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必须大力推进多极制衡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然成为世界新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以利于其现代发展并有益于世界;一方面又急需总结过去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对百年现代文化进行总结,以便为建构未来的世界新文化作出贡献。这一总结的核心无疑是百年古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激荡及其酿成的发展趋势。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趋动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中外学术的冲突和融通中曲折地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比较文学先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观念和方法,后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足迹。比较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生、发展和繁荣,首先是基于中国文学研究观念变革和方法更新的内在需要。这决定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学术史的研究表明,中国比较文学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舶来之物,它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
百年中外文学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百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文化对中国学者和作家的影响,少有研究这种影响如何在中国文化自身传承之中发生和发展,更少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新的诠释而促成自身的现代化。本丛书从这一现实状况和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一百年来卓有成就的中国学术名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化,进行全面的总体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以及多元文化交汇共存的规律,目的在于阐明新文化在中国生成的独特路径,通过实例对延续百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作出正确结论并预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中国文化真正能作为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陈铨的生平创作,呈现他复杂的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他在沟通中德文化、借鉴德意志哲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而还原陈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陈铨:异邦的借镜》**次系统地梳理了陈铨的生平创作,试图清晰地呈现他复杂的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他在沟通中德文化、借鉴德意志哲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而还原陈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陈铨是20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的“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德文学交流杰出的开拓者与先行者。可是,由于历史的误会,陈铨长期退隐于历史深重的帷幕之后,少人问津。
季进,男, 1965 年生,江苏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1982年9月——1986 年7月,苏州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扬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曾华鹏教授。1989年8月——1996年8月服务于苏州市政府等机构。1996 年9月——1999年7月,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范伯群教授。1999年8月——至今,任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2004年1月——8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研究专长: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钱锺书研究。
获得奖项:
“江苏省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002);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00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03);“《文学评论》(1997—2002 )提名奖”(2003)
学位论文 :《弗洛伊德与前期创造社的变态小说创作》,苏州大学中文系,学士论文,1986 年。《反抗与张扬——西方现代主义与五四小说比较论》,扬州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1999 年。《钱锺书与现代西学》,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个人专著:《胡适传》(与小田合作),团结出版社1999年4月、台湾国家出版社2002年版。《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月。《围城里的智者——钱锺书》,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月。《李欧梵季进对话录》(与李欧梵合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曾一果,江苏盱眙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苏州大学。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外国文学》、《译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皮皮熊和他的朋友们⑿皮皮熊在幽灵屋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的丹麦PIB公司授权出版。中国读者地丹麦绝不陌生,因为那是安徒生的故乡。而今,大明星“皮皮熊”又从丹麦走...
他们是最杰出的精英,是最秘密的猎人。他们行走在世界之颠,默默地穿越尘世的生活,沐浴着血与火的激烈,战斗在无人知晓的黑暗中
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 内容简介 “棚户区”在近代以来的上海历史中,一直是规模庞大、形态独特的城市贫民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居住的主要是50年代中期以前...
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几个宋诗派成员早期的文学活动;幕府论诗:张之洞幕府与宋诗派文人群体的聚合...
文学“马拉松”:《李自成》出版五十年研究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李自成》出版五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李自成》在中国当...
文学与感伤 内容简介 以往的文艺家们看到了“情感”之于“文学”的作用,但却止于“情感”,缺少对“情感”的具体分析。以往的文艺家们看到了“感伤”之于“文学”的意义...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 内容简介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选取《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
泰戈尔叙事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收了泰戈尔叙事诗《*好的布施》、《代表》、《婆罗门》、《卖头》、《礼佛的宫女》、《幽会》、《微小的损失》、《受辱的丈夫》等40余...
红楼梦人物论 本书特色 《红楼梦人物论》根据作者1962年的文字编排的。以前未曾修改的宝玉、黛玉的四篇,这次把原来的《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和《贾宝玉的逃亡》两篇合...
《李泽厚集(套装共10册)》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中
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32开)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大型历史地理学巨著。全书共分三部分:综述、专题总结和年度进展。综述和专题报告所收的各篇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由我国...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1980年以来文化论争的起源与分期、内容与实质、利弊与得失, 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等内容。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
红楼梦论源 内容简介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进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珮。《诗序》以为此诗是秦康公念母之作。秦康公母穆姬是晋献公女,太...
桥梁造型 内容简介 桥,不仅仅是能通行就可以了,它是要历经几十年、几百年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就希望它看起来要美。但这绝不是被装饰的那种美,而必须是构造的造型...
走るのも泳ぐのも誰より早い勇は、幼い邦彦の憧れだった。成長するにつれ世間からはみ出していく勇を、邦彦はなんとか真っ当な道
2012分省图系列.吉林省地图(袋装折叠)(大全开、大比例尺) 本书特色 我社全新编制出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分为34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内容简介 简介内容介绍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有了重大的新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
民国洋房 内容简介 《民国万象》系列图书,不是一套严谨的史学著述,不是一套翔实写真的新闻报道,也不是一套时间线索分明的编年体记录,更不是一套抒发感怀的文学写照,...
俄罗斯苏联美术史 本书特色 ★ 作者奚静之先生是研究俄罗斯美术史的专家★ 1990年出版台版《俄罗斯苏联美术史》,1995年作者因《俄罗斯苏联美术史》一书获俄罗...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