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不是一种感情,而是生活的一个原则。爱是一种与自身相分离而又回到自身的生活。爱并不是把某种外在的东西强加于正义,而是提供正义的基础、动力和目的。爱,既是伦理体系问题的答案,也是道德问题的答案。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各部案例研究都相当精深别致,不同凡响。如何做西学?尤其是如何料理西方伦理学?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书中作者都以他们独到的研究和勇敢的探索,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答,无论他们的解答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精当,他们的努力都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
伦理学之爱的存在
(二)爱与存在论
1.孔子的“仁爱”——一种带有自我牺牲含义的“存在的爱”在我国*具光彩的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讲仁,其根本含义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即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当两个以上的人存在时,作为理念状态的爱被彻底完成时,仁便形成了。这种状态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杀身以成仁”。真正怀有爱的人,必须有奉献自己生命的觉悟,仁无君臣之分,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种自由决断的德。孔子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的根源,就是含有自我保护本能之意的血缘之爱。孔子说“孝悌夫仁之本”。从这种爱出发,产生出像年少者对年长者的敬爱这种爱。在这种爱中,包含对于不带血缘关系,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以至毫无价值的人能够施之以德的仁爱之心。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和以血缘爱为基础的自我保护欲之间的区别,在于看一个人能否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条根本分界线。对于“道”的爱为恭敬,对于他人的爱为宽容,对于他人的诚实为信,对于工作的爱为敏捷,对于悲哀人的爱为恩惠。能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仁爱。“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仁爱是为人、为己的统一。孔子对为仁之方又从反面作了界说,“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即“自爱”,“勿施于人”即“爱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仁爱又是自爱与爱人的统一。在孔子看来,要爱人,首先要修身正己,要自爱。一个连自身生命价值都毫不关心的人,是不会关心他人价值的。人虽为己而求“仁”,但“仁”不是独善其身,不是洁身自好,而是“仁者爱人”。人要突破对自身价值的关怀而关心他人,必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他人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但是,爱并不总是与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虽然人间自然的色欲和恋情时常违背“德”的约束和“仁”的戒条,但这种爱对人们来说却十分具有魅力。如,孔子很爱朗诵《诗经》中的《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说明以仁为顶点的爱中,也含有恋情和色欲的不安。
王珉,男,1957年7月生,浙江金华人。1998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教授、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曾多次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课题、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主编之一。出版有《终极关怀》、《现代西方哲学评介》等多部著作,发表《管理伦理学论纲》、《自然法学说中“正义”观念的变迁》、《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终极关怀》等论文50余篇。
柏拉图《美诺》疏证 本书特色 》:“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
素书 本书特色 ◎经典全译本,附带解读及详细案例;◎张良凭此1360字,成为帝王师;◎人生哲学、处世艺术、情商锻炼、心灵修养、成功励志的集大成者;◎不玩厚黑学也...
呻吟语-(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中华书局 传统经典伴你一生“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丛书卖点】 1. 本套丛书为全本。所收书目是经史子集中z为经典的著作...
传统与超越: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 本书特色 近年来,文化问题成了世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又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所谓“文化热...
百喻经注释 内容简介 乃集录有关善恶报应之譬喻故事丽成,以寓言形式,用一百个事例(今存九十八个)来说明佛教之基本教义。大部分故事系以一般民众为对象,亦有对外教徒...
南渡集 本书特色 “冯友兰作品精选”收入作者大部分重要论著,由三联书店分两辑出版。先行付梓的**辑七种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 本书特色 马歇尔·范·林登所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以西方新...
柏拉图《对话》七篇 内容简介 柏拉图(前247?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为东汉
印度瑜伽经与佛教 本书特色 王慕龄博士长期以来对宗教文化方面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这部书是她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增改后推出的学术著作,是其数年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
菜根谭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部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 既为腾达之士所深究,又为平常百姓所常谈菜根谭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内容简介 ...
活出生命的意义 本书特色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
周秦诸子斠注十种 本书特色 周秦诸子之学,乃我国学术思想之重要起源,后世学者多所重视,亦由此产生了大量对诸子之书进行校注、校补、考异的整理、研究性著作,清代学者...
四书五经详解: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收录了大量孔子关于教育的言论。弟子们将孔子生前同弟子、时人的谈话,孔子的教导、评论等,在孔子卒后,收集整理而成《论语》。“...
般舟三昧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净土类-40 本书特色 本经为现存大乘经典中*早时期问世的作品,也是有关弥陀经典中的*早文献,是净土经典的*早先驱。《般舟三昧经》...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天津人民出版社大家写史系列之一。中国近现代“个人写史”的典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写法。*有包容、大格局、论说公允的中国哲学...
收陈寅恪1923-1966年间致数十位亲朋、学者的二百余通书函,通信对象包括傅斯年、陈垣、胡适、罗香林、梅贻琦、杨树达、陈述、闻宥
沉思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
《禅苑清规》研究 内容简介 《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禅苑清规》研究”的*终成果,讨论了禅宗清规的起源与流变,辨析了清规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修学、法事、人事、丧...
卢卡奇文选 目录 出版说明编者说明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1919年)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变化(1919年)无产阶级的立场(1922年)论战后的非理性主义(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