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人物随笔》《费孝通域外随笔》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识”,“写的文章也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难懂的名词和句子”;他还说,“我和文学无缘,我是圈外人物……至今实质上尚在文学的圈外,未敢探头越墙相望”。
从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费孝通译文集》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五部译著,这五部书均为西方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着作,曾在西方学术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费孝通的译本亦曾影响了一代致力於社会学、人类学的中国学子。其中《社会变迁》曾作为“汉译世界名着”於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化论》则被列为“外国民间文学理论着作翻译丛书”之一於1987年出版;《人文类型》於1991年出版修订本;《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曾作为“内部读物”於1964年少量印行过;《非洲的种族》亦於1979年由译者重译後出版。我们现将译着按翻译时间的先後分做上下两册汇编在一起,作为《费孝通文集》的续篇予以出版。
由於这五种书翻译的年代不一,时间跨度将近半个世纪,因而在人名、地名等的译法上与标准的译名有较大出入;还由於时代的关系,书中所用计量单位均为英制单位,这也是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此外,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将译着中原有的索引和与正文关系不大的对照表、换算表等进行了调整和部分删削,为了尽量保持译着的原貌,除了重新校勘外都不作改动。
《费孝通传》
是迄今为止关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权威的传记读物,传主的阅历、志趣、思想、性格等不仅跃然纸上,其理论来路和提炼过程也清晰可见,是一本研究学术大师费孝通的*新文本。
★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分别结集成《费孝通人物随笔》《费孝通域外随笔》
★ 《费孝通译文集》包括《社会变迁》、《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非洲的种族》5部曾在西方学术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的著作
★《费孝通传》是一本研究学术大师费孝通的*新文本
《费孝通人物随笔》《费孝通域外随笔》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识”,“写的文章也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难懂的名词和句子”;他还说,“我和文学无缘,我是圈外人物……至今实质上尚在文学的圈外,未敢探头越墙相望”。
从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费孝通译文集》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五部译著,这五部书均为西方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着作,曾在西方学术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费孝通的译本亦曾影响了一代致力於社会学、人类学的中国学子。其中《社会变迁》曾作为“汉译世界名着”於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化论》则被列为“外国民间文学理论着作翻译丛书”之一於1987年出版;《人文类型》於1991年出版修订本;《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曾作为“内部读物”於1964年少量印行过;《非洲的种族》亦於1979年由译者重译後出版。我们现将译着按翻译时间的先後分做上下两册汇编在一起,作为《费孝通文集》的续篇予以出版。
由於这五种书翻译的年代不一,时间跨度将近半个世纪,因而在人名、地名等的译法上与标准的译名有较大出入;还由於时代的关系,书中所用计量单位均为英制单位,这也是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此外,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将译着中原有的索引和与正文关系不大的对照表、换算表等进行了调整和部分删削,为了尽量保持译着的原貌,除了重新校勘外都不作改动。
《费孝通传》
是迄今为止关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权威的传记读物,传主的阅历、志趣、思想、性格等不仅跃然纸上,其理论来路和提炼过程也清晰可见,是一本研究学术大师费孝通的*新文本。
费孝通,(1910.11.2-2005.4.24),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费孝通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汉族,江苏吴江人。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张冠生,生于1954年,祖籍江苏,现居北京,学者,供职于民盟中央委员会。做过费孝通先生的助手十多年,深受费老先生田野调查的熏染。曾在《读书》《东方》《随笔》《天涯》等刊物发表文章,出版《乡土先知》《世纪老人的话:费孝通卷》《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远古的纸草》《纸年轮》《过去的先生》《锦书来》等作品。
大家小书:楚辞讲座 本书特色 汤炳正先生是“楚辞学”大家,他治学严谨,能于小中见大,于现象中求规律,对屈赋中许多千秋难解之谜,提出新的结...
我与昆曲 本书特色《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四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
诗经 本书特色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本书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诗人的签名,诗人的肖像,无限的遐思,永远的珍藏。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目录 序言序诗有关童年的诗(部分)无题(我一...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
内在的从容 本书特色周国平散文和随笔平装系列,共11本 《内在的从容》代表了作者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作者似乎也不例外。但是...
高兰集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高兰集》主要内容包括:是时候了,我的同胞!、起来吧!中华民族的儿女!、放下你那支笔、我们的祭礼、吊“天照应”、缝衣曲、...
《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原型设计》内容简介:一个电子商务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项目早期的策划工作是否考虑全面。通过制作高保
唐音阁诗词选集 内容简介 《唐音阁诗词选集》是丛书《当代名家诗词集》之一。作者霍松林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本书收录了从1937年至...
过一日山间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记录山间生活的随笔集。作者以流畅自然的笔调记录了生活在山林中的闲适、感悟,描绘了山林中的所有生命。晨间散步,会遇到正在开音乐...
甘露六短篇 本书特色 《甘露六短篇》是当代作家孙甘露的短篇小说集。本书精选孙甘露的六部短篇小说,包括《边境》《剧院》《镜花缘》《相同的另一把钥匙》《大师的学生》...
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王小波杂文代表作!在平民的视角,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自由理性、...
幌马车之歌 本书特色 以民众史的眼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在台湾的“战后”提出成功、深刻、感人而有力的“战后结算”,这就是《幌马车之歌》的突出而值得感谢的成就。—...
家藏文库: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推广是增进大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陶冶其情操的重要途径。随着近些年传统文化的回归,相关经典读物一直颇...
歌德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歌德抒情诗选》选译了歌德抒情诗一百七十三首,除选自《西东歌集》的诗篇依照该书排序外,全书以创作年代顺序编目。这本诗选也许还不足以反映歌...
纳兰词签注 内容简介 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具特色,*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
人民大澡堂 本书特色 《人民大澡堂》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
2015年-中国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2015年华文各大报刊随笔精萃集成,集中体现本年度汉语言随笔文体成就。精选延续历年传统,分四个部分展示,文化点击,从文化的角...
李涵秋卷-广陵潮-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全2册) 本书特色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
季羡林精选文集5-学人箴言 本书特色 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地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