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周汝昌先生倾其心血的一部力作,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纵论中华美学之画艺、书学、文论、诗词曲赋、红楼艺术、音韵美中华文化等,文采斐然,匠心独运。
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天津人,其生年1918。自幼喜文慕学,丝竹粉墨,无所不涉。学程至为坎坷,中经多种灾难。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周汝昌是我国资深红学家、著名学者、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平生精力倾注于中国文化与诗文书画理论之探讨,博学强记,著述宏富,研究深广。已出版著作三十多部。1953年版《红楼梦新证》为其每一部也是最重要、代表性最大的著作,以开创意义及丰富详备在红学界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被评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著作”,其后的《曹雪芹小传》、《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艺术》等十几部红学专著,展示了红学领域的每一个层面的巨大涵容量,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周汝昌不仅以“红学”知名,他的诗文词曲、辞赋骈俪、书法理论与造诣也闻名远近。《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永字八法》等著作,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及超众的学术见解和境界,尤为学林推重。
西洋哲学史 中国哲学小史-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三版 本书特色 本卷收入冯友兰先生所著的《西洋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小史》。两书均为冯先生早年撰写的带有普及性质的...
美苑咀华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中国历代有关一些重要美学范畴的论述,同时,也收录了现代著名美学家和论家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部分论述。作为中国影视美学研究工作的一部...
钱文忠漫谈人生 本书特色 1、 何谓人生?钱文忠2013年*新力作!首次结合47年人生积淀,与千万读者倾心交流人生各个阶段的体会和感悟! 继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初期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
[内容简介]基督信仰面对历世历代反对者的挑战,今天仍然屹立不倒,归根究底在于基督信仰的神乃永活的真神;基督徒面对不同年代兴
哲学在走向未来-高清海哲学文存 本书特色 未来哲学展望;论中国现代哲学观念变革问题;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论恢复辩证法思想权威;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对研究矛...
狱中书简 本书特色 1. 著名神学家、基督教知识分子朋霍费尔代表作,与马丁?路德金齐名2.本书与哈维尔的《狱中书简》、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藉》并称为“人类三大狱...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论语别裁 本书特色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朽的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
孟子选注 本书特色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在今天山东的邹城市有孟府、孟庙等古迹,孟子的故乡就在那里。关于孟子的生平...
香港新儒家 本书特色 “华洋杂处”的香港,看上去与儒家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与现代新儒家大有渊源。1958年元旦发表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宣...
自然法传统:一位哲学家的反思 本书特色 这部作品是西蒙教授195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自然法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修改稿。西蒙教授开篇即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基调:“虽屡遭...
《印度哲学概论》原为作者于1917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课程期间所作的讲义。全书分“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
俄国哲学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津科夫斯基编著的《俄国哲学史》,是一部史料全面,分析系统的哲学通史★《俄国哲学史》一直是西...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内容简介 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开启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说的经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说出来的,这是由真正智慧所说的经典!六祖惠能怎么开悟?他一听《金刚经》...
莱布尼茨 本书特色 《莱布尼茨》由尼古拉斯·乔里所著,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有两个原因。**,他*著名的单子论和另外一个观点,即现实世界是所有可能被创建的世...
《分析学前编》注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三。是吕穆迪先生对所译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isbn 978-7-80769-275-1)的注...
荒漠甘泉 本书特色 信心是一泓鲜活甜美的生命甘泉,爱心是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一书出版于1920年,发行以后一时洛阳纸贵,畅销不辍,仅英...
胜鬘经讲记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本书特色 “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昭示了《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的立意和主旨:个人与?家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