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 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
—Gerard A. Postiglion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受教育者的分类,是书作者提供给学界的一个知识亮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它的结论,它将给教育学和社会学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结果变量,雅君则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指出“上大学”是一种“技艺”,经过层层选拔而胜出的相对弱势家庭孩子,可能因为文化障碍而经受更深刻的困扰。这本书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学中这些困难学生的迷茫与苦痛,更促使我们去反思大学教育,以寻求更加包容与公平的大学社区。
—余秀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社会舆论还在争辩不同背景的青年如何才能公平地走向社会的时候,雅君的这份教育与文化社会学专著已经深化了这场争论,不仅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匣子”,而且呈现了其中的异质性。相信这本书的文化关怀和深刻意义,不仅适合学术工作者阅读,更适合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微信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创办人)
我在上大学之后,长久地困惑于两个问题:我与其他同学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是不是有某种东西是高考试卷分数所反映不出来的?直到我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上大学’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差别的传送带,而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又一重隐秘的筛选过程,一种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的、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艺”。本书直接洞穿了大学生所面临的窘境。所幸的是,雅君学姐提出了应对之法,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金玉良言。
—陈建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阅读完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慰藉并受到鼓舞,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学生生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现象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经历过哪种文化障碍的状态,都不是孤单、羞耻的。我真诚地推荐和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
—孙露(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
作者郑雅君,1990年生,甘肃张掖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2017),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曾两度获得中国社会学会颁发的“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2015),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优秀学位论文奖”(2017),北京大学“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4),“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等荣誉,博士论文获得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2017-2021)。
对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学校在多大程度上平等,而是他们离开学校时是否能不受自己社会出身的影响,在平等的原则下去迎接同辈的竞争……换句话说,学校只有使学生的前景尽可能免受其社会出身的制约,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引自章节:导论
所有这些振奋人心的事实,似乎足以令人确信: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家庭经济背景如何,只要靠勤奋学习考上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所重点大学),他/她便可以挣脱原生家庭的限制、迈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光明未来。
——引自章节:导论
★写给每一个在喧嚣都市渴望独处的灵魂!★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独居时代的心灵疗愈经典。★我们选择独居,不是因为孤独,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活着。★与《我选择独自一人...
常新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五十余部。曾获第一届、第二属、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94年度庄重文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以...
约瑟夫·拉达(Josef Lada,1887-1957),享誉世界的插画家、童话作家,捷克国宝级作家,童书插画之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弗尔特同为捷克官方最高文...
作品目录抗日战争时期(上)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
毛天东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列丛书正骨治筋108式(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正骨36式和治筋72式两篇,共11章。收录整理了平乐正骨传人郭维淮、毛天东、韦贵康...
钢结构学习指导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为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内容部分,涵盖钢结构材料和设计方法,连接和基本构件设计,屋盖结构;第二层次为综合...
作品目录序 IX前言 X如何使用本书 XII第一部分 为何要进行运动摄影 1第一章 运动摄影的重要性 3第一章总结 6第二部分 用运动
The first definitive monograph of color photographs by American street photograp...
随时随地随身携带的口袋书把故事里的乐趣带进生活日常逛街町,观竞赛,登高山,弄花草,品人情。越简单的日子,越鲜美。本书包含上面提到的五个主题,每个主题一个单本,分...
长洱,全职作家,比起写文更喜欢看文,喜欢各种有趣的故事;写作风格多变;主要作品有杂志短篇小说《职棒经理》、长篇小说《天才基本法》等。
作品目录目录 序言 一 弹性自生 ――中国小农经济的特质和功能 1.1历史的早产儿 1.2早产文明的变种 1.3搏击中再生 1.4并容――统
赫舍尔(Abraham Joshua Heschel,1907~72),波兰出生的美国犹太拉比,二次大战时在纳粹德国失去母亲与姊妹,流亡至美国后,在美国犹太神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最新修正版 本书特色 本法旨在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内容简介 一、考虑到读者需求的广泛性,本书立足点面结合,统盘兼顾的原则,在名词的选注上,基本上分为专业性和普及性两大类。二、将一些名词,...
4個手勢,就能重啟免疫系統和自癒系統,根除各種生理與心理問題?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全世界140個國家都有人可以證明!★美國亞馬遜上市一週售出35000冊,讀者反應...
名老中医糖尿病辨治枢要 本书特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中医大家笃行敏思,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方面各有所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作者立于临床实用性,对这一...
本草原始 内容简介 卷之一 草部上黄精生地黄熟地黄白术苍术透骨草茈胡银茈胡麦门冬沙参五味子车前茵陈蒿山药泽泻远志龙胆巴戟天卫矛细辛石斛肉苁蓉草苁蓉甘草牛膝黄连地...
风轻所著的《盛世医妃(上中下完美终结)》是一部长篇小说。一出金陵三千里,以为从此是晴天。无奈,皇帝陛下磨刀霍霍向皇叔,燕
Make personalized marketing a reality with this practical guide to predictive an...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