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社会处在波动与变革中,思想、文化理念面临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的变化。女性运动也走到了重要节点。年轻一代提出了“新女性”的观念,倡导“婚恋自主”与“人格独立”,无形中改写了“新女性”“旧女性”两代中国女性的人生。
本书重述新文化时期知名的三宗离婚与八段婚姻。作者孔慧怡一反男性中心的传记传统,寻找历史中失落的女性声音,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讲述朱安、许广平、江冬秀、曹珮声、张幼仪、陆小曼、林徽音的婚恋故事,展现巨变时代中“新”“旧”两代女性波澜起伏的命运。
通过这七个性格、背景各异的人物,本书试图探讨当时女子面对的实际问题,描绘出变革时期下中国妇女的各种面貌。她们的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观念,反思五四史观对女性的论述和表达。
————————
我们如何定义与理解中国、现代、新女性?在自由、独立、新知的大纛下,她们有多少向往与怅惘,抗拒与妥协?孔慧怡以有情的眼光,细腻的考证重新述说五四女性的婚恋故事。这些故事投射一个剧烈转变的时代里,女性在前卫与保守,个体与舆论,机缘与情志间的纠缠与抉择。多少年后,她们的故事依然令人低徊感动。传奇不奇——因为无比真实。(王德威)
讲述“五四”一代名人的婚姻故事的著作堪称汗牛充栋,可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里,这却是第一本真正称得上“女方的故事”的书,第一本特意选择那些在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也在后人的评述中位居边缘的女性人物,将灯光对准她们的书,第一本以细腻、平和,不乏洞见的叙述笔法,从那些女性的角度来讲述五四婚姻的书。因此,它对一百年来有关五四婚姻——乃至整个五四历史——的明显偏于“男方”的主流叙事,是能起到尖锐的纠偏作用的。(王晓明)
有可信的研究作为根据,有深入的分析和独特的见地;文笔也活泼有趣,难能可贵的是从当事人女性的角度设身处地写她的处境和感受。(张曼仪)
《五四婚姻》选题独具只眼,多从一正一反的镜像来写“新女性”与“旧女性”,对两方面皆体贴入微,充满“同情之理解”、甚至“同情之欣赏”,消解新旧女性之间的价值对立。在孔慧怡笔下,“旧女性”第一次从依附的阴影中走出,浮出历史地表,作为主体被观照,被理解,被表达。作者对照着写,读者对照着读,每一个女性的命运都折射出新旧裂变大时代下个体的血与泪、困惑与挣扎,而她们以生命求索的一些议题,迄今为止依然有时代意义。(林峥)
孔慧怡(Eva Hung)
生于香港。香港大学一级荣誉文学士、哲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1986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旋即出掌翻译研究中心及国际刊物《译丛》,致力推动香港文学英译和中国翻译传统之基础研究,又创立亚洲翻译史国际研讨会系列;在任20年后,毅然辞职,寻找个人空间。文艺创作包括中文散文、短篇小说和英语诗歌。代表作品包括《重写翻译史》、《不带感伤的回忆》(获香港文学双年奖)及 《寻找声音》(获香港书奖)。
“新女性”观念中国妇女运动的起源不在20世纪,而在19世纪;在妇女运动初始的二三十年,最卖力倡议和推动变革的不是女性,而是男人。19世纪下半叶,中国面对列强的威胁,有识之士不论在朝在野,都认定了自强乃救国之本,于是锐意维新;正是他们率先把“妇女问题”列入社会改革议程。但是当时在他们眼中,妇女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既没有主动性,也不是主体。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还大力批评说:“妇人干涉政治[指欧美妇女参政],在今日之社会,实利少而弊多。”由此可见维新时期的女性观发展到什么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第二个十年这三四十年间,在中国以男性为主力推动的妇女运动有两大口号,第一是“反缠足”,第二是“兴女学”;前者为了提高女性的体能,后者则是提高女性的智能。当时不论维新派还是革命派的男性都认为这是“强民”的基础。改革者眼中的女性国民是潜在的社会资源,他们的目标是把这资源引进强国兴邦的大潮中;改革蓝图上的新女性所占的位置可以用“贤妻良母”四个字概括。她们固然不能再像先辈那样身体孱弱,不受教育,但她们在体力和心智方面的发展仍然只是为了履行传统家庭中的角色,通过对家中男性的支持和培育,为增强国力作出贡献,因此当时另一个流行口号就是“国民之母”。
——引自章节:第一章贴身的历史:八段婚姻与三宗离婚
求变的种子落入中国思想界的土壤,生根发芽后就进入了新阶段。当时年青一代知识分子有机会亲身接触西方社会模式,为中国新女性运动提供了参照的榜样。新文化运动发起人之一胡适的观点如何因个人体验而改变,就是个好的例子。他到美国留学以前,认为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为国人制造贤妻良母;到美国几年以后,他观察西方社会的标准,目睹美国女性在社会上的位置,又与当地女性建立深厚的交谊,导致他的想法明显改变了,认为女子运动的最高标的应该是“造成一种能自由独立的女子”。“自由独立”正是中国妇女运动第二浪的核心价值。20世纪第二个十年,女性角色划定于传统家庭结构这种想法受到挑战,而有关“妇女问题”的讨论也进入了激进阶段。这个新趋势与同时期酝酿的新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文化运动最关注的,是打破传统家庭尊卑长幼的运作模式,争取个人和个性解放。这个新潮流打造了另一种理想女性的形象,抛弃了配合传统家庭结构的“贤妻良母”观念,改为标榜“五四”新女性的“独立人格”。当时的女性要取得人格独立的资格,需要符合下面几项条件:一、在新式学堂受教育;二、毕业后有一份职业;三、婚姻自主;四、参与公众生活,而不是只在家庭范围内活动。虽说条件有四项,但教育明显是其他三项的敲门砖。受过被认可的新式学堂教育,才有可能在新社会谋职;有了固定职业才能经济独立;能够经济独立,在婚姻自主方面才有更大把握。至于公众活动,更需要教育和职业提供的知识和自信,而婚姻自主亦可以保证女性不会受到丈夫或夫家压制,被阻止参与社会活动。上面说的是新理念,但理念和现实情况总有些差距。事实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都愿意投入工作又或是服务社会的,因此除了上面理正词严的四大条件之外,表面看似肤浅的描写也值得大家注意。综合当时妇女刊物的征文来稿,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新女性形象,反映社会大众日常接触的事实:装束时髦,擅长音乐、唱歌、跳舞交际等,身旁总不乏...
——引自章节:第一章贴身的历史:八段婚姻与三宗离婚
通过更全面地了解衰老究竟是什么,弄清楚人类衰老的科学和生物学原理、人类衰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更幸福地度过未来的岁月——这是我写作这本书的愿景。我希望所有...
亚历山德拉?拉玛教授 是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和波特曼(Portman)NHS 基金会的心理治疗发展部主任和波特曼诊所的成人心理治疗师。她是英国精神分...
运载火箭地面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 本书特色 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中,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学科上居领先地位的基础科学理论图书;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
医学影像疑难病例解读 本书特色 医学影像诊断是应用医学知识,特别是影像学知识对具体病例的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综合判断的思维过程。通常对常见病、典型病诊断不难,但...
小川叔全宇宙无敌暖男大叔豆瓣最受欢迎的治愈系叔叔,骂过无数迷茫之人之后依然被大家爱着。每天收到无数豆油和私信。ONE•一个 耳光大师专门在一个问答栏目,粉碎职场...
作者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青年时投身法律和政治,曾任职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其代表作有《论国家...
证据法学 本书特色 《证据法学》通过借鉴美国证据法学理论、参酌中国制度传统,构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证据法学体系,是当时中国证据法教材的代表作之。充分体现了东吴法学...
周兵,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中国艺术史博士,现担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0年间,历任中央电视台《东...
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教师,开设通识课“大学生情感认知”,著有《人情练达的学问》。致力于情感、处世、心理的研究与训练,让学生成为情感与处世高手,成就事业,快乐生活...
胜者为福尔摩斯 败者为华生伊贺之乡俳句比拟杀人×护城河幽灵之谜×高中合宿集训杀人事件朋友,对手?高中生伊贺桃与上野青的侦探对决推理——也是提示和承认的对话---...
IntheValleyofKingGoodness,themostbeautifulplaceonearth,reigntwokindroyals,Elizab...
建筑安全实用读本——施工管理六大关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建筑安全管理实践经验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建筑施工六大安全管理关(录用关、施工关、...
10至13世纪,辽、金、蒙古相继兴起并入侵中原,与宋形成势力均衡的局面,外交遂成为两宋维系政权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两宋与周边政权举行过无数次谈判,订立了许多条...
☆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愿你旅途漫长,充满冒险,充满发现。☆ 奥登、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蒙塔莱、塞弗里斯、埃利蒂斯……众多名家推崇备至的现代诗歌先驱。...
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 本书特色 雅各布斯是世界上*著名的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之一,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名。该书以其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
作者:橙乃ままれ棲息於東京墨東平民住宅區的神奇生物。大約從2000年開始,在網路一角堆放一些不像樣的文章,非常喜歡各式各樣的文章,是一種會吃掉文章並製造文章的全...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1)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著名中医临床家祖传方、验方和临床习惯使用的经验方药。按照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尊重原著、原人、原方、原案的编...
唐纳德•克雷,英国人,现任罗格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以及《思想史》期刊的执行主编。他常年专研思想史与观念史,在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其著作主要包括《人类的尺度:西方社...
作者简介潘伟君,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93年起从事证券投资,曾长期担任机构独立操盘手,著有《追求完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