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 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
—Gerard A. Postiglion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受教育者的分类,是书作者提供给学界的一个知识亮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它的结论,它将给教育学和社会学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结果变量,雅君则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指出“上大学”是一种“技艺”,经过层层选拔而胜出的相对弱势家庭孩子,可能因为文化障碍而经受更深刻的困扰。这本书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学中这些困难学生的迷茫与苦痛,更促使我们去反思大学教育,以寻求更加包容与公平的大学社区。
—余秀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社会舆论还在争辩不同背景的青年如何才能公平地走向社会的时候,雅君的这份教育与文化社会学专著已经深化了这场争论,不仅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匣子”,而且呈现了其中的异质性。相信这本书的文化关怀和深刻意义,不仅适合学术工作者阅读,更适合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微信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创办人)
我在上大学之后,长久地困惑于两个问题:我与其他同学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是不是有某种东西是高考试卷分数所反映不出来的?直到我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上大学’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差别的传送带,而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又一重隐秘的筛选过程,一种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的、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艺”。本书直接洞穿了大学生所面临的窘境。所幸的是,雅君学姐提出了应对之法,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金玉良言。
—陈建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阅读完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慰藉并受到鼓舞,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学生生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现象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经历过哪种文化障碍的状态,都不是孤单、羞耻的。我真诚地推荐和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
—孙露(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
作者郑雅君,1990年生,甘肃张掖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2017),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曾两度获得中国社会学会颁发的“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2015),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优秀学位论文奖”(2017),北京大学“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4),“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等荣誉,博士论文获得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2017-2021)。
对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学校在多大程度上平等,而是他们离开学校时是否能不受自己社会出身的影响,在平等的原则下去迎接同辈的竞争……换句话说,学校只有使学生的前景尽可能免受其社会出身的制约,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引自章节:导论
所有这些振奋人心的事实,似乎足以令人确信: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家庭经济背景如何,只要靠勤奋学习考上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所重点大学),他/她便可以挣脱原生家庭的限制、迈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光明未来。
——引自章节:导论
New York Timesbest-seller! Wattersons imaginative approach to his material and h...
作品目录白银时代 未来世界 上篇:我的舅舅 下篇:我自己 二〇一五 · · · · · ·
情绪可控力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苏珊•戴维对情绪、幸福和成就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之后提出的概念。大部分人对情绪的认知是非好即坏的僵化思维,针对这种认知,作者提出...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Ten-year-old Annemarie Johansen and her best friend Ellen Rosen often think of l...
黄平,198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著有《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大时代与小时代...
陈莲舫医案集-民国江南医家著作选粹 内容简介 《陈莲舫先生医案》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抄本《陈莲舫先生医案》为底本进行校点,基本保持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抄本《陈莲...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建筑识图入门300例 本书特色建筑工程图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本书的目的,一是培养读者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培养读者依照国家标准,正确绘制...
《EAGLE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方法及应用》是CadSoft公司开发的一款实用的用于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的EDA软件。《EAGLE电路原理图与
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 多年前创办,专门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
尼尔·盖曼,作家、记者、诗人、编剧、制片人和导演。多本《纽约时报》畅销书的作者。作品覆盖幻想小说、图像小说、儿童文学等多个领域。图书代表作有《蜘蛛男孩》《乌有乡...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已经完成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
《活动策划 流量获取 经典模型应用 销售转化 品牌塑造》从互联网困境讲起,讲清活动策划的优势,随后将经典模型融入活动策划方案中,通过层层拆解并梳理策划思路,来帮...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上)》内容简介: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均来自于日内瓦的“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League of Nations an
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解读IFI-8-(最新版) 本书特色《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共涉及*新版本的国外紧固件标准数百个,包括紧固件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两大方面...
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
《自然》杂志、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纽约大学等机构推荐,科技是一种思维方式,耶鲁大学生物伦理学跨学科中心的主管瓦拉赫教授的科技思维,带你看懂国家未来和财富机遇中的...
无妙手神针:王登旗针灸医案实录 本书特色 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先生亲传弟子 广西名老中医王登旗教授 学术经验集首次面世 99则针灸医案 挽危救急去疴 本书为广西名老...
临床药物手册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西药类,下篇为中成药类。药物选择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常用,对每种药从别名、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
艾迪特·索德格朗(Edith Sodergran),芬兰瑞典语诗人,北欧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诗歌在芬兰和瑞典家喻户晓,被认为是“瑞典语迄今为止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