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不是一种感情,而是生活的一个原则。爱是一种与自身相分离而又回到自身的生活。爱并不是把某种外在的东西强加于正义,而是提供正义的基础、动力和目的。爱,既是伦理体系问题的答案,也是道德问题的答案。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各部案例研究都相当精深别致,不同凡响。如何做西学?尤其是如何料理西方伦理学?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书中作者都以他们独到的研究和勇敢的探索,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答,无论他们的解答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精当,他们的努力都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
伦理学之爱的存在
(二)爱与存在论
1.孔子的“仁爱”——一种带有自我牺牲含义的“存在的爱”在我国*具光彩的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讲仁,其根本含义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即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当两个以上的人存在时,作为理念状态的爱被彻底完成时,仁便形成了。这种状态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杀身以成仁”。真正怀有爱的人,必须有奉献自己生命的觉悟,仁无君臣之分,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种自由决断的德。孔子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的根源,就是含有自我保护本能之意的血缘之爱。孔子说“孝悌夫仁之本”。从这种爱出发,产生出像年少者对年长者的敬爱这种爱。在这种爱中,包含对于不带血缘关系,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以至毫无价值的人能够施之以德的仁爱之心。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和以血缘爱为基础的自我保护欲之间的区别,在于看一个人能否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条根本分界线。对于“道”的爱为恭敬,对于他人的爱为宽容,对于他人的诚实为信,对于工作的爱为敏捷,对于悲哀人的爱为恩惠。能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仁爱。“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仁爱是为人、为己的统一。孔子对为仁之方又从反面作了界说,“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即“自爱”,“勿施于人”即“爱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仁爱又是自爱与爱人的统一。在孔子看来,要爱人,首先要修身正己,要自爱。一个连自身生命价值都毫不关心的人,是不会关心他人价值的。人虽为己而求“仁”,但“仁”不是独善其身,不是洁身自好,而是“仁者爱人”。人要突破对自身价值的关怀而关心他人,必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他人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但是,爱并不总是与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虽然人间自然的色欲和恋情时常违背“德”的约束和“仁”的戒条,但这种爱对人们来说却十分具有魅力。如,孔子很爱朗诵《诗经》中的《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说明以仁为顶点的爱中,也含有恋情和色欲的不安。
王珉,男,1957年7月生,浙江金华人。1998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教授、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曾多次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课题、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主编之一。出版有《终极关怀》、《现代西方哲学评介》等多部著作,发表《管理伦理学论纲》、《自然法学说中“正义”观念的变迁》、《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终极关怀》等论文50余篇。
图解经典143 鲁班经-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择吉经典 本书特色 推荐购买::图解滴天髓:上部八字格局(八字命理学的巅峰之作):图解滴天髓:下部吉凶论断(八字命理学的...
康德的上帝观 目录 导言 康德宗教哲学研究现状及本书主题一、国内研究概况及分析二、国外研究状况一瞥三、本书的主题**章 思想背景一、新教信仰二、近代启蒙运动三、...
哲学 哲学 鸡蛋糕 本书特色 《哲学哲学鸡蛋糕》以浅白、易懂、清晰、有趣的方式解读了生活和社会中难以界定、判断的问题,帮你化解困惑、烦恼,找到真相,避免被舆论蒙...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本书特色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是近年中同学界《山海经》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就方法论而言,《<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由周予同先生的学生当代著名学者
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叶世祥编著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确立“审美主义”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与中国古...
金刚经讲义-(上下册) 本书特色 历代关于《金刚经》的解说和注本不胜其数,此书被称为自古迄今解释《金刚经》的*佳读本。民国著名佛教居士江味农倾注毕生心血之遗著,...
西方的智慧-图文本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写成一部从泰勒斯到维特根斯坦的故事概述,并对这些事迹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做出提示。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挑战这种数典忘祖的现象。严格...
敲蹻洞章-上卷 本书特色 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
驳自由之敌[古罗马]西塞罗-55-[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西塞罗的雄辩演说,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政治理...
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本书特色《新编中国哲学史(下)》编著者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维、新方法的...
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政治伦理学”,并对所讨论的“...
大智度论的故事 内容简介 《大智度论》是《大论》与《智论》的简称。中国从北周时代起,就有注释的典籍在流通,尤其隋、唐时代*多。在日本首推奈良时代和江户时代阅读*...
施特劳斯与流亡政治学-一个政治哲人的锻成-施特劳斯集 本书特色 谢帕德著的《施特劳斯与流亡政治学--一个政治哲人的锻成(施特劳斯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共包括...
美学概论 内容简介 简介《美学概论》是由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概论 目录 **章 什么是美学**节 从美到美学第二节 美学:西方与非西方的不同表述方式...
帝王与佛教 本书特色 自从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我国古代帝王与佛教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南朝梁武帝虔心信佛,曾四次舍身于佛寺,不做君主而愿做法王;唐宪宗礼迎...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的代表作,《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禅
团购:禅文化及研究4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所收文章既有精密的学术论文,又有普及禅文化知识的讲演文章★ 首届“黄梅禅文化高层论坛”学...
苏格拉底前后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前后》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