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收文章,以散文为主,兼及骈文。其中,又以《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史记》等汉代散文,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韩、柳、欧、苏的散文为重点,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
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有不少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的佳作名篇;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题材、文章式样和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概貌;再加上这些文章,大多篇制短小,内容精悍,语言简洁,感情充沛,便于阅读、吟诵,便于揣摹、学习,也便于携带、收藏;所以,《古文观止》自刊行问世以来的三百多年,能风行海内,流传不衰,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古文观止〉译注》中,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简析四个部分。《古文观止》的版本较多,原文时有歧异,本书的原文以中华书局1959年版《古文观止》为蓝本,并根据文意分出段落。标点和文字以现行规范为准,但通假字、古今字基本照旧,必要时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注释部分重在解说“今译”难以解决的古代典章、器物、礼仪及有关人物史实,同时兼顾难以理解的语词。译文尽可能忠实原文,以利读者言文对照。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为了使译文尽可能畅达,翻译时自然不可处处拘泥原文,所以也免不了采用意译的办法。简析部分旨在阐明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兼及必要的文史知识。
前言
《古文观止》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
此书所辑,上起先秦,下迄明末,长达二千余年,共收录文章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编排体例,则以时代为经,作品为纬,经纬交织,以时代先后为序。
此书所收文章,以散文为主,兼及骈文。其中,又以《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史记》等汉代散文,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韩、柳、欧、苏的散文为重点,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
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有不少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的佳作名篇;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题材、文章式样和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概貌;再加上这些文章,大多篇制短小,内容精悍,语言简洁,感情充沛,便于阅读、吟诵,便于揣摹、学习,也便于携带、收藏;所以,《古文观止》自刊行问世以来的三百多年,能风行海内,流传不衰,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中国是诗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散文的国度。而散文在社会上的使用范围和它的覆盖面,又往往比诗歌更加广泛和普遍。我们纵观历史,从先秦到晚清,绵绵数千载,中国古代散文真是源远流长、作家辈出、作品充栋,美不胜收!那古色斑斓的《尚书》、《周易》,那擅长记言记事、简练而富文采的《左传》、《国语》,那铺张扬厉、雄辩滔滔的《战国策》,那语约义丰,畅达自然,或则典奥,或则质朴,或则幽深,或则明快的诸子散文,那雄深雅健的《史记》,那清新俊逸的六朝抒情散文,那恢宏瑰丽、蔚为壮观的“唐宋八大家”的传世之作,那独抒性灵、超尘脱俗的明代小品……以及那些如耿耿星辰照亮中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司马迁、班固、贾谊、诸葛亮、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袁宏道……这里展示的,正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古老民族心灵历史的一部分;这里所凝聚、积淀的,是时代的精神火花,它将永远流传和感染着后人们的思想、感情、观念和意绪,使我们一唱三叹,留连忘返。
《古文观止》一书,以名家名篇的珍品意识,面对这硕大无朋的古代散文的精神文化果实,逐代剔拔,举凡证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碑志、箴铭、传状、颂赞、辞赋、哀祭等多种门类,一概涉及搜求,编选范围极为广阔,同时,在思想上推崇儒家传统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为遴选的尺度,追求所选文章思想意识的纯粹、庄重和正大;在艺术上,则注重文章的构思、结构、谋篇、词藻、情感、手法的精巧圆熟,讲求语言艺术的表现,基本上是从“文”的角度而不是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编辑此书的。所有这些,都使得《古文观止》这本选集,有如一位颇具艺术眼光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将近三千年来中国古代散文中*珍贵的部分精华集于一室,使读者能登堂入室,概览全貌,从而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散文,有一个虽则笼统但并不模糊的印象。显然,这对于爱好古代散文并具有一定古文基础的广大读者,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散文,更加深入地熟悉和掌握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提高阅读、分析、鉴赏中国古代散文作品的能力,丰富思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无疑是大有帮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观止》不失为一本有价值、有意义的比较优秀的古文选本,其启蒙和普及的作用,不可抹煞。
毋庸讳言,《古文观止》也有其不足和局限。
《古文观止》所辑,大多是以论议擅胜的文章,儒家经书、诸子散文、纯粹的人物传记均不入选,这一点多为后世所病诟。不过,这种选材标准似乎已成为古代选家的一种基本模式。梁太子萧统早于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一千余年,他招聚文学之士,编辑《文选》,就不收经书、子书和人物传记。金圣叹评选《才子必读古文》,约早于二吴的《古文观止》三十余年,所选篇什,亦复如此。虽然其间自由古人遴选的标准和眼光,但以“观止”论之,却不能不让今天的读者感到是一种遗憾。此外,《古文观止》的个别文章,表现出极端维护封建正统和封建礼教的迂腐落后的思想意识,则是应当加以批评和扬弃气的。
《古文观止》成功与不足并存,价值与局限同在。但从总体上看,此书所选的大部分文章特别是那些传世名篇,其思想性和艺术价值,都无可争议,值得肯定。作为一部繁简适中、精当畅达的古代散文的普及读本,它当之无愧,并必能传之久远。这,正是我们注释、翻译和评析《古文观止》的根据和价值之所在。
在我们编写的《〈古文观止〉译注》中,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简析四个部分。《古文观止》的版本较多,原文时有歧异,本书的原文以中华书局1959年版《古文观止》为蓝本,并根据文意分出段落。标点和文字以现行规范为准,但通假字、古今字基本照旧,必要时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注释部分重在解说“今译”难以解决的古代典章、器物、礼仪及有关人物史实,同时兼顾难以理解的语词。译文尽可能忠实原文,以利读者言文对照。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为了使译文尽可能畅达,翻译时自然不可处处拘泥原文,所以也免不了采用意译的办法。简析部分旨在阐明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兼及必要的文史知识。
本书的编纂虽充分吸收了前贤与时人的研究成果,但限于编者水平,谬误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建筑家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随笔绘本。作者以猫的视角看待工业文明的城市,以猫每天的生活规律为主线展开。在图画中,可以看到一只灰猫在人类创造的工业世界里...
贰零零玖-象形-诗性文化读本 本书特色 星辰出现在天空,这是光明的一个返影 你看,这些琐碎的、无名的灯盏 为了赎回它们在尘世的美,至今仍保持着孤单的高度...
回望汪曾祺:林斤澜谈汪曾祺 本书特色 林斤澜和汪曾祺的故事能说很多,他们曾常常一起喝酒,一起出游,一起参加笔会、研讨会、对话会。二人也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也抬过...
《心灵世界》内容简介:◆国内顶流作家亲授写作技巧 ◆案例丰富,"手把手"教学 ◆揭示小说本质,全面分析小说的材料、结构、语言、
艾伦·金斯伯格(AllenGinsberg,曾译作艾伦·金斯堡,1926―1997),美国“垮掉一代”代表诗人,20世纪世界著名诗人之一。他在1
目录第一章小说与小说文体诸要素第一节小说概念:小说家与传统目录学家的分歧第二节文言与白话:双水分流与合流第三节短篇、中篇
时为公务员的鲁迅 内容简介 公务员,习闻而暧昧的名号。自1912年迄1926年,它分明是鲁迅的身份标签。身为公职人员,鲁迅之南京,继而进北京,任教育部佥事,并兼...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 本书特色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极具国际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诗歌的代表人物。2004年获诺斯达特文...
《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自1950起,历经两个重要时期——“战后四十年(1950-1989)”与
精彩摘录人们顽强地忍受着创伤作着挣扎而到处哭泣:星星在一条无穷无尽的河里流逝之时窗口有多少人在哭泣,窗棂被哭泣溶化卧室被
华筝卷-锦瑟年华青春散文 本书特色 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获奖者倾力打造,《萌芽》作者群新力作。华筝卷-锦瑟年华青春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收录了火光...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内容简介:德波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马德里等风
巴金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巴金一生创作数量超过千万字,想在二三十万字的篇幅中完全了解他的创作是不现实的,《巴金作品新编》选择了巴金的四部核心作品,由它们组...
思想(下)-卷八.散文 本书特色 思想(上、下)是张承志短散文集,以“思想”为主题,收录作者相关的散文作品。张承志的散文是中华散文的翘楚,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是...
李攀龙诗选-明清十大家诗选 目录 前言居京时期崔驸马山池燕集得“无”字送新喻李明府伯承秋前一日,同元美、茂秦、吴峻伯、徐汝思集城南楼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同徐、吴...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后留学法国,获...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本书特色 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亲自甄选的心灵美文,收录了他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欢喜心过生活》《生命的化妆...
四十不错 内容简介 四十岁,有多少人能不惑?在天真和成熟间徘徊,在梦想和现实间游离。有人激情满怀,有人颓废萎靡,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壮志未酬,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
《草叶集》内容简介:《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
中华诗词名篇解读 本书特色 邓荫柯先生这本《中华诗词名篇解读》的一个亮点是取材和编排上的创造性。与众多古典诗词选本的“别裁”不同,他不再细分古诗、近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