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美文佳作,包括齐白石、老舍、张大千、宗白华、丰子恺、俞伯平、黄永玉等名家,每篇文章品位高雅、优美流畅、魅力永恒。 《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本书为《人世文丛》艺术家卷之一,它收录了齐白石、老舍、张大千、宗白华、丰子恺、俞伯平、黄永玉等造诣非凡的艺术名家关于艺术人生的感悟之作,篇篇为经典之作。所选文章文字隽永,优美流畅,令人读来好似在品尝一杯清香四溢的茶。该书对读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有所帮助。
《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本书为《人世文丛》艺术家卷之一,它收录了齐白石、老舍、张大千、宗白华、丰子恺、俞伯平、黄永玉等造诣非凡的艺术名家关于艺术人生的感悟之作,篇篇为经典之作。所选文章文字隽永,优美流畅,令人读来好似在品尝一杯清香四溢的茶。该书对读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有所帮助。
序/张岱年
序/季羡林
序/舒乙
序/王富仁
春秋述人生
五出五归/齐白石
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节选)/梅兰芳
我的爱情生活/文刘海粟
我和艺术/宗白华
渐/丰子恺
学画回忆/丰子恺
做和尚的一百天/张大千
自 传/老舍
戏剧生活的回忆——记民国初年的文明戏/熊佛西
从银幕看到了我自己——看《八千里路云和月》抒感/臧克家
“五四”期间北京学生话剧运动一斑/李健吾
爱怨四人记/叶浅予
转蓬的一生/丁聪
借题话旧/方成
自我介绍/方成
艺途春秋——五十年创作问题/吴冠中
往事漫忆(六则)/吴冠中
人生自述(六则)/新凤霞
我与悲鸿/蒋碧薇
怀人伤逝总关情
雕刻家刘开渠/郁达夫
丰子恺先生杂忆/许钦文
刘海粟先生/章衣萍
记梁任公先生二三事/熊佛西
坚匏别墅的碧桃与枫叶——呈佩弦兄/俞平伯
眠月——呈未曾一面的亡友白采君/俞平伯
记齐白石/钱歌川
傅雷的性格/楼适夷
《司徒乔画集》序/廖承志
梨园影坛两大师——忆父亲梅兰芳和卓别麟的友谊/梅绍武
秦灰鼠啮更辛勤——记古典戏剧评论家董每戡/顾学颉
张伯驹先生/蔚明
怀张大千/于非闺
艺术家的闻一多先生/陈梦家
白石老人的艺术渊源/傅抱石
怀傅雷/柯灵
现代中国历史风情画——《巴金对你说》序言/柯灵
怀念赵丹同志/曹禺
这样的戏剧艺术家——纪念焦菊隐先生诞辰90周年/曹禺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
悼画家马达/孙犁
回忆冼星海同志/光未然
祭马思聪文/徐迟
铭心刻骨的友谊
——《吴云心文集》序/徐中玉
《新风霞回忆录》后记/吴祖光
将军画家/江南
饯梅兰芳/黄裳
《李可染山水画集》序/秦牧
离梦踯躅——怀念林风眠先生/黄永玉
铁窗梦断感殊恩——老戏剧家于伶回忆与周恩来的交往/袁鹰
心香一炷——悼阳翰笙同志/黄宗英
一个音乐家对我的帮助
——怀念盛家伦/新凤霞
父亲是如何告别亲友与人生的/舒乙
诗情绕树鹊难安
我和诗/宗白华
读诗感言/老舍
诗心(节选)/钟敬文
谈诗(节选)/艾青
我为什么要译诗
——一本译诗集的自序/王佐良
忆日二则/吴小如
朱自清先生/常风
诗情绕树鹊难安/朱健
两种欣赏/思果
怀吴玉老/谢兴尧
再版后记/张岱年 邓九平
我和艺术 宗白华 我与艺术相交忘情,艺术与我忘情相交,凡八十又六年矣。然而说起欣赏之经验,却甚寥寥。 在我看来,美学就是一种欣赏。美学,一方面讲创造;一方面讲欣赏。创造和欣赏是相通的。创造是为了给别人欣赏,起码是为了自己欣赏。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就无法欣赏。60年前,我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里说过,创造者应当是真理的搜寻者,美乡的醉梦者,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欣赏者又何尝不当如此?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物静观皆自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艺术欣赏也需澡雪精神,进入境界。庄子*早提倡虚静,颇懂个中三味,他是中国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中的艺术家。老子、孔子、墨子他们就做不到。庄子的影响大极了。中国古代艺术繁荣的时代,庄子思想就突出,就活跃,魏晋时期就是一例。 晋人王戎云:“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创造需炽爱,欣赏亦需钟情。记得30年代初,我在南京偶然购得隋唐佛头一尊,重数十斤,把玩终日,因有“佛头宗”之戏。是时悲鸿等好友亦交口称赞,爱抚不已。不久,南京沦陷,我所有书画、古玩荡然无存,唯此佛头深埋地底,得以幸存。今仍置于案头,满室生辉。这些年,年事渐高,兴致却未有稍减。一俟城内有精彩之艺展,必拄杖挤车,一睹为快。今虽老态龙钟,步履维艰,犹不忍释卷,以冀卧以游之! 艺术趣味的培养,有赖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我对艺术一往情深,当归功于孩童时所受的熏陶。我在《我和诗》一文中追溯过,我幼时对山水风景古刹有着发乎自然的酷爱。天空的游云和复成桥畔的垂柳,是我孩心*亲密的伴侣。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小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目标。17岁一场大病之后,我扶着弱体到青岛去求学,那象征着世界和生命的大海,哺育了我生命里*富于诗境的一段时光… … 艺术的天地是广漠阔大的,欣赏的目光不可拘于一隅。但作为中国的欣赏者,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外头的东西再好,对我们来说,总有点隔膜。我在欧洲求学时,曾把达·芬奇和罗丹等的艺术当作*崇拜的诗。可后来还是更喜欢把玩我们民族艺术的珍品。中国艺术无疑是一个宝库! 多年以来,对欣赏一事,论者不多。《指要》一书,可谓难得。书中所论,亦多灼见。受编者深嘱,成此文字,是为序。 1983年9月10日 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P051-052
张岱年,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1909年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3年大学毕业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1937年抗战爆发,闭门著书。1943年,任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讲师。1946年回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198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86年兼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95岁。
武汉大学诗人诗选 目录 序耿占春诗歌与大学精神李少君那些望云的人荣光启“走廊上的斜照”高伐林破冰船陨铁古潜山山的擦痕圆明园遗址沉思石头——冰冷的梦境闻所未闻(二...
中国记忆:美文卷 本书特色 《中国记忆·美文卷》精选自当代散文名家所作之美文计60篇,选家包括冰心、臧克家、叶圣陶、林海音、曹靖华、李广田、李敖、林清玄等。本卷...
《人间食粮》内容简介:《人间食粮》是法国作家纪德的散文作品集。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沿途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
日记九种 本书特色 《日记九种》内容通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性。是研究郁达夫,以及郁达夫人文心理,创作心理的重要著作。是研究郁达夫,郁达...
《大师和玛格丽特》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是一本“对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现实进行恶意嘲讽”、“主张向恶势力投降并为它服务”的怪诞小说呢?抑或是“启迪人们内心的善,净化...
童年 本书特色 《童年》是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素材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它以儿童纯真无邪的眼光,通过思考和感悟,抒发童年的欢乐和初涉人生的艰难苦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1984-2015-酒中的窗户-李亚伟集 本书特色 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广义而言,包括所谓当代文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代汉语诗歌在...
岁月台湾 本书特色 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本书力求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情感。相信这样的...
三毛全集03-稻草人手记(2011年版) 本书特色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此篇是三毛*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封面...
米格尔·埃尔南德斯(1910-1942),十四岁辍学,在家牧羊,为居民送奶。十六岁开始诗歌创作,经常出入他的好友拉蒙·希赫主持的文
诗经选:图文典藏本:[中英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编《诗经》作品中的《关雎》、《静女》、《硕鼠》、《蒹葭》等50篇,对作品进行了赏析,并译成英文。诗经选:图...
《票据革命》内容简介:一部40年票据成长史,一幅票交所时代新蓝图,透视中国票据市场变革的宏观背景和内在逻辑。本书阐述了中国票
2009-2010中国新诗年鉴 内容简介 《2009-2010中国新诗年鉴》为“30后”到“80后”等老中青诗人创作的诗歌以及有关诗歌评论、诗歌观点摘要文章。主...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新编 本书特色 此为“季羡林散文新编”十种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在国内行走以外,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留下了季羡林先生的足迹。从1...
《萤》内容简介:本书是村上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五个短篇,包括“萤”“烧仓房”“跳舞的小人”“盲柳与睡女”“三个德国的幻
故事与特写-巴别尔全集-第3卷 本书特色 伊萨克·巴别尔著的《巴别尔全集》收入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巴别尔全部文字,包括中短篇小说、新闻报道、散文、剧作、电影脚本、演...
茨威格文集-(全3卷) 本书特色 茨威格的创作因其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无与伦比的艺术才能深受世人喜爱,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分析见长。自上世纪70年代起,...
送你一匹马 本书特色 她以一支笔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从遥远的撒哈拉到敦煌戈壁,她不随波逐流,也不诠释人生,只做生活的见证者;她是我们心中浪漫、洒脱、...
丧钟为谁而鸣 本书特色 一九三六年初秋到一九三九年春的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线的序幕,也是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权之间的**次较量。《丧钟为谁...
危苦局撑:周恩来在1967 本书特色 周恩来开始是赞成和拥护“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了灾难性的1967年,周恩来逐渐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危苦局撑: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