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摧毁了西方思想的基石。上帝之死、超人和奴隶道德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我们的文化当中,而他也是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哲学家之一。
尼采本人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是自传性的,而在这本祛除神话的书中,苏•普里多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才华横溢、怪异非凡且厄运缠身的人的世界,并照见了那些塑造其生命及作品的人物与事件。
从他早年平静虔诚而又笼罩在其父亲的神秘死亡之下的基督教成长经历,到他在高山之上孤独的哲学沉思,再到他最终陷入疯狂的恐怖与悲怆,普里多以其洞察力和敏感性探索了尼采的心智、情感和精神生活。
本书深深勾勒出尼采生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肖像,令人难忘:理查德•瓦格纳和科西玛•瓦格纳,露•莎乐美——让他心碎神伤的蛇蝎美人,以及伊丽莎白,他那位狂信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妹妹,她背叛他,篡改他的文本,任由纳粹肆意滥用。
今时今日,尼采的思想仍然同时为左派和右派所采纳。要了解这位预见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动荡时代,并为之寻求解决方案的哲学家,《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绝对是一部无法绕开的传记。
*********************
“此书对于尼采生平的鲜活描述,既是对这位哲学家的探究性侧写,也是对其作品的敏锐评价……尼采常常担心自己会被误读和误用,事实上,误读和误用在过去与现在都从未停止,而这更凸显了如此书般明晰解读的价值。”
——《纽约客》
“一部杰出的传记,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约翰•凯里(John Carey),《星期日泰晤士报》
“典范性的传记作品……尼采被生动地唤醒,并走出了混乱与流言的迷雾……一帧细腻严谨的肖像。”
——帕鲁尔•塞加尔(Parul Seghal),《纽约时报》
“自1889年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都灵广场上抱住一匹马并失去理智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呼唤这样一部传记。普里多向这位最炽烈的哲学家-诗人投以平静而安宁的光束,并产生了极富启发性的效果。”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卫报》
作者简介
苏•普里多(Sue Prideaux,1946— ),英国小说家、传记作者。代表作有《爱德华•蒙克:呐喊背后》(2005年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传记奖)、《斯特林堡:一生》(2012年获“达夫•库珀奖”,并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的候选名单)、《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2019年获“霍桑登文学奖”)等。
译者简介
刘翔(1982— ),女,四川成都人,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社会理论、法国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
尼采5岁时他的母亲就教他读书写字。男孩的教育始于6岁,1850年,他被送进一所供穷人的孩子就读的市立学校。他那位颇具身份意识的妹妹伊丽莎白在为其兄长所写的传记中指出,这是因为埃德穆特祖母有一套理论,即“在8岁或10岁之前,所有的孩子,即使社会地位天差地远,都应该一道接受教育,这样,来自上流社会的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下层社会所特有的心态”。不过,根据他们母亲的说法,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尼采去那里读书无非是因为他们穷。尼采的早熟、严肃及其思想和话语的精确性,再加上他那双在聚焦客观物体时不断出现问题的高度近视的眼睛,这一切都使得他很不合群。他被戏称为“小牧师”,还被人取笑。
——引自章节:第一章音乐之夜/1
有关尼采的作品中往往出现这样的句子“兄妹俩过分亲密”或是“兄妹情太深”,这些描述是在为哗众取宠的文学骗局之猖獗添砖加瓦。直到2000年,在1951年初版的近50年后,也是尼采逝世整整一个世纪后,一本据称是尼采写的书《我和我妹妹》仍在重印。“在满屋子没有男人的女性中长大的男孩”,该书的广告写道。“尼采和他妹妹之间被压抑了50年的古怪关系,终于在这位哲学家的自白中得以吐露。这是一个声名卓著的哥哥和一个野心勃勃的妹妹的故事,他们自幼就有肉体之爱,成年后依然如此一而其他所有男性和女性都被排除在外。读者只消略读几页这本令人室息的书,就会明白为什么它被迫尘封至今。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以可怕的诚挚讲述了他如何逐渐陷入一个极其危险的爱情陷阱,这个陷阱令他无法结婚,并导致他妹妹唯一的丈夫自杀。《我和我妹妹》成书于耶拿的一家精神病院。毫无疑问,这是他针对其家人的精心策划的报复,因为他们拒绝让他发布一份更早且更温和的自白书一《看哪这人》,该书直到他死后10年才得以问世。《我和我妹妹》不得不等待50年以上,因为必须等这出伟大戏剧中所有演员全数离世,才能公之于众。”这是一个从开头就令人作呕的故事,在他们的弟弟约瑟夫死去的那个夜晚,伊丽莎白爬到他的床上,发生了第一次“她那胖乎乎的手指的施为”。有鉴于当时伊丽莎白年仅两岁,而尼采也不过4岁,逻辑和理性一开始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然而,一旦丑闻传开,良好的判断力就往往会被轰动效应所压制。大学者沃尔特·考夫曼以高超的语言学技巧解析了这本书,但直到多年后,该书才被揭穿为伪作——它是造假者和惯犯塞缪尔·罗斯笔耕不辍的产物。罗斯的匿名或假名出版物包括《查泰莱夫人的丈夫》(1931)、《弗兰克·哈里斯的私生活》(1931)、《布玛拉普:一个处男的故事》(1947)、《我曾是希特勒的医生》(1951),以及《儿时的玛丽莲·梦露遭到其精...
——引自章节:第七章观念地震/133
保健按摩大全 内容简介 基础知识,经络穴位,解剖生理,手法要领,经营管理,考试大纲,中医治疗,港式踩背,泰式按摩,日式指压,韩式松骨,欧式油压,运动按摩,美式整...
Python is a new and innovative scripting language. It is set to replace Perl as ...
藤田翔,日本当红插画家,从业不久,凭着灵活多元的创作风格,以及对设计工作的独到思路,他为许多企业品牌、商业活动设计了大量耳目一新、令人惊叹的文宣海报、手册等。同...
作品目录1841年初版序言1843年 第二版序言1848年 第三版序言导&n...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与张志良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配套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教材。但也自成体系,可单独使用。每章均给出了基本知识点...
荣格,是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称他为“王储”。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举荐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
《伯希和北京日记(新民说)》内容简介:本书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
宪治与主权 本书特色 何为宪政?我*早的认识结晶为《宪政初论》,名之曰“初论”,实为“初识”,不过是将我博士期间读过的有关知识融会在一起而已,考虑到建国以后还没...
看守所规范化研究 本书特色 看守所是观察一个国家法治文明水平和司法制度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本书分上下两编,一共七章。绪论先概括介绍了看守所的发展脉络。上编:看守...
作品目录第一章 发生了什么 一、第三波的肇始 二、民主的含义 三、民主化浪潮 四、民主化的问题 第二章 为什么发生 一、对浪潮的
夏伯嘉(R.PO—CHIA HSI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Edwin Erle Sparks讲座讲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出生于香港,先后求学于香港地区、英...
◆80组经典配色组合,讲透20世纪百年色彩潮流◆来自全球色彩权威机构潘通PANTONE的世纪色彩美学报告◆解析各年代300件经典作品的配色密码,遍布艺术、设计、...
劉琳,1939年生,貴州丹寨人。四川大學教授。1959年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調校古籍整理研究所任副所長,《全宋文》兩主編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爲...
女人的故事,或说男女的故事,从这里开始…….金马奖编剧、《父后七日》作者刘梓洁首部短篇小说集历时十年创作完成,曾获联合文学小说奖项.一个不被珍惜与不被选择的女人...
克里福德·西马克(Clfford D. Simak,1904—1988)是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由于他出生并成长于美国西部的农村,因而在他的科幻作品中往往有一种浓...
[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卡尔•齐默,《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等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进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读物。1994 年获埃...
柯南.道爾、克拉克•A•史密斯、江戶川亂步、史蒂芬.金的啟蒙者偵探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最完整譯本愛倫坡說:「我可以花一個世紀來等待讀者……」但,一進入愛倫坡驚悚世...
AwitchapprenticefromSalemdiscoversthatsheisthegreat-granddaughterofDraculafromTr...
精彩摘录准备一个可以密封的瓶子,里面装满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把水冻成冰块,每天早上起床时,就把这个小瓶子拿到卫生间,
日本行政法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日本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规则及学术观点,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在了解日本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制度架构的同时,理解各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