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的专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五十多年来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技术与经验。它既包含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继承的传统修复工艺技术,并有所改进、发扬,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成果。内容上涉及古建筑木构、砖石、岩土、石窟、摩崖等方面的保护修缮技术;土遗址、岩画的保护;壁画、金属、纸质、纺织品、石质、竹、木、漆等文物及其环境的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的介绍;文物材质的成分和结构分析;文物保护实验室的构成;文物的年代测定技术;科学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等。并介绍了各种修复与保护的方法、材料,阐述了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文物建筑及遗址保护技术研究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文物建筑及遗址修护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修复通则
第三节 类型与特征
第二章 古代木构建筑修缮技术
第一节 关于维修与保护的观念和原则问题
第二节 古代木构建筑维护与加固的相关规范
第三节 古代木构建筑的残损现状勘测
第四节 木材处理技术
第五节 古代木构建筑维修常用技术
第六节 明清官式古典建筑营造设计法
第三章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加固保护
第一节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特点和保护原则
第二节 砖石结构的材料性能要求
第三节 勘察与检测
第四节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主要病害分析
第五节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维修与加固
第六节 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与防水
第七节 维修工程实例
第四章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前期勘察技术
第一节 工程测绘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测
第三节 石质文物病害的调查
第四节 勘探与取样
第五节 原位测试
第六节 室内试验
第七节 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五章 石窟寺、摩崖、岩画保护
第一节 岩体特征与地质病害
第二节 石窟寺、摩崖、岩画的保护与维修
第三节 锚杆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节 灌浆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第六章 土遗址保护
第一节 土遗址的类型
第二节 土遗址的建造工艺及结构
第三节 土遗址的主要病害
第四节 土遗址加固试验
第五节 土遗址加固工程
第六节 PS加固土遗址的机制研究
中篇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第七章 概论
第一节 文物保护科技的概念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基本原则
第四节 发展历程
第五节 学术成就与学术交流
第六节 前景展望
第八章 文物保存环境
第一节 我国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现状
第二节 文物保存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
第三节 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节 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监测
第五节 文物保存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第九章 壁画保护
第一节 壁画的特点和制作技术
第二节 壁画保护原则和保护程序
第三节 壁画病害及其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第四节 壁画保护方法
第五节 壁画的维护与管理
第十章 金属文物保护
第一节 金属文物的特征
第二节 金属文物的腐蚀
第三节 金属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第四节 铁质文物的保护
第五节 铜质文物的保护
第六节 其他金属文物的保护
第十一章 纸质文物保护
第一节 纸质文物演变过程
第二节 纸质文物的构成材料
第三节 纸质文物损坏原因与机制
第四节 纸张的保护技术
第五节 纸张的脱酸方法
第六节 纸质文物的修复
第七节 纸浆修补法
第八节 纸质文物字迹的显示与保护
第九节 纸张理化性能的测试方法
第十二章 纺织品文物保护
第一节 古代纺织品的构成材料
第二节 出土纺织品的保护
第三节 纺织品文物的清洗
第四节 纺织品文物的加固
第五节 纺织品文物的科学保管
第十三章 石质文物保护
第一节 石质文物类型和保护原则
第二节 石质文物的特性
第三节 受损原因及诊断方法
第四节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第五节 保护效果的检测
第六节 应用实例
第十四章 漆木竹器保护
第一节 中国漆木竹器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漆木竹器的材料和性质
第三节 漆木竹器的物理影响
第四节 漆木竹器的化学影响
第五节 木竹材的生物影响
第六节 出土漆木竹器的前处理
第七节 饱水漆器的脱水定形
第八节 饱水木竹器的脱水定形
第九节 漆木竹器的修复
第十节 漆木竹器的保存方法
第十一节 漆木竹器的保存环境
第十五章 文物保护材料
第一节 文物保护材料的要求
第二节 文物保护的常用化学材料
第三节 清洗材料
第四节 文物保护涂层、黏结、加固材料
第五节 表面涂层、黏结、加固材料的要求
第六节 修复材料
第七节 金属缓蚀剂
第八节 紫外线吸收剂
第九节 生物防治材料
下篇 文物的分析检测及科技考古
第十六章 概论
第十七章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现场保护
第一节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节 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工作的准备及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实施
第四节 出土文物的现场提取及包装与运输
第十八章 文物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文物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方法的作用
第二节 文物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的原理
第三节 文物材料成分分析方法
第四节 文物材料结构分析方法
第五节 文物材料显微分析及表面分析方法
第六节 文物材料的热分析方法
第十九章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
第一节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的任务
第二节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的设置及装备
第三节 国内外著名文物保护实验室简介
第二十章 文物年代测定技术
第一节 14C测年
第二节 释光测年
第三节 其他测年方法
第二十一章 同位素分析技术和生物学方法在文物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文物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生物技术在文物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附录 明清官式古典建筑营造设计法
后记
艺术瑰宝--邮票收藏与鉴赏 本书特色 承载历史文化的桥梁,寄托爱国情怀的扁舟于方寸之间窥见万千世界,于单板之中了解丰富人生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发行...
苏联雕塑教育模式与新中国雕塑教育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苏联雕塑教育模式的分析,复原了当时苏派雕塑家学习苏联雕塑教育模式的内涵,继而对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对中国雕塑教育...
从有人类以来,艺术始见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在末期以前,艺术作品是没有的。这种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这种作品是真正老字号的
《埃里克·侯麦:爱情、偶然性和表述的游戏》致力于做的,正是对这些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就像他们通过戏剧性和表演所
邓石如-历代名家书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学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和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内附DVD视频教学光盘 本书特色金秋编著的中国民族区域健身舞系列丛书,不仅仅是针对普通高校一般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
林怡芬,Tokyo designer college毕业。2000年起以插画创作为主。作品主要发表于出版、广告、杂志、商品设计等。代表作品有台北101MALL形...
反驳不到位,如同射击打脱靶误伤他人,引起争吵依托格雷厄姆标靶磨练反驳技巧,锻炼批判思维让你的反驳击中要害,完胜◎ 编辑推荐★ 用格雷厄姆标靶系统,将反驳流程化、...
彩绘唐诗画谱-珍藏版 本书特色 《唐诗画谱》初刊行于明朝万历年间,由著名藏书家、出版家黄凤池辑录出版。《唐诗画谱》是诗、书、画、刻“四美&rdquo...
《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讲了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
曹全碑-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五 本书特色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旧城,现...
本书是一本以城市为目录的电影随笔集,作者将城市看做一个焦点,将电影看作另一个焦点,借助城市本身的生命和历史,分析电影赋予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 内容简介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主要包括元代书画发展概况、元代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代表书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绘画概...
《紫禁城宫殿》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于倬云主编,协助编撰的都是故宫有关方面的专家。文字分导论、分论及图
艺术文化评论-意象.阐释-1 本书特色 施旭升主编的《艺术文化评论(意象阐释)》描述了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东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历...
朝夕谛观: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书法、篆刻爱好者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平时出门在外,想带一本经典的书法作品,方便学习、欣赏,却苦于开本太大,携带...
米芾苕溪诗-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第二辑 本书特色 原作为纸本,手卷,纵三十三点三厘米、横一百八十九点五厘米。《苕溪诗》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末署年款『元戊辰八...
玄秘塔碑 本书特色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
清水才华-关于乡土与艺术的风雅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国乡土文化、传统艺术研究人员,在校大学生等艺术是诸种文明中极具风雅的部位,附庸风雅就是接受文明中“风...
杨志卖刀 本书特色 施耐庵编著的《杨志卖刀(精)》(彩图版)是王弘力运用中国画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创作的连环画作品。它不是王弘力随意宣泄艺术才情的即兴产物,而是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