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为中国古文字学的通论性著作,系统阐述中国古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涉及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研究史、古文字学理论与考释方法、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商周金文、简帛与其他古文字材料,以及古器物学与商周史研究,提出诸多重要见解。作者提出中国文字起源两源论,揭示了六书理论的本旨,并将文字纳入语言的背景下加以研考,尤重语音对于古文字研究的作用。作者强调古文字资料作为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论释其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意义。
绪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字起源的一统观
第二节 多源文字的并存
一 夷夏文字
二 巴蜀文字
三 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的性质
第三节 汉字的发展
一 文与字
二 词汇的发展
三 书面语形式的变化
思考题
第二章 汉字研究的历史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汉字研究
一 古文与籀文
二 《史籀篇》及其影响
三 文字学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小篆的创制
二 隶书的定型
三 秦书八体与新莽六书
四 汉代的古文经学
五 汉代的字书
第三节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苍》《雅》学”与“《说文》学”的发展
二 字样学与字原学
三 音韵学的创立与韵书的编纂
四 汲冢竹书与石鼓文的发现
第四节 两宋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大小徐对《说文解字》的勘正与研究
二 汉字结构的研究
三 古文资料的汇集
四 金石学的建立
五 字书、辞书与韵书
第五节 元明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元明两代的文字学
二 明代的字书
第六节 清代古文字学研究
一 上古音韵的研究
二 《说文》学研究的深入
三 金石学的复兴与古文字学研究
四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思考题
第三章 古文字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六书理论
一 象形
二 会意
三 指事
四 形声
五 转注
六 假借
第二节 古文字形旁的通用
第三节 古文字声旁的通用
第四节 古文字形体的简化
一 变图形为符号
二 省略重复的偏旁
三 截取原字
四 以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
五 以简单的字形取代繁复的字形
六 随文简化
第五节 古文字形体的规范
一 古文字结构的规范
二 古文字形体的规范
第六节 秦代“书同文”的意义和影响
第七节 古文字的考释方法
一 字形的因袭比较
二 辞例的推勘
三 偏旁的分析
四 历史的考证
五 掌握古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六 审音求义
思考题
第四章 音韵学概述
第一节 音韵学与语音学
一 语音学名释
二 音韵学名释
第二节 中古音韵
一 《切韵》时代的声母系统
二 中古音的韵部
第三节 上古音韵
一 上古音的声纽
二 上古音的韵部
三 商周古音探索
第四节 上古音知识的应用
思考题
第五章 训诂学概论
第一节 训诂学的形成及其意义
第二节 训诂学的基本方法
一 形训
二 音训
三 义训
第三节 训诂释例及训诂法则
第四节 训诂学的主要著作
一 《说文解字》
二 《玉篇》
三 《尔雅》
四 《广雅》
五 《方言》
六 《释名》
思考题
第六章 甲骨文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
一 殷墟甲骨文的发掘
二 西周甲骨文的发掘
第二节 甲骨文资料的整理著录
第三节 占卜制度与甲骨文例
第四节 甲骨文断代及其主要方法
一 商王世系
二 庙号与亲属称谓
三 贞人与书契人
四 坑位
第五节 殷商年代学与甲骨文研究
一 交食研究
二 商代历法
第六节 周祭问题
第七节 甲骨文选读
一 殷墟甲骨文
二 周原甲骨文
思考题
第七章 金文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发现与著录
第二节 古器物学研究
一 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青铜器纹样研究
第三节 青铜器铭文的整理研究
第四节 青铜器的定名、分类与礼器制度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分代研究
一 商代金文的分代标准
二 西周铜器断代
三 西周历法
第六节 三代封建与金文分域研究
一 三代封建之政治制度
二 文字与器物的从同与趋异
三 分域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第七节 族氏铭文研究
一 国、族、氏的区分
二 “亚”的含义
三 商周日名、族徽应用的普遍性
第八节 兵器铭文研究
一 兵器铭文的发展
二 兵器铭文所见物勒工名制度
第九节 青铜器铭文选读
一 商代金文
二 西周金文
三 东周金文
思考题
第八章 简帛及其他古文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简帛文献
一 战国简帛的发现与研究
二 先秦简牍制度
三 简帛文献的校勘正读
第二节 盟书
一 侯马盟书
二 温县盟书
三 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的关系
第三节 石刻文字
一 早期石刻文字
二 东周石刻文字
第四节 古玺、封泥与陶文
一 玺印的起源与早期古玺
二 古玺的著录与研究
三 封泥的著录与研究
四 陶文的著录与研究
第五节 货币文字
一 货币文字的著录与研究
二 东周货币类别与分国特征
第六节 简帛及其他古文字文献选读
思考题
《园林有境》内容简介:◎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陈从周 名文精选 ◎细解中国园林美学的内在机理,中国园林的精华在于“意境”二字 叠山
周慧珺行书三字经 本书特色周慧珺學書初從趟孟頫,繼而欽羡米芾『風檣陣馬,沉着痛快』的俊邁書風,深心大力,奠定了她書風的基本格調。六十年代初,她有幸受教滬上著名書...
汪流,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29年11月出生。1948年就读于上海
中国历代经典碑贴临写指南系列--石鼓文临写指南 内容简介 在篆书系列中,《石鼓文》作为先秦刻石,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石鼓文》在用笔、结构和章法上都有其自身的鲜...
洛菲爾.莫內歐(RafaelMoneo)是一位知名勇敢的建築師。他主要的作品包括在馬德里的Bankinter銀行總部、西班牙梅里達國立羅馬博物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40年代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专门著作,本书首做尝试:40年代战后电影产生于战后中...
佛罗伦萨皮蒂宫 本书特色 属于美第奇家族的佛罗伦萨皮蒂宫通过长期累积,收藏了大量的绘画作品、珠宝和雕塑,其中仅拉斐尔的作品就有十一件之多。本书主要介绍了皮蒂宫中...
图形创意设计 内容简介 “图形创意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教材通过大量的图形训练以及对相关主题的思考,来有效地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诸...
《神策军碑》最美的字-大家墨宝 本书特色 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著的《神策军碑*美的字》精选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美的字汇编成书,一字一面,力求在方寸之内尽量展示《神...
叶秀山论书法-说写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的书法论集。全书以叶先生的名作《书法美学引论》和《说“写字”》为主体,部分书法论文和随笔也收录其...
阿凡达的艺术-詹姆斯·卡梅隆的史诗征程 本书特色 在万众企盼的故事长片回归之际,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的导演兼编剧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和《终结者》的缔造者,...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通过对建筑师建筑实践过程中“黑暗经验”的搜寻,对建筑本体,即场地、空间、行为、能源和构造等进行了
柳公权《玄秘塔碑》结构布局.章法解析 本书特色 本书以柳公权《玄秘塔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书法的实用性与创作,系统介绍柳公权《玄秘塔碑》的结构...
本书是国内引进的第一本将剪辑技术和艺术以及工作流相结合的影视教材。作者以好莱坞剪辑师的视界,将胶片和数字剪辑技术娓娓道来
波波乌作文新工具王初中生作文一本全畅销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初中生作文所有常见题材。优秀范文紧跟时代脉搏,充满新意;“我是高手”让技法融入学生的...
世界园林史 内容简介 园林史这个名词枯燥而直白,但作者却从另外的视角以崭新的方式阐述了“这段历史”,艺术的历史实际是文化的不断积累,我们只有认真体会和理解当时的...
张迁碑-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 内容简介 《张迁碑》有碑额,题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明代出土山东东阿(今属山东省,东汉为谷城县),现立于泰安岱庙东廊。接...
云平楷书古诗百首 内容简介 云平楷书古诗百首 目录 大风歌(汉·刘邦)观沧海(三国·曹操)绝句(唐·杜甫)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春夜喜雨(唐·杜甫)秋夜寄丘员...
颜真卿书法集-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线装,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亦是一代名臣。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
7年级(下)(部编人教版)/写字课 本书特色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育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