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共发表文章约4000篇,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新中国几代史学工作者的成果结晶,作者涵括从郭沫若等20世纪中叶即已名扬天下的史学巨匠,直至新世纪方始崭露头角的学界新秀,体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发展的*高水平及演进路向。因此,从学术史发展与演变的意义来讲,《历史研究》的五十年,也即是新中国史学发展的缩影。为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丛书,以纪念《历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
《历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就创办《历史研究》首次提出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研究历史。郭沫若直接领导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组建工作。**届编委会成员有郭沫若、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杜国痒、吴晗、季羡林、侯外庐、胡绳、范文澜、陈垣、陈寅恪、夏鼐、嵇文甫、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历任主编有尹达、黎澍、庞朴、徐宗勉、田居俭、宋德金、李新达、张亦工等。
《历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双月刊。主要栏目:专题研究、理论与方法、史家与史学、讨论与评议、书评、读史札记、学术述评、国外新书评介、读者来信等。
《历史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威历史专业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部分论文由《中国社会科学》翻译介绍到国外。
学术书评是学术研究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规则和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书评,旨在繁荣学术,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的“征稿简约”即将“国内外史学界重要论著的评论或介绍”作为五项主要“本刊内容”之一。五十年来,共发表各类书评340篇,占文章总数的8.5%。书评一直是这份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3年8月,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册面世,引起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召开座谈会,对范著的各个方面展开了讨论。讨论成果以座谈会记录形式发表于《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这可视为《历史研究》发表的**篇书评。该书评本着“开展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提高科学水平的必要条件”的精神,首先肯定了“范著修订本比起旧本有了很大的提高;旧本某些不符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已加改正;对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了新的估量;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一些具体的分析”。然后笔锋一转,“但是,由于中国上古史存在的问题很多,且史料的复杂,本书的某些论证和征引,也还有可商榷的地方。”随即从“有关理论的一些问题”、“史料的运用和解释问题”、“体例及其他问题”三个方面,对范著提出了不同意见。尽管这篇书评不免时代印痕,如认为应将“美帝国主义学者所复原”的北京猿人模型的插图换成“苏联学者”的复原图片,但纵观全文,这是一篇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性书评,全文毫无溢美之词,在阐述不同见解时,论述平实。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篇书评中呼吸到那个时代健康正常的学术空气。遗憾的是,这种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氛围未能长久延续,不断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政治正确”成为包括书评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著的**原则,“文革”时期更发展到极致,学术成了政治的婢女;书评也成了无情打击和无聊吹捧的工具。1978年以后,中国历史学起死回生,但不良学风也潜滋暗长,庸俗化书评即是显例之一。学术含量低、采用八股程式、形同劣质广告的书评大行其道,助长了文化垃圾的泛滥,污染了学术空气。学界同仁一再呼吁史学杂志改进书评工作,希望由此人手,进而逐步恢复中国历史学的良好学风和优良传统。1996年春,在中国史学会东方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先生的倡议及支持下,在张亦工先生的主持下,《历史研究》等北京六家史学杂志,合作成立了史学图书评论联合工作小组,旨在通过相互沟通,相互观摩,共同促进史学杂志书评工作的学术化和规范化。在这种学术合作框架下,《历史研究》编辑部精心组织编发了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书评,其中一些严肃的批评性书评在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净化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十年来,《历史研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书评,限于篇幅,这套论文选收入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创刊初期的书评,传递了那个时代学术水平、学术环境的综合信息,然其对很多学界青年朋友来说,可能已经有些陌生,我们有意多选编了一些,却也不得不无奈地有所割爱。1996年至1998年一些书评已经收入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史学新书评》,其中多数这次就不再收入了。回顾五十年《历史研究》书评工作的历史,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撰写书评需要很高的专业学术水准,绝非雕虫小技。学术含量高的书评,品质优秀的书评,信息准确的书评,权威的书评,一定只有专家才能撰写得出来。我们曾经发表过专家撰写的高水平书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撰写高质量书评;我们愿意秉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继续发表更多更好的专家撰写的优秀书评。
楚河汉界 内容简介 戎马一生的老军人周汉突发中风住进医院,人们都以为他已成为只剩下生命指征、不会吃喝不会思想的植物上,而实际上他的思想跨上骐骥在生命隧道中驰骋;...
塑性加工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学校材料、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拓宽专业而编写的工艺类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金属塑性加工领域中锻造、板材及棒、管、型材...
中国作家别解古典小说:悟读红楼 节选 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大场景中,活跃着为数不少的颇具学者资质的作家和诗人。他们从对古典小说的深切了解和浓厚兴趣出发,或以散文...
ReviewCristisinterpretation...representsthebestdiscussionofSchmittspoliticaltheo...
红楼十二层 本书特色 红袖楼头夜吹笛,有人墙外闻声泣。花随水逝已无春。月伴云行南存音。一从石破天震惊,赢得星垂海直立。崇光泛彩香远飘,高烛赁栏影可及。卧茵饮后醉...
元明清诗名句 内容简介 [元]耶律弘基吴激高士谈完颜亮任询王寂党怀英王庭筠路铎完颜(王-寿)元好问段克己陈孚刘因赵孟颊杨载范梈谢宗可虞集揭侯斯王冕张昱杨维桢萨都...
周汝昌:红楼小讲/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红楼小讲》大学小书之一,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继胡适、俞平伯等大师之后当代红学研究**人以风流文采讲解·文采风流**书。周汝...
★希腊神话大师韦尔南,为你梳理谱系复杂的希腊神话,打开理解希腊民族精神及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希腊神话是文学和众多艺术门
北京寄生虫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张弛的《小毕的家人、爱人和他的狐朋狗友》、石康的《激情》和狗子的《到南方去飞》三部中篇新作。新千年北京闹腾得*热烈的好像是一部...
小学生分类作文集成(写景) 内容简介 从很多角度来说这本书都有其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将“快乐作文”的理念贯穿于整本书之中,使读者能在“无压力”的状...
布朗肖以一种充满激情和焦虑的学识向我们谈论了普鲁斯特、阿尔托、布洛赫、穆齐尔、亨利·詹姆斯、萨缪尔·贝克特、马拉美以及其
俄罗斯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 本书特色 我国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发现,在为数众多的俄罗斯文学史、文学选读、作家研究专著、文学理论和批...
儿童文学概论 本书特色 儿童文学是有高度的学科,儿童文学研究是有特殊难度的学问。本概论的儿童文学文体分类方法清晰、准确地勾画出了儿童文学在文类上不同于成人文学的...
被诅咒的诗人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一部残酷的辩证法。在这里选取并加以描述的19世纪几个法国诗人,造成他们选择困境的东西在今天也正折磨着我们,这种...
一个人的诗歌史 本书特色 著名诗人王家新等作序,一个古典时代的光荣和梦想,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历史和心灵史! 一部论述中国诗人生活史和创作史的诗学随笔,一幅中国新...
名家学术经典--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为名家学术经典之一。 序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版1印★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发展...
SL32-2014替代SL32-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32-2014·替代SL 32-92):水工...
重启古典诗学-增订版 本书特色 刘小枫的古典学视野,关于古典教育的教诲,打破文史哲学科划分,以传授历代经典为学业,营构坚实的高等教育的文明基础。(今日)“国学”...
直面巩利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和张艺谋一起合作的日子、在香港娱乐圈、陈凯歌的女主角、和孙周创造的新时代、对电影永远钟情、走向国际的脚步等内容。直面巩利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