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共发表文章约4000篇,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新中国几代史学工作者的成果结晶,作者涵括从郭沫若等20世纪中叶即已名扬天下的史学巨匠,直至新世纪方始崭露头角的学界新秀,体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发展的*高水平及演进路向。因此,从学术史发展与演变的意义来讲,《历史研究》的五十年,也即是新中国史学发展的缩影。为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丛书,以纪念《历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
《历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就创办《历史研究》首次提出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研究历史。郭沫若直接领导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组建工作。**届编委会成员有郭沫若、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杜国痒、吴晗、季羡林、侯外庐、胡绳、范文澜、陈垣、陈寅恪、夏鼐、嵇文甫、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历任主编有尹达、黎澍、庞朴、徐宗勉、田居俭、宋德金、李新达、张亦工等。
《历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双月刊。主要栏目:专题研究、理论与方法、史家与史学、讨论与评议、书评、读史札记、学术述评、国外新书评介、读者来信等。
《历史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威历史专业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部分论文由《中国社会科学》翻译介绍到国外。
学术书评是学术研究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规则和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书评,旨在繁荣学术,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的“征稿简约”即将“国内外史学界重要论著的评论或介绍”作为五项主要“本刊内容”之一。五十年来,共发表各类书评340篇,占文章总数的8.5%。书评一直是这份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3年8月,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册面世,引起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召开座谈会,对范著的各个方面展开了讨论。讨论成果以座谈会记录形式发表于《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这可视为《历史研究》发表的**篇书评。该书评本着“开展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提高科学水平的必要条件”的精神,首先肯定了“范著修订本比起旧本有了很大的提高;旧本某些不符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已加改正;对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了新的估量;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一些具体的分析”。然后笔锋一转,“但是,由于中国上古史存在的问题很多,且史料的复杂,本书的某些论证和征引,也还有可商榷的地方。”随即从“有关理论的一些问题”、“史料的运用和解释问题”、“体例及其他问题”三个方面,对范著提出了不同意见。尽管这篇书评不免时代印痕,如认为应将“美帝国主义学者所复原”的北京猿人模型的插图换成“苏联学者”的复原图片,但纵观全文,这是一篇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性书评,全文毫无溢美之词,在阐述不同见解时,论述平实。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篇书评中呼吸到那个时代健康正常的学术空气。遗憾的是,这种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氛围未能长久延续,不断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政治正确”成为包括书评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著的**原则,“文革”时期更发展到极致,学术成了政治的婢女;书评也成了无情打击和无聊吹捧的工具。1978年以后,中国历史学起死回生,但不良学风也潜滋暗长,庸俗化书评即是显例之一。学术含量低、采用八股程式、形同劣质广告的书评大行其道,助长了文化垃圾的泛滥,污染了学术空气。学界同仁一再呼吁史学杂志改进书评工作,希望由此人手,进而逐步恢复中国历史学的良好学风和优良传统。1996年春,在中国史学会东方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先生的倡议及支持下,在张亦工先生的主持下,《历史研究》等北京六家史学杂志,合作成立了史学图书评论联合工作小组,旨在通过相互沟通,相互观摩,共同促进史学杂志书评工作的学术化和规范化。在这种学术合作框架下,《历史研究》编辑部精心组织编发了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书评,其中一些严肃的批评性书评在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净化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十年来,《历史研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书评,限于篇幅,这套论文选收入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创刊初期的书评,传递了那个时代学术水平、学术环境的综合信息,然其对很多学界青年朋友来说,可能已经有些陌生,我们有意多选编了一些,却也不得不无奈地有所割爱。1996年至1998年一些书评已经收入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史学新书评》,其中多数这次就不再收入了。回顾五十年《历史研究》书评工作的历史,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撰写书评需要很高的专业学术水准,绝非雕虫小技。学术含量高的书评,品质优秀的书评,信息准确的书评,权威的书评,一定只有专家才能撰写得出来。我们曾经发表过专家撰写的高水平书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撰写高质量书评;我们愿意秉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继续发表更多更好的专家撰写的优秀书评。
本书论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争议的问题:国际法是否允许为促进民主及人权的目的而使用武力?它由美国国际法权威亨金等一批学者所
靓女杀手 本书特色 杰瑞·科顿,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一生致力于维护正义、打击犯罪。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征服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数百万读者的心。 本书集心...
一百二十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与前八十回本相比,传播领域较广,影响范围也较大。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木活字初...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其深邃的文化学思考和精湛的叙事学解释,在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领域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中国小说发端于...
序南希的出场打捞海龟的日子巨变钥匙的印迹死在梦中的谁?一人中国人?语言学校“孩子的家”最后的拥抱乞丐的出场1990年6月30日是原
废墟上的争战-论后苏联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力之争 本书特色 《"废墟"上的争战:论后苏联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力之争》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
图解拔罐刮痧针灸足疗治百病 本书特色 《图解拔罐刮痧针灸足疗治百病(*新全彩版)》:有效地帮你驱除疾病,保健强身,永葆健康在百种实用的施治技巧手把手教你学会拔罐...
泉水对于人类,是维系生命的要物;泉水对于设计师,是灵感另一个代号;泉水对于调香师?是香水新的里程碑。『到法国,以调香师的
武夷山:碧水丹山的天然画卷 本书特色 武夷山风景区迤西40余公里,便是著名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中国东南大陆面积*大、保留*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
下一個地鐵站出口,會有人在等你嗎?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但生性樂觀;在她的想像中,世界是繽紛有趣的。她在戲裡幫助
笑学英语365天(夏) 内容简介 《笑学英语365天》系列包括“春”、“夏”、“秋”、“冬”四本书。是一套适合英语学习者的富有趣味的自助读物。书中一天一个故事,...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
这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2021版)》内容简介:孩子最大的幸运,是有懂他们的父母。中国本土儿童教育工作者周令瑜老师,既是一位拥有
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作文写作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为什么大学要求申请入学的作文、作文是申请表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择题目、进入精神状态等。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作文写...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第四部 本书特色 刘心武揭秘》冲击波高潮迭起,妙语不断;红学泰斗周汝昌倾情作序;振聋发聩听心语 全方透视识钗湘 ;揭...
现代中国文学史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书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二类:一为古文学,以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
杨式太极拳械集粹 内容简介 本書的太極拳部分包括:楊式大功架太極拳、楊式小功架太極拳和太極對拳。楊式太極拳定型大功架後,楊式小功架太極拳已為吳式太極拳繼承,因此...
小说通过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她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年龄不算大的雯雯,却先后目
宋高宗墨迹选 内容简介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宋皇帝。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