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当现象被描述得越来越细致,待解答的问题却没有随着日进的详尽而减少。研究世界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探到问题内部的通道也增加了许多,对问题的解释力度和逼近真相的程度却好像又不完全由入口的不同而决定。奥利弗・萨克斯一生在多个范畴中累进智育,单从他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科学尚博”;他既关心“物的科学”,也尤在意“心的科学”,“知道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独一无二,知道自己的远古传承,知道我和其他所有生命形式的亲缘关系,这令我满怀欣喜。这种体认让我扎根,让我感觉自然世界是我的家园,让我怀有一份生物学上的意义感,无关我在文化世界、人类世界里扮演何种角色”。
对自然好奇了一辈子的萨克斯并没有成为零售散货的知识杂货铺,观察和推论最终将他引向创造的源头。那些令个体摆脱僵滞再度成长的时时刻刻,使萨克斯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一如其他每一个个体成为自己。人之为人的共通性质再融入彼此,个体方与群体相连。
本书的书名取自收录其中的同名随笔,启发自博尔赫斯,“时间是构成我的实体。时间是带我涌涌向前的河流,但我就是河流”。另经奥利弗・萨克斯基金会准许,出版方选用了以萨克斯名字命名的蕨类手绘图,制作了两款书签,随机插放。书的开本和装帧适合大家带去户外阅读,愿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收获如夏日绿意般盎然的生命冲动。
◎ 媒体推荐
当奥利弗・萨克斯从记忆写到弗洛伊德对神经科学鲜为人知的贡献、达尔文对兰花的痴迷和创造性的本质时,他那颗温慈的聪颖头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
——《脑洞大开》(Brainspickings)
迷人且不空洞……将《意识的河流》凝聚成一体的是浑然于萨克斯身上独特的理性严谨、如孩童般的惊奇觉知、满腹书卷和温情柔软。还有哪位作者会像萨克斯一样逍遥恣意、如此欢笑与泪水齐飞地添加脚注?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在萨克斯的一生中,他对生命的惊叹、求索的激情和追溯前辈智者时所怀有的感恩之心似乎从未枯竭;他笔下的一切都被这些微光照亮。正是因为他对新理念和新经验敞开思维,还有他视变化如绝大多数人类的生物学过程,这一切有机合成了他产出的所有工作。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 内容简介
记录过各种各样神经系统异常案例的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是20世纪不容忽视的一颗头脑。他对客观世界的科学问题和观念充满好奇,也对人类经验的特异性饱含深情。他深情在不囿于经验和客观的二分,当固守单一学科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现象时,他会向创造性敞开思维。他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范畴之间的游刃有余不是为了彰显博学,而是,只有这样融会贯通,才能让他真正通向对人、对整个生命世界的理解。
萨克斯于2015年8月离世,本书的篇目大纲由他亲自选定,彼时谁都不知道他的生命已只剩下区区两周时间。我们可以读到在去世同年早些时候刚经历过全麻栓塞手术的萨克斯如何快速地被各种生机勃勃的念头重新充盈思考,也可以读回孩提时代的萨克斯专心致志地通过摄影捕捉蕨类卷牙的展开速度。这颗蓬勃运转到生命终点的大脑和深情脉动到最后一刻的心灵,在本书中不避童真地召唤出对他启发至深的三大人物。他如达尔文一样敏锐观察自然人间的万物万事,细致记录,随时准备投入任何一条推论的激流;他也受到威廉・詹姆斯的感召,始终对构成我们的时时刻刻保持关注;他浸润在多学科中的创造性心灵凝聚且灵动,所以不至于从经验中彻底抽身,而是和弗洛伊德一样,看得到人类行为的最神秘莫测处。
本书共辑录10篇长文随笔(essay),探讨了演化、植物学、化学、医学、神经科学和艺术,还有关于速度和时间感知、记忆和创造性的研究与沉思。本书题献给的是萨克斯三十多年的挚友与良师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正是这位在《纽约书评》争鸣五十多年的历史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灵魂人物最初选中发表萨克斯的写作。
◎著者
奥利弗・萨克斯,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15年病逝于纽约。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FRCP),曾经是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教授,被《纽约时报》誉为“医学界的桂冠诗人”。他仔细收集过多种神经系统异常案例,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著有《错把妻子当帽子》《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等畅销书籍。其中,描述了20世纪初嗜睡性脑炎患者的《苏醒》一书启发了电影《无语问苍天》,该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萨克斯博士曾长期为《纽约客》和《纽约书评》撰稿。
◎译者
陈晓菲,人类学硕士,文学和精神分析爱好者。
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之后,达尔文才把全部注意力转向植物。他早期主要是一个观察者和收集者,而现在,实验成了他获取新知识的首要方式。
——引自章节:达尔文与花的秘密
人们有时会说,上帝在细节中——但是,对达尔文而言,不是上帝而是自然选择,经过数百万年的运作,从细节中照显出来,这些细节若非借历史与演化之光便不可测透,毫无意义。
——引自章节:达尔文与花的秘密
作品目录总序 凡例 前言 序章 “道教”的构造 一、“道教”的形成 二、“道教”的构造 三、“道教”与天师道 第一章 神仙道的形
“《阿飞正传》里梁朝伟只出现在最后的三分钟。在一间狭窄的阁楼小屋里,他叼着烟修指甲,穿衣,拾起桌上的打火机、零钱钞票、手表和扑克牌装进兜里,叠好白色手帕插进前胸...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生,1997年去世。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从沈从文、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毕业后做过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
阿利斯泰尔企业家、作家、演讲家,用户体验管理先锋公司Coradiant联合创始人。曾花大量时间研究各种规模的组织如何使用数据做出优良决策、加速创业过程。他职业生...
作品目录卷一 贵池傩记贵池傩卷二 昆曲探幽两头脱空的尴尬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充分的理性自觉美学格局的
同砚集医话-谢子衡临证备忘录 本书特色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同砚集医话:谢子衡临证备忘录》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同砚集医话-谢子衡临证备忘录 目录 一、青囊...
上海里弄民居 本书特色 上海里弄民居,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住宅建筑类型,伴随着城市的繁荣而出现和发展。本书分析了它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条件,介绍了它的分布于规模...
《中国震撼世界》讲述的是中国解放战争的故事,但是其观察角度和我们以往所熟悉的教科书版、小说版或小人书版大不相同。其主体部分是一个边走边看的记者眼中的解放区农村的...
内容简介本书为两位美国重要女性作家、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与卡森·麦卡勒斯写给孩子们的作品合集,包含普拉斯的一首童谣及两篇童话、麦卡勒斯的二十二首童诗。《没问题西...
张晖,1938年4月生,攻读波斯语专业,从事波斯古典文学的研究与翻译,著译有九部,在各种报刊发表的诗文有一百多篇。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他被授予“...
韦恩·韦登(Wayne Weiten)毕业于布拉德利大学,并于198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杜佩奇学院和圣塔克拉拉大学任教,现就职于拉斯维...
张萌:北师大英国语言文学与经济学双学位,保送直博功能语言学与脑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时间效率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微博大V下班加油站创始人,帮助500万青年提升竞争...
我们常常说,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尤其在择业这件事情上,一个选择,直接影响你或你的孩子成年后20%~60%时间里的生命质量。所以,面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你可能...
茱莉亚·肖(Dr. Julia Shaw)伦敦大学学院高级研究员,犯罪心理学与记忆科学领域专家。曾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参与编写过多部心理学教科书...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大成之作读历史归根结底是读人性“夏坚勇懂人性,帝王君臣都是人,懂人性自然也会懂帝王。不过是将心比心,贴近各人心理罢了。”《...
《凝视深渊》内容简介:1978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沃尔伯特·伯吉斯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时的她已经是美国性暴力受害者心理创
法律英语-(第三版) 本书特色 《法律英语(第3版)》是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经典原著介绍了英美法律体系,涵盖了法...
★编辑推荐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开放的叙事结构和舒缓忧郁的气氛,对当代欧洲电影风格形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无可代替的地位。然而,他的名字在有...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彭泽。1957年迁居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嘉兴人,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翻译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著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其文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