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语文杂记
序
后序
一 将无同
二 莫须有
三 一不作,二不休
四 结果
五 主腰
六 五指子
七 恶发
八 外后日
九 “所由”本义
一0 生前、身后
一一 花溅泪、鸟惊心
一二 “很”和“狠”
一三 读《三国志》
一四 读《北梦琐言》
一五 读《癸已有稿》
一六 酒泉子的句法和韵式
一七 典故的形成
一八 背景知识一
一九 绿帽子的来源和产地
二0 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二一 文学作品体裁
二二 散文用韵
二三 儿化
二四 博喻
二五 说“达”
二六 说应用文
二七 我对于“修辞”的看法
二八 学文杂感
二九 语句次序(一)
三0 语句次序(二)
三一 语句次序(三)
三二 一首诗的两种语序
三三 临时单音词
三四 双音节优势的一种表现
三五 节律压倒结构
三六 整齐和参差
三七 同义反复
三八 重复得好
三九 重复“一个”、“这个”、“那个”
四0 掉个过儿还是一样
四一 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
四二 汽车医院和水果医院
四三 说“互相”
四四 说“该”
四五 “谁是张老三?”和“张老三是谁?”
四六 “吾”是“我”,“我”是谁?
四七 “您们“和“妳”
四八 关于“您们”
四九 动物称“们”
五0 “他”和“她”
五一 他爹,他儿子
五二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五三 立足点
五四 语境
五五 用词不当
五六 “安”字两解
五七 “要”字两解
五八 “抢”的对象
五九 念的什么经?
六0 何谓“特殊化”?
六一 “什么”和“那个”的特别用法
六二 “黎明”的定义
六三 “老北京”及其他
六四 好
六五 看
六六 “笑”和“乐”
六七 “片面”和“全面”
六八 “以上”和“以下”(答问)
六九 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
七0 关于否定的否定
七一 动作时间的肯定和否定
七二 反义形容词
七三 反义动词
七四 带否定成分的词的反义词
七五 好不
七六 中性词与褒贬义
七七 有“大”无“小”和有“小”无“大”
七八 是、算、像
七九 “稍微点儿”,“多少点儿”
八0 一嗓子
八一 “把”字用法二例
八二 “动趋式+宾语”的语序
八三 “也、又、都、就、还”的轻重读音
八四 “儿”是后缀
八五 作状语用的形名短语
八六 五七
八七 “二”和“两”
八八 “不怎么”
八九 连用“是”,连用“不知道”
九0 标点四则
九一 连动、联谓和标点
九二 领格表受事及其他
九三 代词领格的一项特殊用法
九四 “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
九五 关于“的”、“地”、“得”的分别
九六 再论“的”和“地”的分合问题
九七 驱之不去的“的”
九八 简称的滥用
九九 “合流式”短语
一00 “恢复疲劳”及其他
一0一 论“基本属实”
一0二 一个“被”字见高低
一0三 “之所以”起句
一0四 “请见某书某页”
一0五 “勿庸讳言”
一0六 “悬殊很大”
一0七 “有人”和“某报”
一0八 “不管部长”
一0九 “人际”和“人与人之间”
一一0 偏偏不告诉读者他所最想知道的
一一一 髪生、並甫、常寕、凡鳥
一一二 由苏东坡作《黠鼠赋》的年龄问题引起的
未晚斋语文漫谈
序
一 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
二 动词性语素组成的名词
三 太阳、雨、客人
四 “绘声绘影”与“绘声绘色”
五 “爹爹”和“哥哥”
六 关于成语
七 张恨水的幽默
八 熟语变形、变义
九 一个“普通人”的话和他自己的解说
一0 “使功不如使过”的出处
一一 词类活用
一二 “物”作“人”讲
一三 宋人笔记中某些字音字义
一四 馒头和包子
一五 五奴
一六 奇文共欣赏
一七 陈刚的《北京方言词典》
一八 新华社电讯中的文字失误
一九 单名以及有关写信的用语
二0 拉开帷幕和降下帷幕
二一 衬字性质的“它”
二二 指示代词二分法和三分法能不能比较
二三 “他(她、它)”到哪里去了?
二四 由笔误想到的
二五 人称代词图解
二六 有感
二七 多事和省事
二八 苏东坡和“公在乾侯”
二九 剪不断,理还乱
野性的呼唤-白狼-英文 本书特色 《野性的呼唤白狼》是杰克·伦敦,国20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史上商业作家的先锋的两部作品。两部作品贯穿始终的,都是野性...
语法必备-初中生英语金牌夺冠 本书特色 名师原创,紧贴考试,冲刺训练,金牌夺冠,提升应考能力*有效!语法必备-初中生英语金牌夺冠 内容简介 《英语金牌夺冠》系列...
作品目录【目录】 /使者的足迹、文明的桥梁: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李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
趣味物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不是告诉读者新的知识,而是采用极富趣味的叙述方式,帮助读者“彻底弄懂他们已知道的东西”。就是说使他们已...
《你会看病吗》内容简介:医者以治病救人为业,因此要比别的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多地接触人,而且是生命过程中出了某种故障的“人”。
教学论稿(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中国**部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学论专业教材,供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使用。本书自1985年初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国画写意要诀·山水云树》内容简介:本书是“国画写意要诀”系列图书中的一本。主要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详细讲解配以大量范
人民邮电出版社小学生趣味阅读训练(下)/阅读理解四步提分法 本书特色 勤奋好学的阿文在语文考试时,阅读题总是不能得满分;而话痨阿梦更是把阅读题答得一塌糊涂,试卷...
80天攻克雅思(修订版)-口语(含1CD)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上采用了两个角度切入,既考虑到PartI-III和考试结构,又从80天冲刺的时间上由浅入深,有节...
道法自然-45-[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道法自(英汉双语)》的书名虽取自《老子》,但内容全部摘选自《庄子》,并进行了重新编排。这大...
老师没讲过的语文课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讲师吴桐祯数十年语文研究结晶全书涉及1000多个传统文化考点、易混词考点、词语辨析考点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拥有的语文学习...
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 本书特色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案例研修丛书》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与要求,立足各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着帮助广大高...
演员经常要研究角色,对人的性格也相当敏感。著名演艺人陈锦泓在过去三年多,视自闭症儿子为研究对象,透过丰富的演艺知识和经验
老师.你会不会回来 本书特色 王政忠老师因为学生怯生生的一句“老师,你会不会回来?”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偏乡教育中,在严重的城乡差距下努力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孩子。偏乡...
小微写作范例与解析 本书特色 小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的写作样式。本书按小微写作的不同样式进行分类,针对“对联创作”、“阅读延伸拓展...
七年级-优秀作文大点评 本书特色 直击教学重点课标,升华网络流行元素,开创作文论坛时代。七年级-优秀作文大点评 内容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文章。曹丕在《典论·论...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3年版)(00530)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基础课程指定教材,按照该课程2012年修订的自...
《环境污染与劳动生产率》内容简介:本书从厂商生产成本和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等两个维度探究了环境污染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具体体制,基
复活 内容简介 《复活》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
《音乐修辞研究论文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修辞的论文集,收集了近十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就西方音乐修辞在音乐分析及音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