层面的思考,才能真正明白《资本论》从来不是神话,不是口号,而是方法。
2. “工人都读得懂的书”:“经典摆渡人”杨照讲述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
《资本论》伟大,但为什么难懂?马克思曾计划将其写成工人都能读得懂的书,不过那是对于过往的历史读者而言。于当下读者,时空的剧变产生了理解的隔阂,但本书用兼具理性的逻辑和朴实的语言,铺出一条在当代生活与现象中理解和探究《资本论》关键概念与洞见的路,它充满了实际问题:我能否决定工作多久?职业真的无贵贱?这条路不止是为对马克思思想感兴趣或有理解基础的人而造,更是为所有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普通人铺设的。
3. “为弱者而写的辩护书”:除了历史的和当代读法,《资本论》还有一种读法
时代变了,还需要读马克思吗?作者指明了两种关联当下与个人的读法,即历史读法——通过马克思理解资本主义如何从19世纪的残暴不仁到如今的慈眉善目;以及当代读法——借由马克思思想来审思自己对工作选择、生活样态以及生命意义的选择。但全书还隐藏着一种读法,它悄无声息地蔓延在作者讲述中,即把《资本论》当做一种思考方式和棒喝之言,借由知识与深思来质疑流行价值、不沉溺于他人给予的观念,若还有余力,关切自我之外的弱者群体——这是《资本论》永不过时的人文之光。
----------------------------
【内容简介】
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
【推荐语】
《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他关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各种问题的思考都汇聚于此。无论你是否认同马克思,对于他所开创的思想范式的了解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本论》实在是本大部头,非专业人士想把它读下来难度太大,那么,跟随杨照老师的脚步,来体会资本论当中的奥妙所在,就是个非常好的办法了。
——施展(政治学学者)
《资本论》是那种典型的人人都听说过,但很少有人读过的书。今天大家很幸运,有了杨照老师这本书,不用再忍受图书馆的灰尘和霉味,可以跟着杨照老师全面地认识马克思,并且透过马克思和《资本论》来认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和我们当下的境遇。
——梁捷(经济学学者)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的认识,其实是跟很多后来对于马克思的诠释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之中不同阶段的成果,相混淆了。而在本书中,杨照老师要给我们做的就是试图去看到马克思原来到底在讲什么。但我们并不是要做原教旨主义者,坚持只去读马克思的原意,书中也同样会讲到马克思的合作者恩格斯以及此后的研究者们不断发扬出的内容,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以及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师从杜维明教授,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各种东西方经典著作的解读,并担任“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看理想”古代中国经典节目主讲人。
主要著作有:《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经典里的中国》《故事照亮未来》《想乐》《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圣严法师,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门人弟子遍天下。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
LittleTimmyandMr.Cloudisastorythattellsaboutalittleboywhohasabigimagination,thep...
〔德〕保罗·卡雷尔(Paul Carell),原名保罗·卡尔·施密特,德国军事图书作家。
郭瑞祥,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从历史事件中发现兴衰更替的深层逻辑,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出版有《大宋文官:变法视角下的士大夫观察》《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跟着节气过日子 本书特色 本书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养生理念有机融合,指导人们在四季节气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饮食起居。融趣味性、经典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为一体,让读...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
风靡日本的主题式艺术普及系列,铁葫芦艺术馆独家引进。他们是19世纪的先锋派,手拿画笔的堂吉诃德,划分古典与现代的标志性画派!第一次通过他们的绘画,讲述他们的故事...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一部独树一帜的诗意语言讲述独裁国家的破碎生活三十二个场景里的罗马尼亚往事♝内容简介在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两...
Stephen R. Bokenkamp is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
现代女性聪明、能干、出色、体贴、要求高、效率高,却活得越来越精神紧张。身心不协调,令自己未老先衰。我们都知道要爱自己、善待自己,但是“爱自己”往往变成一句空话,...
张倩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及中东问题研究。出版《犹太史研究的新维度》《以色列史》等著作,主持翻译《...
《突破创新窘境》内容简介:本书作者基于其15年实战咨询经验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总结出一个适合国内企业的设计思维“二心四力”模型
陈彤,现居北京,曾出版随笔集《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左手握右手》《忽然受宠》《冰鲜》《畅销谎言》等;短篇小说集《我们都是木头人》《镶在日子...
这不是一本只讲如何制作PPT的书,《没人会告诉你的PPT真相:学幻灯片制作看这本就够了》的目标是揭示成为PPT高手的真相,让PPT成
大医之路 内容简介 作者,邢思邵,退休十载,年逾古稀。1933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在作者少小离家时,那里盛产螃蟹,是一个鱼米之乡。乡亲们自诩:“上有天堂...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1946, George Orwells fable of a workers revolution gone...
精彩摘录稷者五陰之肥而黍者亦五陽之肥,此辭兩陽......。——引自第204页
作品目录18篇短篇小说 燕妮的爱 蓝鸟记 未婚夫 水晶 是的在剑桥 无心 我的邻居 留 一张照片 爱情是流行病 旅程 信 分手 花店 女人 家庭教师 无痕无恨 ...
张新樟,1970年出生于浙江浦江,1993年杭州大学哲学学士,2002年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曾经留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现为...
马识途,四川忠县石宝寨人。生于穷僻之乡,长于战乱之中。少年负笈出峡,去寻找立身救国之道,浪迹京沪。适寇深国危,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于是卷入革命大潮,顺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