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一书特有的魅力和特有的价值具体说来,它有不可替代,不可抹杀,卓然独立的三个方面。所谓不可替代,是《鲁迅批判》表达的是亲历五四运动的文学青年对于鲁迅的感受。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
《鲁迅批判》讲述了中国现代*具才华的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的代表作,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奇书,也是迄今为止研究鲁迅引文率*高的专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二 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
在高尔基六十岁生辰的时候,曾有一位德国的文人,纪念他说:高尔基是由生活到作品,又由作品到生活的。这话是对的,但我想这倒不限于高尔基,恐怕任何作家都不会例外;并且,打算了解一个作家的话,也只有顺了这条路子走。我们现在,即以鲁迅的生活,和他的作品,取作一个例证。
鲁迅,谁都知道是周树人先生的笔名,据他的《自叙传略》,是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辛巳)生,到现在(一九三五),恰恰是五十四岁了。依了他的精神进展Geistesentwicklung),我认为可以划分六个时期,每一时期,外在的环境都有一种非常的变更,他自己的生活上也都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和显然的影响。这是:
自一八八一至一九一七,就是他从一岁到三十六岁的时间,这是一个成长和准备的时期。这一个时期包括的大事件是不少的,有甲午之战(一八九四),有戊戌变法(一八九八),有庚子事件(一九○○),终至于还有似乎总结这一切事情的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国外则有日俄的战争(一九○三)。鲁迅在这期间,熟悉了农村的生活,受到了科学的洗礼,拿定了以文艺改造国民性的志愿。这时期是他精神进展上的**个阶段。
自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四,他从三十七岁到四十三岁,是他实践了作“精神界战士”,开始向封建文化攻击的时期。这时期的开始,是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以及《热风》里头一部分杂感的时候。他的攻击,在这时还比较空洞,敌对的东西也多半不在身旁。但他已经抓住了国民性,不过终于比较后来是笼统的,不大具体。这时的大事件,国外是欧战,国内就是五四运动。这时期是他精神进展上的第二个阶段。
自一几二五至一九二六的八月底,到他四十五岁,时代背景是五卅,三一八,北方的军阀段祺瑞在北京还支持着残局,广州国民政府已经成立,鲁迅于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离开北京,把攻击《现代评论派》的工作,告一段落。这时期的开始,是女师大的校长事件。人情世故,作了鲁迅斗争的目标。所以这回是较为具体了,而且更切身些了。这是他精神进展上的第三个阶段。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明清讽刺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建构明清讽刺小说整体的独立的研究概念,将明清讽刺小说与明清人情(世情)小说、神魔小说、侠义公案小说等小说形式相提并论。为了论...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半个世纪以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誉满天下。作品通过金
家长亲子行动方案(小学5年级) 内容简介 上学期第1周 梦与希望第2周 师恩难忘第3周 月圆·人圆第4周 以书为友第5周 美丽的错误第6周 小草青春第7周 学会...
迦陵说词讲稿 本书特色 叶嘉莹教授说词,往往能从"小"词中说出"大"道理。《迦陵说词讲稿》收录的篇目中既有叶先生早期说词的讲演稿,也有近年叶先生说词的*新成果。...
幽怪诗谈校注 内容简介 《幽怪诗谈》署名“西湖碧山卧樵纂辑”,“西湖栩庵居士评阅”,其真实姓名均不详,生平无考。书前有“听石居士题于绿窗”的《幽怪诗谈小引...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陀氏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
ExiledtoChinafortwentyyears,LucienVaudreyneverplannedtoreturntoEngland.Butwithth...
本书是著名小说作家朱文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小丁”的一段感情经历。作者以流畅的笔力在娓娓道来的情节叙述中将读者带入
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 本书特色 《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计算机软件技术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 节选 《Web应用程序开发教...
西游记资料汇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套书分为本事、源流、版本序跋、作者、批评与影响五编,各编之下又分若干层次,系统全面地汇辑与《西游记》...
性与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是霭理士先生穷三十年的光阴编纂出版的闻名世界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六辑之一种,前五辑的内容比较专门,更适合专业学者研究和参考,而第六辑的题...
《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27)、上海社科规划系列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讨
心理学的诡计 内容简介 作者撷取了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心理问题,探索了人类共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秘密,从科学的角度,通俗地解释了其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有效地...
托尔斯泰论战争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论战争/经科人文译丛》编著者里克·麦克皮克、(加)多纳·塔辛·奥文。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发起决定命运的入侵。五十年后,列...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其深邃的文化学思考和精湛的叙事学解释,在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领域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中国小说发端于...
FBI犯罪心理画像实录 本书特色 1、美国联邦调查局从未公开的*高级别档案!2、不动一刀一针,层层揭开犯罪者幽微的内心世界!!3、美国联邦调查局*珍贵的密存照片...
交易 内容简介 小人物费文忠不甘受欺压,失手杀死厂长顾伟,锒铛入狱,导致厂长之弟顾怀远中断博士学业,做了教师,与残疾的母亲相依为命,相好的漂亮女朋友柳絮飞也离他...
字数:3万完结日期:2006年CP:AK爱,令人蚀骨往事,只堪回味声音刻在唱片上,黑色磁带旋转无穷个圆环,过往时光逆着轨道扑面而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 本书特色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支,本卷试图从现当代文学的各个侧面评述有关论辩的历史情况及各方观点,希望为读者搭建...
洞悉生命玄机 节选 1990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等多国科学家雄心勃勃地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几年后,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